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2237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篇一: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惠安西站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配合处理制度一、事故报告与现场处置:1、事故发生后,监理工程师应立即总监和项目负责人,监理安全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指挥部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 事故较严重时应立即报120、119、110。2、监理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的当时,以电话、或派专人上报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3、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2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报告监理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

2、,上报上级安全监督局、安监站、派出所。监理项目部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二、事故现场处置:1、事故发生后,责令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和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3、保护好事故现场。三、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监理项目部全体监理人员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

3、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四、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监理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监理项目部负责实施验证。3、对事故责任人,由监理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

4、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监理公司、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置。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监理公司或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6、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监理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五、生产安全事故档案: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年统计表;3、事故快报表;4、事故调查笔录;5、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6、事故调查报告;7、事故调查处理报告;8、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9、安全生产监察局、安

5、全监督站对事故处理的批复。10、其他有关的资料。篇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报告制度一、事故统计报告1、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关于事故的报告规定。2、如果发生行车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施工负责人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应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抢救,尽量减少损失。3、如果发生伤亡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负伤者或事故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4、特种设备发生事故,除向有关部门报告外,还应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5、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单位应当保

6、护事故现场。并迅速启动救援预案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6、一般事故发生后,单位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写出书面报告;重大事故发生的,事故单位则应在1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程序逐级上报,参考国务院493号令。重大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单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统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采取的措施;(5)事故报告单位。7、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谎报和隐瞒不报。二、事故分级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并依次用红色、橙色、

7、黄色和蓝色表示。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事故分级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三、事故调查程序死亡、重伤事故,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调查,轻

8、伤事故的调查,可参照执行。1、现场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2、物证搜集(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资料发生事故鉴别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9、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性能和质量状况;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

10、康状况;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4、证人材料搜集要尽快找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5、现场摄影(1)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2)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照片、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3)事故现场全貌;(4)利用摄影或录像,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6、事故图报告中的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需的信息。如: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四、事故分析1、事故分析步骤(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

11、为。2、事故原因分析(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2)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象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篇三:建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建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一、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安全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h内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

12、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2. 外埠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上报分公司安全管理部。3. 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h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外埠项目部发生上报公司级事故后,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4. 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

13、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二、事故现场处置1. 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2. 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3. 保护好事故现场。三、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四、事故处理1. 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14、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2. 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3.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5.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项目部(分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6. 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建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档案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年统计表。3、事故快报表。4、事故调查笔录。5、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