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02032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93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共91页(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章 认识生物认识生物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简单的归类 备注 知识知识 点一点一 认真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 3-5 页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页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生物的生活需要 ,举例 2、生物能进行 ,举例 3、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 ,举例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 ,举例 5、生物能 和 ,举例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生物是有生命的,请根据生物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水稻、 牛、人、蘑菇、小鸡、阳光、空气、水、机器人、电脑。 生物

2、: 非生物: 知识知识 点二点二 认真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 7-9 页,完成下列问题页,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有时调查范围很大, 就要选取 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 ,对调查结果要 。 2.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 、 、 按照生活环境分: 、 按照用途分: 、 、 、 练习练习 巩固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 A、是由细胞构成的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快速运动 2、下列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的是 ( ) A、病毒 B、细菌 C、蘑菇 D、鸡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3、( ) A、 病毒 B、机器人 C、橘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物化石 B、路边的小草 C、珊瑚 D、逐渐长大的钟乳 石 5、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6、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 种特征( ) A、排除体内废物 B、能生长繁殖 C、呼吸 D、对刺激发生 反 7、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划为分( ) A、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C、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D、陆生生物和水生物 8、下列用调查法完成的是( ) A、人体外部形态的描述 B、植物叶

4、片细胞的描述 C、青春期的青少年身高的生长状况 D、青蛙怎样捕食 9、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 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将松、柏、蝇、麻雀、玫瑰 等生物归为一类,它们归类标准是( ) A、生物的结构特点 B、用途 C、数量 D、生物的生活环 境 二、判断题 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要从别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 ( ) 2.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 ) 3.只有动物才进行呼吸。 ( ) 4.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 ) 5.生物体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运动。 ( ) 6.动物通过捕食获取营养物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所以动物需要营养物质,植物不需要营养

5、物质。 ( ) 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生物体都由细胞 构成。 ( ) 三、连线题-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营养 人体的排汗 (2)繁殖 蘑菇有小长大 (3)排泄动物的取食 (4)应激性植物的开花结果 (5)生长向日葵朝向太阳 四、把调查到生物进行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老虎,草,鱼,骆驼,青蛙,杨树,细菌, 真菌,水藻 分类: (2)按生活环境分:河蚌,珊瑚虫,马,猫,三叶草,玫瑰花, 海豚 分类: (3)按用途分:玉米,鸡,猫,羊,鹅,牛 分类: 我的我的 收获收获 第二章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第一节 生物圈生物圈 学习 目

6、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备注 知识 点一 认真阅读教材第 11-12 页完成学案 1、地球上适合 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 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上可达约 千米, 向下 可深入 千米左右,这个厚度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 3、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 ,水圈的 和岩石圈的 表面。 4、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 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 。 知识 点二 认真阅读教材第 13 页完成学案 1、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 径有多种,你可以 ,可以 ,也可以 。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 和 ,从中寻找

7、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探究的线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 、空气、 、还有 和一定的 。 练习 巩固 一、选择题: 1、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地球上层大气圈中分布有生物的范围 C.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地点 D.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 层。 2、水圈包括地球上( ) A、全部的海洋 B、距海平面 150M 以内的水层中 C、全部的河流 D、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3、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在这里生物生存主要受什么的制约 ( ) A 、温度 B、水 C、营养物质 D、阳光 4、下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生存“立足点”的是( )

8、A、岩石圈 B、生物圈 C、水圈 D 土壤 5、生物圈主要为其中的生物提供( ) A、水分 B、空气 C、食物 D、生存条件 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我的 收获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 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过 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备注 知识 点一 快速阅读教材第 14-

9、18 页完成学案 环境和生物的关系:生物的生存依赖 (例如鱼离不水) 。环境的变化会对 产生影响(例如南橘北枳) 。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 、 、 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2、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瓢虫吃 蚜虫)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 关系(猫捉老鼠) ,还有 关系(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 , 关系 (蚂蚁的群体生活)。 知识 点二 认真阅读教材第 15-17 页,小组内研究交流,完成学案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和实施计划:全班分成 68 小组。将 10 只鼠妇 放入装置中,两侧

10、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止 2 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 10 次。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5)得出结论: (6)表的与交流:向全班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 班各组 10 次数据的平均值,分析得出结论. 1、总结探究的一般过程: 、 、 、 、 、 。 2、在研究一种条件(如光照)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 不同以外,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 照试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在“探究光对鼠妇生 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 讨论 : (1)这个实验中哪些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本实验怎样保证结果由单一变量(有无光照)引起的?

11、(3)为什么用 10 只鼠妇做实验?只用 1 只做行吗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练习 巩固 一选择题 1、一位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始盛开”的感叹,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湿度 2、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合作关系 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描述的是那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 的生活(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 “烟台苹果”享誉全国,但生产它的烟台和威海却不生产柑 橘。

12、造成此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水 C、阳光 D、土壤 6、有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秋天从 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环境因素依次是( ) A、阳光、空气 B、阳光、温度 C、温度、水分 D、水分、温度 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 一边不遮光,下列错误的是( ) A 提供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B 便于观察 C 控制变量 D 设置一个对照试验 8、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10 只 而不是一只的原因是( ) A、减少误差B、数量多便于观察 C、便于计算 D、好玩 9、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完成中

13、,各个实验小 组测得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不相同,则草 地的空气湿度应为( ) A、取各组的最大值 B、取各组的最小值 C、其中一个小组三处的平均值 D、各小组草地测的平均值 二、探究: (1)发现问题:鼠妇不喜欢干燥的地方,喜欢潮湿的地方。 (2)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3)作出假设: 。 (4)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设置对照实验,让其他条件都一样, 只有 不一样。 材料用具:10 只鼠妇,铁盘,玻璃板,湿土,干土。 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湿土,一侧 放干土,这样在盘内形成潮湿和干燥两中环境。 实验变量 。 方法与步骤:将鼠妇放入实验装

14、置,两侧的中央放相同 鼠妇,静止 2 分钟。 每分钟统计一次,两处鼠妇的数目共 10 次 (5)得出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的潮湿程度影响鼠 妇的生活。 我的 收获 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 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备注 知识 点 认真阅读教材第 19 页,完成学案 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 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 环境,同时,也 环境。 2.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例:仙人掌的针形叶是 对 的适应。 3.现在生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 ,生物的适应性是 存在的。 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例如: 蚯蚓疏松土壤是 对 的影响 在沙地在种植物能防风固沙是 对 的影响 练习 巩固 一、选择 1.一年生植物冬天死去后用种子越冬昆虫冬天死去后用卵越冬 这表明( ) A、它们不适应环境 B、它们适应环境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限 D、它们是生存斗争的失败者 2.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候鸟迁徙 B、山顶的旗形树 C、蛾类夜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