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929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法、美、中三国生态纪录片的比较和思考 浅析中外纪录片的表现力与传播力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各国对生态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强度。生态中心主义也渐渐渗入文化影视领域,生态纪录片的兴起让电影人“以影载道”,用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态理念。本文就中、美、法三国的优秀生态记录片作简要的横向比较,对于中外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以及传播力进行简析。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 美学特点 传播市场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生态问题以成为全球各国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温室效应、全球暖化等,这些艰涩难懂的名词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遥远的空泛概念。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集中爆发,种种恶果也随之而来,气候恶劣、冰川融化、水土

2、流失、灾害频发,地球对人类发出了严惩,也是最后的呼救信号。生态科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生态观念的广泛传播,现代生态意识也逐渐渗透到文化和影视传播领域。生态纪录片应运而生,电影人通过影像的方式,将镜头对准自然,用客观纪录的形式,拍摄下真实的生态环境,将被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自然呈现在受众面前,表达一种对生态问题的忧虑和关怀,传播绿色生态理念,为生态问题的解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 传播的生态理念尽管存在国别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但是各国电影人通过生态纪录片传达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生态中心主义的出现来源于美国的绿色运动。第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现代化的进程和工业进程上

3、的巨大飞跃,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随着矛盾的加剧,各国掠夺式的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全球性的生态坏境急剧恶化,人们被迫开始寻找出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绿色运动等一系列声势浩大的运动率先在西方国家展开。而绿色运动也使得生态问题上升到了具有政治意义、与人类未来命运紧密相连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孕育出了生态中心主义,这种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归顺自然的自然观。抛开中外生态纪录片的外在形式,其蕴含的核心思想却是相近的。那就是审视人类对自然或者是物种的干扰和破坏,反思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平等地看待自然界的生物,呼吁人类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具体来说,

4、海豚湾(美)揭露了人类对海豚的残杀,狐狸的故事(日)表现了人类对于狐狸领地的强占,反映了对于动物领地的抢夺,难以忽视的真相(美)分析了全球变暖的恶果,海洋(法)展现了人类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正负二度(中)则再次呈现了台湾和世界各地受到的频发的自然灾害的惨状,强调了升温二度对于自然界和人类会带来的终极末日,水问(中)反映了水污染的严峻形势。除去内容的不同,但这些纪录片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却是用一个中心思想:同生态环境在同一个地球上和谐相处。2、 表现方式既然是生态纪录片其表现内容自然离不开生态这个大题材,但由于中外各国文社会、文化、和导演、创作团队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纪录片对生态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

5、。法国纪录片,结合浪漫的法国文化来看,它们往往选择用一种唯美的、间接的方式,通过对生态中美的一面的呈现,由此来感召人们领略生态自然界的美丽。不论是海洋中神秘变幻的海底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里精妙神奇的昆虫天地,法国纪录片总是通过对生态中美的捕捉,唤起人们心底最自然的崇尚与渴望,在这样如诗如画或是充满趣味的画面中,即使是少量的不和谐或者是血腥的场面反而能够更强烈的刺激到人们的内心,让观影受众更加深切地体会我们对于生态的破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纪录片其表现的方式则是相当的美国式,在这个一切将就法律的国度,是非对错都以极其直接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影片毫不遮掩地记录下现代工业进展对地球生态留下的板板狼

6、藉和种种创伤,赤裸裸地揭露了生态的现状,让人或是直面这些血迹斑斑的惨状,亦或是用科学数据表现地球生态平衡遭受的破坏和人类承当的恶果。就好像是海豚湾里面被血水染红的那片海域的俯拍镜头、或者是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运用的科学数据,美国纪录片创作者都选择了用最真实、最为客观的方式将真相用最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材料展现在人们面前,让身为人类的我们来直面这些人类犯下的错误。中国纪录片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发展历史还不长,并且结合国家的形态,目前制作的大多纪录片都是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进行创作拍摄。镜头表现的大多是一些大场景,从宏观的角度表现生态的变化,例如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共有8集,镜头对准我国原始森林,分集

7、讲述了各个类别的森林。影片配有大段的解说并穿插了对森林相关管理人员的采访,并宣扬一定的国家政策。在讲解过程当中,让我们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森林结构的影响,笔者看来,是一种比较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3、 叙事策略如果说纪录片的表现方式让受众欣赏到风格截然不同的生态纪录片,那么就其外在表现的差异则是源于影片内在的叙事策略和影片的讲述手法。以雅克贝汉为代表的法国生态纪录片借用“直接电影”的理念,主张以旁观者的身份和不干扰的方式安静地记录下拍摄对象的真实生态生活。在拍摄过程中,尽量隐匿创作人员的痕迹,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场景。并且,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他的电影中,解说词的运用相当少,大部分都

8、保存着现场音。导演希望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能让我们在这种自然的纯粹与生态的和谐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但这也并不表示纪录片没有表达他的观念和想法,只是他选择通过镜头的运用和画面的选择,站在电影身后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表达出来。就好像是海洋当中,一片静谧的深海世界中,一只小座头鲸跟着母亲在缓缓遨游在这片蓝色天地中,镜头缓慢地侧拍跟随他们前进,导演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洋生物之间的默默亲情:或者是在反打一片水母的小全景,阳光透过水面射入温蓝的海水之中,透明的水母群在暖阳的抚摸下,身体显得更加剔透玲珑,镜头再特写其中一只美丽的水母,从小全景推进到近景,导演似乎在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的美景,有谁还愿意破坏这

9、样空灵的美:还有水下拍摄的渔民对海豚的捕杀镜头,从水面以下仰拍带血的鱼叉狠狠地刺向正不断失血的海豚,仰拍的中景画面中人类显得高高在上,却冷漠无情,凶狠地对同是自然界一员的海豚。虽然没有解说,没有旁白,但却通过这样的叙述策略却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美国纪录片在叙述策略则选择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他们更善于运用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并且加入了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明显的个人意图,通过具有诱导性的讲述手法,表现自己的生态理念。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的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戈尔在演播厅的讲座,另一条则是戈尔一生为生态事业的奋斗,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所宣扬的理念和政策娓娓道来。影片在讲座的科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之外,

10、还在包含着戈尔个人对于政府在生态事业的不满和一种谴责,也就是在传播的生态理念背后,参杂着一层富有深意的政治色彩。而海豚湾则直接延续了迈克尔.摩尔的“真理电影社会行动派纪录片”,即通过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并非客观的材料组织和剪辑方式,永远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材料,并以极具有诱导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个人观念。所以这种带入式和诱导式更是明显,影片好莱坞式的叙述手法从一开始就好像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故事,导演在观众观影之初就已经帮他们选好了情感的偏向,而在近乎毫无疑问地确定观影之后受众必然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所以个人的主观意愿是十分明确,选择这样的叙事手法也是为了突出强调

11、自己的个人观点。中国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则显得比较中规中矩,选择传统的“讲故事”的叙事方式,从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出发,例如结合国家生态政策,同时再从当中挑选出具有特色的个例,进一步加以讲解和分析,从而既在宏观上表现了纪录片主题,也从微观的层面细化了主题。以我国第一部自然类的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中第三集容颜:绿色版图为例,在一开始影片就用延绵的山脉、无垠的绿地和郁郁葱葱的树木的航拍镜头将观众带领进这片原始的丛林世界。在介绍了影片的拍摄过程和拍摄目的,并简要说明了我国森林植被的分布后,开始依据不同植物类型的分布,开始了这趟绿色之旅。通常,影片会选择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株作较为生动、细节的解说,介绍他们的

12、生长故事,从而反映整个物种的生长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刻画我国的深林版图,传播生态主义意识。4、 艺术特点首先,在拍摄角度上,法国生态纪录片鉴于其对于唯美画面的追求和画面美的质感,在影片的刻画上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影片的拍摄也往往是从自然界的个体出发。例如在海洋开篇时,远处火箭升空时,镜头对准一只凝望着上升火箭的海蜥蜴,特写了蜥蜴的眼睛,最后留下一个逆光拍摄的中景背景。这短短的一个小细节却在瞬间打动了人心,人类工业文明迅速崛起的背后,正是这样一群不起眼的生物在默默的关注着我们,科技突发猛进的发展、人类现代快捷方便的生活的代价是我们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肆意干扰和破坏,正如嘈杂的发射声扰乱了原本这

13、篇海域的宁静一般。许多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影片细节不经意间表现出了导演的深厚功力,这种“细节式”的拍摄切入点也是法国纪录片所常常使用的。美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选取上则偏向从人类的宏观角度出发,选择从人的视角出发,揭露同类这些年对于生态坏境的破坏,以一种直面式的记录方式将镜头对准那些丑陋的人类行为。相较之下,中国的纪录片通常是从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当下颁发的生态政策,从而进行拍摄角度的选取,带有一定的官方话语意味。其次,在声音造型上,不难发现,法国纪录片的特点在于解说词的极少量的使用和大量的画外音乐,尤其是轻快的弦乐、悠扬的管乐和宏伟的交响曲,并尽可能地保留现场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

14、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情绪的感染力。海洋中群鸟捕鱼鱼的航拍场景配合上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曲,海豚跃出水面的悠扬弦乐,海底世界中螃蟹觅食的轻快打击乐,这些音乐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带入感,即便不用旁白的解说,也能够了解生物的语言,完全沉浸在海洋的世界中。相较法国纪录片来说,中美两国的纪录片在声音造型上则倾向于解说词的使用。以海豚湾为代表的美国生态纪录片由于选择的是近乎“真理电影”的叙事策略,因此他们完成的作品也都夹带着较强的个人观点,通过旁白或者是直面镜头的方式,来完成个人对观众的一种说服式、甚至可以说是压倒式的观点阐述,让人觉得不得不接受,笔者看来带有一定的强权色彩。而中

15、国生态纪录片,以深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纪录片的声音造型中解说占了极大的比重,应该说是中、美、法三国的纪录片中中最大程度地运用了解说词。但是与美国诱导性、压迫式的解说不同,中国纪录片的解说词用词优美、讲求语言的意境与韵律,使用第一人称,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将森林的奥秘向我们娓娓道来。同时,在大量使用解说词的基础上,在画外音乐的选择上,除了寻常纪录片会使用的悠扬舒缓的提琴、宏大壮阔的交响曲、轻快活泼的打击乐,还融入了极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因素,首次创造性地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古典乐中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真正意义上打造出了中国式的生态纪录片。再者,在影片感染力上,法国纪录片其美轮美奂的画面加上

16、巧妙的音乐配合,可以说是最容易打动人心,也最具有感染力的,画面中那些憨态可掬的自然生物、如诗如画的秀丽景色、静谧和谐的生态坏境,能够很好地唤起人类一种本能地对于美的保护和对自然的渴望与回归。美国纪录片故事性的讲述方式和诱导性的故事编排则使得纪录片具有一种极强的感染力,更准确地应该是煽动性。观众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片的主导,不知不觉被带入了影片中,并深深地陷入其中。且不说这种方式拍摄出的纪录片是否有失偏颇,但其成功的感染力的确也是值得其他国家的影片从不同角度参考借鉴的。中国纪录片在对观众的感染力程度来看,应该说一种比较温和式的感染方式。虽然没有紧扣人心的叙事情节,也没有充满浪漫气息的精细画面,但它却以这种缓缓道来、不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