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642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9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_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_李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 * 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 李磊白道欢冼国明 内容提要: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 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 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 业的影响机制, 然后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 经验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 就业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 作用。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越多, 对国内就业的促进也越明显。其促进效应并不 受企业所有制类型、 投资目的地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同投资动机类型对就业的影响存在 一定差异: 企业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

2、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受行业类别的影响, 而水平 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 受投资目的地国家收入水 平、 中间品进出口以及最终品进出口的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投资动机贸易 *李磊、 白道欢、 冼国明,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邮政编 码: 300071, 电子信箱: nklilei nankai edu cn。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3JJD790017、 14JJD79002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面上资助( 2014M560174)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感

3、谢两名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文责自负。 以下内容, 本文将混用 “对外直接投资” 和 “OFDI” 。涉及专有名词时, 论文将使用 “OFDI” 。 一、引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 规模近年来迅猛增长, 根据 2013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当年创下 1078. 4 亿美元的历史 新高, 同比增长 22. 8%, 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由于日益增多的中国公司选择投资 国外, 那些发达国家在前些年关注的对外直接投资议题, 在我国政策制定部门以及学术研究部门势 必会得到越来越

4、多的关注。即这种投资海外的战略是否会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国外, 以至于导致 “产业空心化” , 进而导致国内就业大量减少?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影响的议题, 最初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 Kravis Lipsey, 1988) , 主要是讨论跨国公司向其他低成本国家的投资是否会引起所谓“产业空心化” , 进 而影响母国就业( Lipsey, 1995;Harrison McMillan, 2006) 。因为该议题对于高收入国家的政策 制定者和劳工组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民众担心由于跨国公司的对 外直接投资, 会导致国内就业机会的流失。虽然由于其政

5、策重要性, 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 不过多数研究集中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分析。利用公司数据, Brainard iker ( 1997) 、 Hanson et al ( 2003) 和 Desai et al ( 2009) 对美国的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 Braconier Ekholm ( 2000) 对瑞典 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 Navaretti Casellani ( 2004) 对意大利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 Becker et al ( 2005) 对德国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 Konings Murphy ( 2006) 对欧洲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 441 李磊等: 对外直接投资

6、如何影响了母国就业? Yamashita Fukao( 2010) 对日本跨国公司进行了研究。但是以上研究结论众说纷纭, 有些研究认 为对外直接投资会导致产业转移,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就业减少; 也有些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会 使企业规模扩大, 提高生产率, 增加就业。 即使一些文献已经对该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不过这些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发达国家 对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不同的, 产生 的就业效应可能也有差异。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为了降低要素成本, 这种海外投资产生的生产转移会相应地导致就业的减少。而低收入国家

7、更多地是扩展市场和寻求 技术, 而非降低劳动力成本, 这种海外投资对于就业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会产生区别。但是目 前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研究仍然很少( Jaklic Svetlicic, 2003) 。对中国这样 一个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相关研究, 则更是稀缺。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与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 研究此问题不仅关系 到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制定, 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 义与政策意涵。然而, 受限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缺乏, 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 有限的几篇文献均 是采用国家层面宏观数据( 黄晓玲和刘会政, 200

8、7; 姜亚鹏和王飞, 2012) 。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的历史不长, 使用宏观数据并利用时间序列的计量方法必然受到样本量不足的制约, 导致其所得出 的结论可信性不足, 这些学者研究的结论也多有矛盾之处。此外, 也有一些学者从外包的角度对此 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俊和黄先海, 2011; 卫瑞和庄宗明, 2015) , 同样也没有获得一致结论。 综上所述,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研究较为薄弱, 也缺乏对其中的传导机制分析。 同时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宏观数据, 然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更多来自企业层面的决策, 而非宏 观层面。企业数据的采用使我们能够控制企业微观特征的影响, 发现企业对外直接

9、投资母国就业 效应的内在机制, 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鉴于此,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 对母国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 并探讨在企业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动机( 商贸服务型、 研究开发型、 资 源寻求型、 水平当地生产型和垂直当地生产型) 下,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就业影响的差异。 其次, 论文利用 20002013 年 中国境外投资企业( 机构) 名录 、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 中国 海关数据库 等企业微观数据, 实证研究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论文发 现, 总体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就业存在显著且正向的影响。这种对就业的正向影响 对于企业投资次数,

10、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 以及对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投资都是稳健的。随后, 论文检验了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差异。研究结论发现虽然商贸服务型、 研究 开发型、 资源寻求型、 水平当地生产型和垂直当地生产型 OFDI 对于母公司的就业均具有显著正向的 影响, 但是资源寻求型, 水平当地生产型和垂直当地生产型 OFDI 对就业可能存在着混杂的效应。其 中资源寻求型 OFDI 对母公司就业的效应受到行业类别的影响; 当地生产型 OFDI 对就业的影响还与 其投资目的地有关。对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投资的当地生产型 OFDI 对母公司就业存在正向影响, 而 投资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当地生产型

11、OFDI 对母公司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或者甚至是负向影响。这 是因为当地生产型 OFDI 通常与母公司发生贸易往来。这种贸易有可能是最终品也有可能是中间品。 对于水平当地生产型 OFDI, 出口中间品会导致母公司就业的增加, 进口最终品会导致母公司就业的 减少。对于垂直当地生产型 OFDI, 不管是出口中间品还是进口中间品均会导致母公司就业的增加。 二、理论机制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母国经济的影响在近几十年中已经引起相当多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的一 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发现发达国家的 OFDI, 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 OFDI, 是否导致 了母国生产和出口的减少, 并且相应地导致了母国

12、就业的减少。然而, 迄今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理论 541 2016 年第 8 期 说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如何影响其国内的经济行为。本文参考 Desai et al ( 2009) 和 Amiti Wei( 2009) 的模型, 并进一步对 OFDI 的动机进行分类, 研究其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机制。 考虑一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 其生产函数用 Q( I, I*) 表示, 其中 I 表示国内的投入要素, I* 代表国外的投入要素, 并且假设每单位产出所需要投入的要素是同比例增长的; 产出取决于生产函 数, 其为凹函数, 因此Q/I 0, Q/I*0。企业面临的成本包括国外投入成本和国内投入成本, 其中国

13、内每单位投入成本为 c, 国外每单位投入成本为 c*。企业收入由 ( Q, y*) 确定( 根据一般 需求函数的特征可知, /Q 0, 并且2/Q20) , y*表示国外需求潜力, 是在给定产出水平 下, 国外需求影响销售收入的函数。 企业的利润为 ( Q, y*)( cI +c*I*) , 由此可以获得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一阶条件为: Q Q I =c 和 Q Q I * = c*。国外投入的变化由 dI*决定, 国内投入的变化由 dI 决定, 在此设定下, 国外成本 c* 的变化通过影响 I*来影响国内经济投资活动, 反过来也影响Q/I。通过对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 一阶条件进行全微分获得( 1

14、) 式: Q I 2 Q 2 Q I dI + Q I * dI * + Q 2Q I 2dI + 2Q II* dI * + Q I 2 Qy* dy*= dc( 1) 因为 dc =0, 因此方程( 1) 意味着: dI = Q I Q I * 2 Q 2 + Q 2Q II * dI*+ Q I 2 Qy* dy* Q () I 2 2 Q 2 + Q 2Q I 2 ( 2) 由于2/Q20 并且2Q/I2 0, 由此可见方程( 2) 右侧分母为正。由于/Q 0, Q I Q I * 2 Q 2 0, 因此只有当 2Q II* 0, 并且足够大时, ( 2) 式中分子的第一部分才有可能是

15、正的。这表明 只有国内外的投入品是典型的互补品特征时, 国外投入的增加会导致国内投入增加。( 2) 式中分 子的第二部分代表着需求效应。如果/Q 随着 y*的增加而增加, 即 2 Qy* 0, 那么越来越高的 y*会导致 I 的投入增加。这反映了国外需求潜力的变化同样影响国内投入。 综上所述,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就业的影响渠道, 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国内要素投入而实 现,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国外需求而实现。通过哪种渠道实现, 取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 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的复杂性, 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不同, 进而产生对于就业影响 的差异。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16、动机可以分为商贸服务、 当地生产、 研究开发和 资源寻求型 OFDI( 蒋冠宏和蒋殿春, 2014) , 其中当地生产型 OFDI 又可以区分为水平型或垂直型。 以下我们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按照投资动机区分, 并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商贸服务型 OFDI。商贸服务型 OFDI 是企业以出口服务为目标的市场寻求型投资, 其目的是 扩大和开辟海外市场。此类投资不在东道国生产产品, 而是从国内母公司进口商品到东道国市场 进行销售, 并提供售后服务。Hanson et al ( 2001) 通过考察流通型( 批发、 零售) 对外直接投资, 发 现很大比例的企业会通过海外批发、 零售型分支机构来实现对东道国仓储、 配送、 营销、 售后等成本 的节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