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809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自主性游戏分享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方法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变得越来越灵活并有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反映生活的意愿性活动,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由于它是一种以幼儿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许多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角色游戏的过程,而忽略了角色游戏的分享讨论这个环节,认为可有可无,疏不知游戏的分享讨论对幼儿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讨论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和活动方式。 现代幼儿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在游

2、戏的分享讨论环节中,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为客体的讨论的消极模式。. 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分享交流为切入点开展师生互动方法的实践与研究,采用多种讨论方式鼓励幼儿对游戏环节提看法、提要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热烈的互动讨论。通过讨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互动模式,使幼儿健康发育、快乐学习、充分游戏。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应适时地抓住机会,调动幼儿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幼儿把游戏中开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通过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我们摸索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方法。一.拟人交流法

3、这是一种赋予小木偶、玩具小动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话题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特别适合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近而激起幼儿与“小动物”一起说说、做做的愿望,师生间的互动自然产生。刚入园的幼儿因其初次进入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对于老师及其他孩子是比较陌生的。小木偶或玩具小动物的介入,改变教师角色,使教师借助媒介物提出分享讨论的话题,此时老师已“不复存在”,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可爱的小鸭、淘气的小猫。和小鸭一起学着用小勺吃饭,和小猫一起向娃娃“问好”,孩子们在模仿小木偶(小动物)的过程中,仍会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自然的与老师一起学说、学做。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在游

4、戏分享讨论中唱“独角戏”,使用一些“拟人”式的教育方法,借用木偶(小动物)等辅助,可转变与幼儿空洞地讲这一尴尬的局面,无论是小动物的说或是教师与木偶的对话,都能使幼儿在一种轻松的游戏环境中, 产生于教师自然互动的场景。二情景再现法即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参与游戏分享讨论的一种方法。游戏的分享讨论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相互实现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需要借助于情感的催化来完成这一过程,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激发出来的,良好的情景可以激发幼儿奋发向上,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提高幼儿

5、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师生共同讨论的氛围,达到互动讨论的目的。例如:小汽车游戏中,担任“交通警察 ”工作的幼儿,不仅在转换红绿灯的信号,还模仿着交通警察指挥交通时前进、停止的动作。教师分析:他的动作比较规范,可以发现他在日常生活中敏锐的观察能力,幼儿可以通过对他动作的模仿,进一步体验交通警察工作的内容,增强角色意识。于是,分享讨论中采用“情景再现法”,也就是请幼儿现场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可以跟着学做动作,肢体语言的参与既达到了互动的要求,也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此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幼儿动作的模仿学习,还可以用于幼儿语言、良好习惯的模仿学习以及新玩具投放使用时的介绍等,比较适合在小

6、班幼儿分享交流时运用。对于中大班的幼儿也可采用情景再现法中的对比再现,如两名医生诊断病情的过程性再现,引发幼儿商讨正确的方法,以达到幼儿与教师共同探讨的目的。情景再现法的使用是让幼儿在一种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分享讨论,有情感的参与,幼儿自然会投入这样的情境中,与教师的互动讨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抛砖引玉法 通过教师先推荐一些游戏情节,接着以发散性问题促进幼儿自主讨论的师生互动方法。此方法可以调动其他幼儿的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讨论,也就达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目的,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大家共同的讨论。例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将娃娃家的桌布取下,并放进了“水池”中,然后用手揉搓,通过

7、与他的交谈,了解到他发现桌布脏了,是在清洗桌布。教师分析:幼儿出现的清洗桌布情节,可以帮助其他幼儿丰富娃娃家游戏内容,值得在交流讨论中重点提出。教师选择了语言提示中“抛砖引玉法”,在介绍幼儿清洗桌布的情节后,提出扩散性的问题,“在娃娃家爸爸、妈妈除了可以清洗桌布以外,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引发幼儿开展后续的讨论。 幼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得有主见,是非观念也逐渐明确和增强,可引导他们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又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在各持己见后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不但产生了新的玩法,发展提高游戏,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可及时向大家推荐好的游戏情

8、节,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自然生成出他们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可见,抛砖引玉式的讨论法也是一种游戏分享讨论的有效方法。 四 媒体辅助法 这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开展师生互动讨论的一种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因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极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数码摄像、投影仪的使用,能帮助再现活动场景,展现幼儿实际的操作情况,从而调动幼儿参与讨论的兴趣。此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建构活动的分享讨论。例如:幼儿在构建角中用积木搭建动物园,她将小动物分开放置在每一个笼舍中,笼舍的四周用积木围成了围墙。教师分析:她在搭建动物园的过程中,参造了春游中真实动物园的场景布局,能给与幼儿以示范的作用。针对

9、班级教室较小、不能保留作品和幼儿不易观察作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媒体辅助法”,借助数码相机照片记录的方法,通过对照片的观察,将其他幼儿带入动物园的情景中,进而参与讨论动物园如何搭建的话题中。 教师在创设建构活动环境时,可能将其安排在远离讨论区的范围中,有些幼儿园也可能因为场地的原因,无法保留幼儿的作品, 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因为不能直观地展示幼儿作品,就无法调动未参与此活动幼儿讨论的积极性,他们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心理感受,多媒体辅助的方法便能弥补环境创设中的不足。孩子们或看着数码照片,或看着投影仪中同伴的操作演示,就能分享同伴的新作品,为同伴的进步喝彩了。五.幼儿设疑法 这是由幼儿直接提出疑问,引

10、发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在游戏的分享讨论中,师幼互动的过程不是自始至终不变的,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不断碰撞、调整的动态过程。幼儿设疑法的诞生,正是将幼儿放在讨论中的主角地位,由幼儿引发话题,师生共同协作完成讨论。 例如:幼儿在汽车游戏中,发现缺少公共汽车站,教师在分享讨论中,就可直接让孩子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幼儿参与帮助解决“如何设立汽车站?”教师在其中可随机进行协助,帮助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站牌上有些什么?公共汽车站出了站牌,还有什么?等。幼儿直接设疑产生的互动行为,使师生彼此协作的体现,但也离不开对教师的依赖,也不意味着师幼互动过程大幅度的变来变去。教师始终是游戏中的促进者、鼓励者、支持者,也

11、是幼儿真诚的、可信赖的朋友、伙伴。在许多情况下,师幼互动中的“变”是微调的,教师与幼儿的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可把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伙伴以自己的儿童心、儿童情,与幼儿相随相伴。因此在游戏分享讨论随机转换自己的角色,使师幼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产生互动,幼儿也会不断调整自己在游戏中的位置,抛开“约束”把教师看作朋友、伙伴、听众,共同商量。 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因注意与幼儿进行事先的约定,使幼儿不至太过突然,影响效果。 以上各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等不同来选择适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游戏的分享讨论。其中的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游戏的分享交流是即时的,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的。角色游戏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学习原则,重视幼儿个性的发展,通过分享交流,不断改进方法,使活动更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幼儿提供发展潜能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超越,获得新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