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2757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原微机原理串讲20121225章节(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串 讲,刘丽 2012.12.25,课程内容,微机原理(1、2章) 运算基础、微机组成及基本原理 8086CPU内部结构、8086微机系统组成 软件应用(3、4章) 指令系统、伪指令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调试 硬件应用(6、7、8、9、11章) 接口技术(8255A、8253、AD0809、DA0832:应用) 中断技术(8259A:概念),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本要求,1. 微型计算机运算基础 掌握不同计数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掌握数值数据和字符数据在计算机的编码和存放格式 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和逻辑运算规则 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系统各组成

2、部分的构成和作用 了解指令(程序)的执行过程及程序计数器PC的作用,常用计数制,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BCD码(压缩型/非压缩型),计数制转换(整数),任意进制数十进制 数 八进制数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二进制数 十进制数 BCD数,任意进制数十进制数,任意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求和,十进制任意进制:除基取余法(商为0,余数从低往高),52B110100B,八进制/十六进制/BCD数二进制数,八进制二进制数 3位二进制数位 1个八进制位 十六进制二进制数 4位二进制数位 1个十六进制位 压缩BCD码: 23=0010 0011 BCD 非压缩BCD码:23=00000010 000

3、00011 BCD 二进制 BCD码 二进制十进制数 BCD码,二进制数运算规则,算术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逻辑运算 与、或 、非、异或,数据表示方法,数值数据 无符号数(所有位均表示数值;数值范围) 有符号数(原码、补码) 符号数据: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09 30H39H AF 41H46H af 61H66H 回车 0DH 换行 0AH,有符号数,原码 最高位表示符号(正数:0;负数:1),数值保持不变 补码 正数与原码相同; 负数补码求法:定义: X补 2nX 直接求补法: 真值补码 X补 = 1000 0010B,求X,2X补,0.5X补 计算机内以补码方式对数

4、据进行存储和运算 溢出:超出数的存储范围 8位补码 -128,+127 16位补码 -32768,+32767 判断溢出:直接看十进制运算结果;进位的异或运算,1 0 0,1 0 0 1,1,52原1 0 1 1 0 1 0 0B,52补,B,微机组成,微处理器(CPU) 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取指、译码,控制信号 寄存器 存储器(M) 存储数据和程序 存储单元,地址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原始数据和程序 输出运算结果(显示、打印等) 系统总线:传递信息的公共通路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第二章 8086计算机体系结构,第二章 基本要求,掌握存贮器分段的概

5、念、段寄存器及地址指针寄存器的隐含搭配关系、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 掌握奇偶存贮体的概念及数据在存贮体中存放形式和存取过程、堆栈的使用特点; 掌握最小系统的组成,了解地址锁存器的作用和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的概念; 掌握8086 CPU最小模式下的读/写时序。,8086 CPU内部结构,组成 EU和BIU 并行操作 BIU 取指、读数、送结果 指令队列,自动取指 8086指令代码长度? EU 从指令队列中取指令译码执行(不必访问M) 节省读指时间,存储器分段,M分段使用:存储内容不同 代码段:存储程序的二进制代 数据段:存储数据 附加段:存储数据 堆栈段:临时存储数据,先进后出 存储单元地址

6、 物理地址:实际地址(20位地址) 逻辑地址 段基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对应关系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 隐含搭配关系,8086 CPU引脚及最小系统配置,8086存贮器结构,奇存储体 偶存储体 对准字 非对准字,最小模式读写时序,总线周期 CPU通过数据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读或者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几个时钟周期组成(标准的4个时钟周期,可插入等待周期Tw) M/IO读/写总线周期 指令周期 读取、译码和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由几个总线周期组成 时序 不同操作下CPU引脚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 时序图,读总线周期,写总线周期,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第三章 基本要

7、求,了解指令代码的构成; 掌握各种寻址方式; 掌握常用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串操作指令)。,8086 指令格式,标号: 指令助记符 操作数 ;注释,寻址方式,立即数:立即寻址方式 (指令队列) 寄存器:寄存器寻址方式(速度最快) 存储器 直接寻址方式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数据传送类指令 算术运算类指令 位处理类指令 字符串处理类指令 控制转移类指令,数据传送指令,MOV 允许数据传送的途径 PUSH/POP XCHG XLAT IN/OUT LEA,MOV指令,例:判断下列指

8、令的对错,若有错误,说明原因并改正。 MOV BL,AX MOV 1000H,AX MOV DS,2000H MOV ES,DS MOV CS,3000H MOV BX,1000H MOV ES:AX,2000H MOV VARSIDI,AX MOV AL,F0H,算术运算指令,加法 ADD ADC INC DAA AAA,减法 SUB SBB DEC NEG CMP,位处理指令,逻辑运算指令 NOT AND,OR,XOR TEST 算术/逻辑移位指令 SHL/SAL:逻辑左移(无符号数乘2)/算术左移 SHR:逻辑右移,无符号数除2 SAR:算术右移(保留符号位),有符号数除2 循环移位 R

9、OL/ROR RCL/RCR(CL),控制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JMP 段内转移:修改IP 短转移(2字节指令) 近转移(3字节指令) 段间转移:修改CS:IP 条件转移指令 段内短转移 跳转距离-128+127 过程调用指令 CALL 过程返回指令 RET 返回地址:入栈/出栈 修改IP / CS IP,串操作指令,字符串操作指令的特点: 源串:DS SI 目的串:ES DI DF:控制处理方向(CLD 增加;STD 减小) SI、DI自动修改 与重复指令REP配合使用(重复次数:CX),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章 基本要求,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汇编、连接及运行过程 掌握常用伪指

10、令使用方法 掌握DOS功能调用方法 掌握不同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理解常用汇编语言应用例子:数据的显示、排序、传送、比较、查询。,汇编程序格式,汇编程序 指令伪指令 伪指令格式 名字 助记符 参数 ;注释,常用伪指令,运算符 TYPE , LENGTH, SEG, OFFSET, SIZE 数据定义 DB, DW, DD 表达式赋值 符号名 EQU 值 段定义 段名 SEGMENT 定位类型 组合类型 分类名 逻辑段内容 段名 ENDS,常用伪指令,过程定义 过程名 PROC NEAR或FAR ;指令语句 RET 过程名 ENDP 程序结束 END 表达式 段分配语句 ASSUME CS:段名,

11、 DS: 段名, SS: 段名, ES: 段名,汇编语言程序结构,SSEG SEGMENT STACK ;定义堆栈段 SSEG ENDS DSEG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DSEG ENDS ESEG SEGMENT ;定义附加段 ESEG ENDS CSEG SEGMENT ASSUME CS:CSEG,DS:DSEG, ES:ESEG,SS:SSEG MAIN PROC FAR ;定义代码段 RET MAIN ENDP CSEG ENDS END MAIN ;源程序模块结束。,汇编语言程序的运行过程,Debug调试命令,显示内存单元内容命令D 修改存贮单元内容的命令E 检查和修改寄存

12、器内容的命令R 运行命令G 单步命令T,P 反汇编命令U 退出命令Q,DOS系统功能调用,1号功能 : 字符键入并显示,ASCII码存入AL中, 等待输入 2号功能: 屏幕显示1个字符,ASCII码送入DL寄存器 6号功能: 字符输入输出 DL 0FFH JZ 无按键按下(ZF=1) 8号功能: 类似1号调用,键入的字符不显示在屏幕上 9号功能: 显示字符串 DS:DX(字符串首地址),$字符结束 0AH号功能:输入字符串 开辟缓冲区,DS:DX指向缓冲区 4CH号功能:返回DOS,程序设计典型应用,字符(数据)排序 字符串移动、比较以及查找 判断字符(数据)正负、奇偶及大小 字符的输入与显示

13、(不同数制及字符),第五章 微机的输入和输出,第六章 基本要求,掌握接口的概念,掌握接口所包含的常用信号线,了解接口的编址方法 掌握输入/输出指令 熟悉基本的数据输入/输出方法,I/O接口的功能,输入缓冲 输出锁存 外设编址控制 电平转换 转换信息格式:A/D、D/A 时序控制:同步,输入/输出指令,直接寻址输入/输出指令 IN AL,n (字节输入) IN AX,n (字输入) OUT n ,AL(字节输出) OUT n ,AX(字输出),n256,间接寻址输入/输出指令 IN AL,DX (字节输入) IN AX,DX (字输入) OUT DX ,AL (字节输出) OUT DX ,AX

14、(字输出),I/O端口地址译码方法,将译码器接到地址总线,对地址进行译码 200H207H 未用地址线 地址重叠,端口分类:状态口、控制口、数据口,输入/输出方法,程序控制方式 无条件传送 查询方式 中断控制方式 直接存贮器存取(DMA)方式,第六章 中断处理技术,第六章 基本要求,掌握中断的概念及中断处理过程 掌握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表与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三者的关系,中断向量的设置 掌握可屏蔽中断的响应过程 了解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掌握中断优先级的判断(各类中断优先级、8259A 中断优先级),中断概念,中断 CPU正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受到内部或外部事件的触发 暂

15、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到一段为触发事件而编写的程序去执行 该程序执行完,再返回到被打断处继续执行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中断服务程序的存放地址,段地址:偏移地址 中断向量,中断优先级,内部中断(除法错、INTO、INT、INT n) 非屏蔽中断 可屏蔽中断 单步中断,中断向量表,中断程序入口地址表 存储256类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共占用1KB 位于内存00000003FFH的区域 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 n4 4n,4n1IP 4n+2, 4n+3 CS,中断执行过程可屏蔽中断,中断请求 外设通过8259A向CPU申请中断。 中断响应 条件: 无内部中断;无NMI;无总线请求;IF=1。 过程: CPU通过INTA 引脚发出两个总线周期的低电平信号:通知8259A 响应中断,读中断类型码; 保护断点(FR、当前CS及IP); 清IF及TF标志; 中断类型号n中断向量地址(n*4)中断处理程序首地址送IP及CS(中断向量表),转入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保护现场、中断服务、恢复现场等) 中断返回(IRET),8259A内部结构,8259A的工作方式,中断优先权管理 完全嵌套方式 自动循环方式 中断屏蔽方式(普通屏蔽方式、特殊屏蔽方式) 特殊完全嵌套方式 8259A中断结束管理方式 一般EOI方式 特殊EOI方式 自动EOI方式,8259A的级联使用,优先级顺序 主片、从片完全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