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201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2198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心理学------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心理学------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心理学------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心理学------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心理学------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心理学------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20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心理学1.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6.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8.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机能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与脑和

2、脊髓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活动的最高调节者或司令部,有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组成。9.低级中枢包括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四部分;高级中枢,中枢神经最高级部位是大脑,其最高级的调节者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10.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保证反射顺利实现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11.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不学而能的本能反射包括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后天活动中经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获

3、得性反射12条件反射的形成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巴甫洛夫)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斯金纳)13.条件反射的抑制可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14.客观世界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刺激物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指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这是由梅子的视觉映像引起的;第二信号是由语言中的词组成的刺激,如谈梅生津,由语词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活动。15.人的两个信号系统是密切联系协同活动的。第二系统的活动受第一信号系统

4、活动支持,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则受第二信号信号系统活动的调节。1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一是兴奋过程,二是抑制过程。阳性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兴奋的表现,阴性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抑制过程的表现1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18.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三个因素:外界刺激物的强度,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包括同时诱导和继时诱导19.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应

5、(目的性,自觉性,创造性,社会历史制约性)20.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1感觉的规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22.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作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成反比关系23.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察觉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2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首先,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其次,知觉的组织功能依靠过去经验。最后,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

6、。25.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的恒常性)26.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二者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即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2)受影响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物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觉者本人的特点。(3)生理机制有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共同点;产生的条件是一致的,离不开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表面认识。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得产生以感觉的信息作为存在27.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

7、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是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等因素有关。错觉也可能是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28.感知觉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一)遵循感觉规律,提高学习效果(二)采用直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四)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教学与学习2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性。注意的指向性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注意的集中性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水平和程度。30.注意的规律: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1.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稳定性

8、(持久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32.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键盘(编码)硬盘(贮存)以及能使信息显示的屏幕(提取)33.根据材料组织的性质分类。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的意识划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34.记忆系统主要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长时记忆是指在大脑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35.记忆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再现三个阶段。其中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36.识记过程中的规律:(外部因素)凡是识记材料能成为人的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效果就好,因为多种器官参与增加了信息加工的线索和网络,加

9、深了对材料的影响。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多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越多。识记材料越直观识记效果越好,并且视觉的要比听觉的效果好。识记材料越有意义,识记效果越好。(内部因素)识记过程及效果是随识记的任务而发生变化的。识记的进程和效果是随识记的策略而发生变化的,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有效的多。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有助于提高识记效果。37.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38.遗忘的原因及理论:痕迹衰退说;干扰说(一是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二是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前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压抑说39.记忆表象的特征有:记忆表象的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40.有效的记

10、忆策略:复述策略(单一复述,累积复述,部分复述);复习策略(1).复习的时间安排:(及时复习,分散复习,计划复习,变化复习)(2)复习的次数安排。一般来说过度复习的次数量保持在50%100%最好(3)复习的具体方法(尝试回忆法,整记和分记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集体复习,联想法,谐音法,归类法。)41.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42.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43.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4.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45.问题解决是在特定目

11、标但没有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情境中,运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46.斯腾伯格和福兰斯提出典型的问题解决有三个主要阶段:准备阶段,产生解决办法阶段,评定阶段。47.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48.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动机和情绪,知识经验,原型启发,定势,功能固着49.想象是人脑对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50.想象主要借助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等方式来实现新形象的创造过程。想象活动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中典型和极端的情况。51.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

1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在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52.意志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理解意志概念应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是目标性。第二,遭遇挫折。第三,付出努力。意志是目标,挫折和努力三者的共同体。,53.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采取执行阶段包括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 ,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制定行动计划等。54.动机冲突的四种类型: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执行决定阶段包括

13、:开始行动,面临困难,处理挫折等环节。55.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导致预定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包括情景,认知和行为三种因素。56.意志品质是指意志行动在不同的人身上所表现有所不同,够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57.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懦弱;与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性和执拗。58.良好意志的培养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措施;二,明确目的,增强责任感;三,参加实践,获得经验;四,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锻

14、炼;五,容入集体获得归属感。59失控是指人在面临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对时就会对事情失去了控制能力,失控是意志行为遭受挫折的表现。失控的原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威胁,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以及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引起的失败;内部原因指人自身因素所造成的困扰,一些心理因素也会导致失控如默许,超越失败,滚雪球效应和过度的控制。60.失控后的反应:寻找信息;对困境的反应加剧;抗争;习得性无助(消沉)61.失控后的应对:合理认知;改善环境;总结经验;调节抱负水平;寻求帮助。62.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首先,情绪出现的早,并且更多的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

15、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出现晚,跟多的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其次,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而情感既具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比较深沉和内隐,很少有冲动性。联系:二者虽不尽相同但不可分割。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产生一般伴有情绪的反应,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又受情感的倾向性和深刻性所制约。63.情绪的种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64.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

16、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就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65.情感的种类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66.情绪的早期理论: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知觉的总和。没有生理变化就没有情绪。二,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如果身体是情绪的原因,那么不同情绪应当有不同的内脏活动变化。67.情绪的认知理论:一,情绪归因理论。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认知评定理论。68.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69.合理情绪疗法(RET)是20世纪50年代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基本原理是ABC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