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168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央空调系统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设计(论文)题目:宾馆、商场、综合楼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类课题指导老师:吴振宏教研室主任:叶必朝机械工程技术系 制冷教研室二一三 年 十一 月 二十 日目 录1.毕业设计目的12.毕业设计的内容12.1.设计与计算12.2.施工图绘制13.设计步骤及要求23.1.毕业设计的开题23.2.设计前的准备23.3.空调系统设计计算23.4.管路设计与绘图33.5.水力计算的校核33.6.图纸的完善33.7.整理设计说明书44.参考文献45.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55.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55.2.计算机应用要求55.3.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排版要

2、求65.4.参考文献的引用著录格式66.附件76.1.附件一:毕业答辩的有关规定76.2.附件三:设计纪律81. 毕业设计目的(1).了解建筑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熟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与现代工程设计的方法。(2).深入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基本工程训练,初步接受大型工程设计的训练和熏陶。(3).综合和深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2. 毕业设计的内容2.1. 设计与计算(1). 了解已知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所在地点、总体功能、建筑层数、面积等。(2). 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象资料确定室外相

3、应参数;根据建筑中的空调房间的具体功能确定室内相应参数。(3). 计算夏季空调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谐波反应法并结合估算法计算各空调房间夏季冷负荷。(4). 对空调系统进行划分,确定空调系统的形式根据建筑空调房间的功能特点、区域特点、使用特点来划分空调系统和确定系统的形式。(5). 风量的计算,设备负荷的计算(6). 气流组织的设计及末端制冷设备的选择(7). 风道及水管系统的选型设计(8). 风管及水管系统的阻力计算与优化(9). 确定冷热源的方式与设备的选择(选做)2.2. 施工图绘制(1). 施工图首页(选做)(2). 空调系统平面图(风管平面图)(3). 水管平面图(选做)(4). 水

4、系统图(选做)(5). 空调机房平面图(选做)(6). 冷热源机房平面图(选做)(7). 风管、水管、机房剖面图(选做)(8). 原理图(选做)3. 设计步骤及要求3.1. 毕业设计的开题(1). 研究设计任务书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熟悉所设计建筑的类型、结构布局等基本情况,了解房间功能,并明确空调要求。了解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设计的进度要求。(2). 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空气调节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根据任务书的相关要求进行归纳和综合,形成设计的初步思路,进而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开题报告。3.2. 设计前的准备(1). 收集设计资料收集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收集有关“

5、空气调节”技术的教材,收集相关的设计实例及图集等。(2). 技术准备根据教材复习“空气调节”技术的相关内容,回顾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学习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熟悉设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和相关数据和设计方法;学习相关设计手册,了解相关数据的查找方法,作为毕业设计数据来源的重要参考;学习有关实例和图集,作为毕业设计的重要借鉴。3.3. 空调系统设计计算(1). 根据任务书的条件,确定建筑室内、外的设计参数。(2). 计算夏季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1) 外墙传热冷负荷计算2) 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3)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计算4)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5)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6) 人体冷负荷

6、7) 灯光冷负荷8) 设备冷负荷9) 渗透空气显热冷负荷10) 食物的显热散热冷负荷11) 伴随散湿过程的潜热冷负荷(3). 空调房间湿负荷计算1) 人体散湿2) 类似水槽中水面的散湿(如果有)3) 食物等的散湿(如果有)(4). 选择空调系统并进行系统风量、设备负荷计算1) 空调系统的选择2) 根据 h-d图,确定送风状态点,计算送风量、新风量、风机盘管冷负荷及新风机组冷负荷等。(5). 设备选择1) 根据冷负荷及风量,选择风机盘管。2) 根据风量,选择风口等。3) 根据负荷与风量与假定压头,选择新风机组。4) 根据水量与假定扬程,选择水泵。3.4. 管路设计与绘图(1). 风管选择设计与风

7、管布置图绘制。(假定流速或比摩阻)(2). 水管选择设计与水管布置图绘制。(假定流速或比摩阻)3.5. 水力计算的校核(1). 风管水力计算(选做)根据风管管路图,计算风管系统的管路阻力,以校核新风机组的机外余压。(2). 水系统计算(选做)根据水管管路图,计算水管系统的管路阻力,以校核水泵的扬程。(3). 根据水力计算,优化管路布置。3.6. 图纸的完善(1). 图纸要求空调系统平面图,根据设计具体情况在原理图、系统平面图、机房平面图、安装大样图(安装详图)当中选择12项。(2). 绘图要求1) 空调系统平面图要求完整、正确,线型分明,布置合理。2) 图中设备型号应与设计说明书中选择计算结果

8、一致。3) 图中风管、水管直径应与计算结果一致。4) 图纸的设计深度应符合相关要求。3.7. 整理设计说明书(1). 设计说明的编写应能反映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整个思路与过程,是对系统设计的阐述。说明书除了应反映设计计算的过程、数据的演算方法和结果,还应对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等做出相应的阐述。(2). 作为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说明,不能拖沓冗长,亦遵循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的原则,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能准确的反映出设计的思想意图。(3). 设计所用的公式与重要数据应说明来源(参考资料的编号和页码)。计算要准确,单位要统一,专业术语要一致。(4). 一律用规定纸张书写,文字要通顺,标

9、点要明确,附有必要的表格和简图。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应有大、小标题,使其醒目突出。4. 参考文献1.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 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3. JGJ 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 GB 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5. GBJ114-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6. 陆亚俊,马最良,邹平华等. 暖通空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7.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8.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北京. 中

10、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9. 何青等. 中央空调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0. 路延魁.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11. 李竹光. 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潘去钢.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13. 薛殿华.空气调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4. 邢振禧. 空气调节技术.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115. 路诗奎 姚寿广. 空调制冷专业课程设计指南.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16. 徐勇.通风与空气调节. 北京: 机

11、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DB13(J)24-2000)18. 何耀东 何青. 中央空调.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919. 付祥钊 王岳人等. 流体输配管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 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5.1. 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1). 总封面(2). 任务书(3). 开题报告(4). 说明书封面(5). 说明书目录(6). 说明书正文1). 工程概况(设计概述)2). 设计依据3). 设计参数的确定4). 空调负荷计算5).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系统划分、空调系统形式、设备选型等)6). 风系统设计(

12、气流组织、风管选型与布置、阻力计算与系统优化等)7). 水系统设计(水系统方案选择、水管选型、阻力计算与系统优化等)8). 管道保温、消声减振等9). 其他(7). 总结与讨论(包括对设计的总结和对结果的讨论、安全及环保说明、经济及社会效益说明、工程应用评价说明等等)(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设计图纸(A3或A2)5.2. 计算机应用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全部用计算机打印;部分或全部实验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施工图全部用CAD绘制;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应将经计算机处理过的资料整理成电子文档,打印成纸质材料与电子文稿一同上交备案。5.3.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排版要求打

13、印稿纸型用A4;打印稿页面设置:上边距为2.5厘米,下边距为2.2厘米;左边距为2.5厘米,右边距为2.0厘米,页眉距边界1.7厘米,页脚均距边界1.6厘米。正文字体基本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5倍行距,也可以是单倍行距对齐网格,每页行网格设30行;段落基本采用首行缩进2字符的格式。文档结构采用如下形式1.第1级标题(宋体 三号 粗体,段前7磅,段后6磅,悬挂缩进0.75厘米)1.1第2级标题(黑体 三号 粗体,段前7磅,段后6磅,悬挂缩进1.0厘米)1.1.1第3级标题(宋体 小四号 粗体,段前、段后0磅,悬挂缩进1.25厘米)(1).第4级标题(编号的正文格式)第5级标题(编号的正文格

14、式)注:可视情况做适当调整,必要时参考下列标准: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检索语言研究室汉语主题词表科技文献出版社。5.4. 参考文献的引用著录格式(1). 文献的标注1). 引用文献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并放在文末。2). 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3). 引用文献的数量应在10篇左右。例:引用一篇文献资料:1; 引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4,5;6-9;4). 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中不出现文献的脚注。(2). 文献的著录1). 期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162Hoy K L. Effect of Reaction Pathway on Emulsion Polymer StructureJ.J Coat Techol,1979,51(651):27-412). 论著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毛利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20-222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