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2138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试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试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试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试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6)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论文教学站:鄂尔多斯文远学校 学号201710620310759 姓名 朱亚琼 成绩 论文题目: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论文写作要求:1、800字以上,未达标者扣除20分;2、概念准确、层次清晰、正确无误,不符合要求者扣除2050分;3、论文不得抄袭,雷同卷记零分。内容摘要洋务运动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尝试,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虽然它的初衷依旧是维护封建统治,却无形之中

2、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很多原因至今仍値得人们学习和思考,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关键词洋务运动 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正文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应该有很多,这里我们就说重要的几条。第一,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19世纪中叶,现代化浪潮已从欧美席卷到世界各地,它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连为一一体,人类历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而在中国,清王朝遇到了开国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日趋衰落的清王朝犹如一座将倾的大厦,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政治统治的危机,促使统治集团发生了分化,出现

3、了新的组合一-洋务派。他们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应变的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思想,不但迎合了当时世界的新形势,也给中国的未来指明了道路。第2,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在人类历史中,有三次伟大的革命性转变,第一次革命性转变是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以后,出现了人类;第二次革命性转变是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而第三次革命性转变则是近几个世纪正在经历的事,全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社会学者、历史学者一般把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转变理解为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洋

4、务运动就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思想与现在的改革开放也十分相似,可以说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第三,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传统上,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意识是文化意义上的,人们都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理所当然的。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民族主义意识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开始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不过是多元世界中的一个有限的政治实体,这就萌发了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而这种民族主义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不断强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进一步受到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文明示范的刺激,发生了洋务运

5、动。李鸿章说:“资取洋人长技”制器练兵,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务派高举“中体西用”的旗帜,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力图“借法自强”,这是现代民族主义在这一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第四,洋务派为解决人才问题,在大量引进西方技术,翻译西方著作的同时,开始举办近代学校,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这批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成为了中国最为顶失的外交,军事,政务,民政,经济,商业,理工方面人才。虽然洋务派缺乏重视科研的主导思想,缺乏科研的社会环境和机制,没有把科技的引进和本国科学研究和实验相结合,使得科学只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国内传播。但在洋务运动时期进行的科学教育,在当时的中国

6、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此时的科学教育具有种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相对于这些不足之处,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教育的意义及其深远的。至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导致其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新的生产力是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发展的。洋务运动的推动者没有也不想去触动传统思想。其实何止他们不去触动封建思想,连他们本人也是传统思想的信徒。那时保守派与洋务派的分歧不在根本的思想认识上,而在于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与做法上。例如,对于铁路

7、的不同态度。当然,与保守派相比,洋务派还算进步的。主张“师夷之长”主张引进西方学术,来发展中国。但是,洋务派并没有从根本_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无疑是自相矛盾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不给民族资本以发展的空间;想要办新式学校,却又不愿意改变封建科举制度。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是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极为缓慢的根本原因。第二,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国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一方面,在国内

8、洋务运动推动者的势力与保守派相比处于劣势,为了不触及保守派的利益,他们的改革是不会彻底的。而另一方面,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三,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所兴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用人惟亲,冗工滥食,挥霍浪费的局面。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第四,是思想层面的

9、上的。因为任何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思想解放是对封建主流意识的彻底否定。我们不能要全民都得到思想解放,也不能阻止那些顽固的保守派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但推动工业化的领军人物必须解放思想。洋务运动的悲剧就在于领导这场运动的人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如故。决定 人的行为的是思想。所以,中日两国经济的差异在于制度,而制度的差异又在于思想意识。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有一些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仍属于“过激”。但没有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就不足以改变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中国当时并没有发生这样-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这也是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

10、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洋务运动只是封建王朝末期的一-次垂死挣扎而已,它是不会为中国的贫困落后找到好的出路的,最终也难免以失败告终。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难逃失败的魔爪,但是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为后来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他们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对我国早期工业和名族资本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洋务运动期,还开办了一些学堂,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社会风气和价值观也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上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并发展。甚至可以说洋务运动是现在改革开放的思想启蒙。这一切,都证明洋务运动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