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2021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格局极其发展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入世后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9.35亿元快速增加到2003年的3880.4亿元,保险公司的数量从2001年的35家增加到2003年的54家。 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引致保险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从总体竞争格局看,市场竞争主体日趋增多,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 。从产品竞争格局看, 寿险市场高度集中,意外险、健康险、车险市场竞争激烈 。从中外资公司竞争格局看,中资公司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外资公司发展迅速,中资公司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 。从地域竞争格局看,东部发达地区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竞争

2、相对平缓 。从保险公司竞争力比较看,市场规模越大、经营历史越长的公司,经营效率较高,竞争力较强 。 一、总体竞争格局:市场竞争主体日趋增多,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保险业寡头垄断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从保险公司数量变化看,入世后我国 寿险公司数量增长较快,已从2001年的16家增加到2003年的30家;同时,保监会放宽了审批分支机构的条件, 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也迅速增加,如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获准开设超过100个中心支公司,新设了多家分公司和200余家营销服务部 。 财产险

3、公司的数量从2000年的17家增加到2003年的24家,其中,外资 财产险公司从2000年的7家迅速增加到2003年的14家 。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引致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从我国 寿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变化看,20012003年,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等两大 寿险巨头的 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分别从57.05%和28.10%下降到53.82%和19.56%;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等其他规模较小的 寿险公司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这三家公司合计 市场份额从13.08%提高到22.64% 。从 财产险 市场份额变化看,中国人保在 财产险市场中始终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其 市场份额

4、逐年下降,已从2000年的77.33%递减到2003年的66.88%,下降了10.53个百分点;位居第二的太平洋 财产险和第三位的平安 财产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在2000-2002年期间有所上升,分别从2000年的11.22%和7.8%递增到2002年的13.1%和10.4%,但在2003年也出现了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包括外资公司和其他内资小公司在内的其他 财产险公司 市场份额快速提高,已从2000年的3.65%大幅度提高到2003年的11.75% 。二、产品竞争格局: 寿险业意外险和健康险市场竞争激烈, 财产险业车辆险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我国 寿险业(人身险业)主要包括三大险种: 寿险、健康险和

5、意外险 。目前, 寿险市场集中度很高、竞争相对平缓,但健康险和意外险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在 寿险市场中,2003年中国人寿占据了56.59%的 市场份额,平安 寿险和太保 寿险分别占据了20.65%和13.37%的 市场份额,其他公司份额很小,短期内难以与这三大公司抗衡 。意外险的市场集中度比 寿险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2003年中国人寿占有50.65%的 市场份额,平安、太平洋、新华等三家 寿险公司占有30.65%的 市场份额,泰康等其他公司占有1%-8.7%的 市场份额;鉴于 财产险公司从2003年开始可以经营意外险业务, 寿险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竞争将更为激烈 。健康险市场集中度日趋

6、下降,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在2003年的健康险市场中,中国人寿占据的 市场份额最大,但所占比重只有24.52%;平安和新华分列占有10.84%和9.28%的 市场份额,其他保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尤其是2003年对 财产险公司开放短期健康险市场以来, 财产险公司业务开发力度很大,很快打破了2003年以前由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等三大 寿险公司的垄断格局,2003年当年中国人保就成功地占据了健康险20%以上的 市场份额 。从2000-2003年我国 财产险产品结构变化情况看,我国 财产险主要有机动车辆险(车险)、企业 财产险、货运险、责任险和家庭 财产险等五大产品,其

7、中车险是最大险种,车险保费收入占全部 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始终在61%左右;企业 财产险是第二大险种,其保费收入所占比重在2000年以后有所下降,但2003年仍高达14%;货运险、责任险和家财险所占比重分别在5%、4%和3%左右 。从2003年五大险种的 市场份额看, 财产险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人保、太平洋 财产险和平安 财产险等三大 财产险公司所占 市场份额均在90%以上,其中中国人保在车辆险、企业财险和货运险三个险种的 市场份额均在70%左右,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家财险和责任险两个险种的市场集中度相对分散,中国人保的 市场份额均低于50%,市场竞争相对充分 。虽然三大公司在车辆险 市场份额

8、很高,但由于车险保费收入是 财产险的主要收入来源,车辆险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行为,导致车辆险费率不断下调、赔付率上升,使车辆险成为风险较大的险种 。三、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格局:外资公司发展迅速,中资公司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准入限制逐步放松,经营地域限制也逐步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大量增加,外资保险公司正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高水准的产品开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高精尖的人才等多方面优势,对中资公司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中外资保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变化看,尽管截至2003年底,中资公司仍占据98%以上的 市

9、场份额,外资公司占比不到2%,但外资公司发展迅速,其同比增长速度远超过中资公司,如2003年外资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超过中资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近15个百分点 。二是从中外资公司的营销模式看,外资 寿险公司更注重依靠费用相对较低的个人代理人营销方式开展业务,个人营销保费收入所占比重接近90%,远远超过中资 寿险公司不到60%的比例 。外资 财产险公司则避开市场竞争激烈的车辆险,专注于效益较好的企业 财产险、责任险和货运险,并获得较高的 市场份额,2003年外资公司在企业 财产险、货运险和责任保险的 市场份额已经分别达到2.94%、5.98%和4.93%,企业 财产险、货运险和责任险占外资公

10、司总保费收入比重分别达到38.94%、26.6%和18.34% 。三是从外资公司较早进入的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市场发展状况看,外资公司发展快速 。如外资 寿险公司个人新单契约保费收入占广州和深圳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2003年外资 寿险公司在广州的个人新单契约 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5%,上海和深圳分别为20%和15%左右 。2003年外资 财产险公司在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 市场份额也已经达到4.07%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我国保险市场中所占份额会快速提高,中资保险公司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 。四、地域竞争:东部发达地区竞争

11、激烈,中西部地区竞争相对平缓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及人均收入差距很大,而 寿险业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寿险业发展水平越高,如2003年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六省市的 寿险业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46.87%,而陕西、山西、青海等西部五省区的保费收入仅占全国保费收入的4.71% 。同时,经济越发达、 寿险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市场竞争也越激烈 。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和大平人寿等六家主要 寿险公司2003年的地域 市场份额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寿险业市,场集中度最低,市场竞争最为充分,没有一家公司处

12、于市场绝对垄断地位,中国人寿和平安 寿险公司 市场份额较高,分别为29.19%和33.73%,太平洋人寿和新华人寿的 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10.48%和10.87%,泰康和太平人寿等其他公司 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但总计也达到了15.73%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和中部地区,市场集中度比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市场集中度有很大提高,2003年中国人寿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6.85%和64.62%,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如果加上平安 寿险和太平洋人寿,三家公司的 市场份额接近90%,其他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难以与三大公司展开竞争 。在经济很不发达的西北部地区,中国人寿、平安 寿

13、险和太平洋人寿的市场占有率为86.53%,比东部沿海7省和中部8省略低,但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重很低,2003年只有16.89%,其他公司凭借13.47%的 市场份额难以与中国人寿等三大 寿险公司展开实质性竞争 。与 寿险业地域竞争特点类似, 财产险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相对经济落后地区激烈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财产险的市场集中度最低,2003年中国人保的 市场份额只有54.49%,太平洋 财产险、平安 财产险和其他中资 财产险的 市场份额分别为14.6%、13.42%和13.42%,外资保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也高达4.07% 。在东部沿海7省,太平洋 财产

14、险和平安 财产险 市场份额较其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低,但中国人保的 市场份额高达67%;中国人保、太平洋和平安等三家最大 财产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高达90.77%,比三家公司在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份额(82.55%)高8.3个百分点 。在中部地区的8个省份,中国人保等三大 财产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达到96.54%,处于寡头垄断状态 。在中西部地区,三大 财产险公司的 市场份额也高达88.77% 。由此可见, 财产险市场在经济发达的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较为平缓 。五、公司竞争力:市场规模大、经营历史长的公司,经营

15、效率较高,竞争力较强评价 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指标较多,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经营效率、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等指标 。从市场占有率看,中国人寿、平安 寿险和太平洋 寿险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从经营效率看,20012003年,各家 寿险公司均处于快速扩张期,但增员增效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个人代理人均首年保费增加额为例,中国人寿增员增效的效果明显,该增加额高达10.72万元,而其他 寿险公司(平安因调整经营策略不可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泰康 寿险和太平洋 寿险公司的下滑幅度最大,分别从4.16万元和4.3万元下降到1.53万元和2.32万元,太平洋 寿险公司还出现了增员不增效的负面效果 。从资本充足率来看,2000-2002年,除平安 寿险和太平洋 寿险因改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分别由8.79%和10.07%,上升到9.24%和16.31%,其他公司均呈下降趋势,泰康人寿下降幅度最大,由35.58%下降到9.78%,其次为新华人寿,由27.54%下降到11.35%,考虑到目前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已经先后发行股票上市,这两家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从盈利能力比较看,2001-2003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新华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正值,但2002年各家 寿险公司的净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