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698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已近一年,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确立了各阶段、各年级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交流各自经验并不断总结的基础下,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与训练法,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以一种全新的训练手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升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将本阶段课题研究小结如下:一、围绕专题,组织学习 我们课题组成员能在课题带头人的指导下,加强理论学习,平时,

2、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两种形式,不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章。利用博客及时交流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我们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语文课标、优秀练笔指导课等。课题组每月组织交流一次随笔反思,课题教师相互交流各自实验中开展的情况,总结研究方法、体会,充分挖掘文本中随文练笔的训练点。二、关注课堂,上好每一节课1、利用文本,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大量阅读即多读,在教学中,我们认真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基本上懂得了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谴词造句。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大多数学生有了较好的习惯:读文

3、章时能仔细认真,勤思多想,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仅从内容、思想情感上考虑,还从写作方法上考虑。通过琢磨咀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教师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迁移的练习,学生们就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了。2、勤写,以写引读 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如何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也是如此,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逐步解决各种困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从不会到会,从绞尽脑汁到胸有

4、成竹、得心应手。由于我们学校有许多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家庭语言环境差、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文化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多数家庭没有电脑),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生活,单调的生活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生活空间、读写空间、想象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练笔点,不求多,我们致力于有序的句段、语段、篇章训练,重点是篇章训练,尽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练习方式多样,如:续写课文片段、改写古诗、想象片段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从读到写的欲望。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就能在读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

5、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三、以篇章为重点,不断推进我们以篇章为重点。把引领的侧重点放在方法习得、思路拓展上,给予学生多方面自由选择创新的机会。a.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点,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联想等,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使学生了解一些写作知识,具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提高写作能力。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将这一写作特点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并力求创新,写出特点,写出个性。b.抓住每单元课文的联系点,启发学生“同中求异”,学结构、学选材,在“课文”的启发下写出自己的东西。四、初步构建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课文是阅读教学

6、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板块。经过理论联系实践,对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探索:教学模式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品味语言读写结合,提高能力交流反馈,点评欣赏。教学模式二:简单的说明文,可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五、课题研究达到的效果: 质量是课题研究成与败,优与劣的关键。没有质量,课题研究就会丧失意义,因此“质量”二字在课题研究中是一个最响亮最恒久的用词。 1、通过对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写作素材,从而改变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

7、提高了写作技巧。 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升华情感。通过“随文练笔”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能力。 3、在指导随文练笔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个性发展。 4、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使练笔更有效。 六、存在的问题、农村学生由于阅读量偏少,知识面较窄,学生差距较大。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于表面,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发现有个别学生就等着同学们发表以后再写,同学说什么他也写什么。这可能是他对文本的感悟不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提高还须进一步研究。、要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评价语很重要,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

8、学生,这方面我需进一步改进。3、课题实践中,由于进行了随堂的“小练笔”相对要花更多的时间,有时影响教学进度。4、片断式随文练笔篇幅短小,难度较低,学生易于训练,可一旦要求连缀成篇许多学生却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七、下一步打算和思考进一步加强课堂实践和研讨、要充分挖掘文本随文练笔训练点,拓宽读写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作文、运用作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进一步与有效课堂教学结合,要精心开展实践活动,切实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等习作能力的立体积累,为读写结合补充营养,注入活力。、学习并积累课内、课外丰富多彩的美词佳句、生动鲜活的修辞手法、构段方式,通过反复长期的润化,把练笔真正落到实处,逐渐提高学生的习作技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向理论学习,向他人的经验学习,把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引向深入,为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而上下求索。我们坚信,“随文练笔”这朵小花一定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花园里绽放她多姿多彩的奇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