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01518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韩信精彩评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信精彩评述 韩信(?前 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 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见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元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 以夺天下的方略。 (一)人物事略 1.胯下之辱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 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 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档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 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2.命运多舛秦末,项梁起兵反秦,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 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 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

2、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3.离楚归汉韩信离开楚军,投奔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 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己处斩,就要轮到 韩信了,韩信举日仰视,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 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 看他相貌威武, 就同他交谈, 很欣赏他, 于是进言汉王。汉王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 同的地方。 4.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得到萧何的赏识,却始 终不被刘邦所重用,于是乘月而走。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来不及向刘 邦报告便骑上马去追韩信。追上韩信后,萧何问韩信为什么要走,韩 信说:“汉王不信任我,不用我,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想去投 奔

3、别人。”萧何说:“你先别走,和我一块回去。如果这次汉王再不 封你为大将,你再走也不迟呀。”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跟 萧何回去了。 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 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到后来,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 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刘邦又间:“那么 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 出韩信的自信。 6.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刘邦与韩信议定元年八月吉日, 出师东征。 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提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 道,

4、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渡陈仓。 7.断水塞流,大破联军汉王三年(公元前 204 年)九月,韩信与 齐楚联军对峙于潍水。韩信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 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上午。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 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大水将正在 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追 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齐楚联军 主帅)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 兵,落荒而逃。就这样,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8.四面楚歌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该 下

5、(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 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 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 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人夜,韩信令汉 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 大势己去,自剔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 而告终。 (二)名家点评 (唐)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 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韩信庙) (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己深。隆准若知同 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题韩信庙) (宋)张耒:登坛一

6、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能用能诛谁计 策,嗟君终自愧萧公。(韩信) (明)袁祟焕:一饭君知报,高风振俗耳。如何解报恩,祸为受 恩始。丈夫亦何为,功成身可死。陵谷有变易,遑问赤松子。所贵清 白心,背面早熟揣。若听蒯通言,身名己为累。一死成君名,不必怨 吕雉。(韩淮阴侯庙) (清)周永年: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始知真国士,元不论 群情。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吊淮 阴侯 (清)袁保恒:高帝眼中只两雄,淮阴同士与重瞳,项王已死将 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过韩侯岭题壁) (清)包彬: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 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淮阴侯庙) (三)素材运

7、用 话题 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同一样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评价。在 我的记忆里,“能屈能伸”这个词好像就是因为韩信才创造出来的。 似乎,“韩信“就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对能屈能伸的最有力的说解:男 子汉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看看人家韩信,当年能从地痞无赖的胯下 爬过去,后来还不是当上了刘邦的大将,比追随汉王多年,身经百战 的樊唉和周勃还厉害! 事实上,在强权面前不做任何的抵抗而采取韩信的办法,双膝跪 地从别人的裤档下爬过去,只能说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的耻辱,算不上 什么光荣的事情。试想,如果韩信后来毫无“成就“,只是一个浑浑匪 熏过日子的小混子,那么,人们会不会转而评价说:“

8、那是一个从年 轻时就不知廉耻的东西。“但是,我们却把韩信从地痞无赖的胯下爬 过去的行为夸奖成多么了不起的举动,是不是因为韩信后来有权得势 了?生活中常常有“豆腐渣“变成“一朵花“的现象,归根结底,都是感 情惹的祸。(可耻的韩信节选) 话题 2:转折 材料加工:韩信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所以刘 邦说他:“运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随便几个战役都是经典: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木婴渡军“、“声东击西“、“以少胜多“、“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遗憾的是他不知道在形式发生转折的时 候改变自己,最终成了悲剧英雄。 韩信一生相当精彩, 在天下大乱之时尚能逆势而为, 能忍辱负重,

9、 能坚持理想,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当天下已定,却不能调整自己惕 励勤勉, 洞悉时势变化, 更不能始终珍惜艰辛创业所带来的可贵友谊, 一时的寡断与自私,将白己的前途当场断送。对于有能力的英雄好汉 来说,再恶劣的环境都不足以击垮他,反而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 势的绝佳机会。但必须谨记:太平之日才是英雄最危险的时局,太平 盛世是“政治人物“活跃的舞台, 英雄们该审时度势, 找回自己的价值, 谨守进退之道,明白“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如果 当时韩信洞悉事情己经发生转折,坚持“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情 操,就不会身死人手,至少可与刘邦分庭抗礼,历史恐怕己经改写。 (2003 年北京市高

10、考优秀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 3:性格与命运 材料加工:韩信之死令人扼腕叹息,探究其悲剧成因可谓代不乏 人。 但人们论证的焦点, 或集中于对封建统治者及其专制制度的责难, 或是对韩信反叛与否的辩驳,未能真正揭示出其悲剧的实质。韩信悲 剧的构成,以刘邦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只是一个方面,最直接的 原因当归为韩信自身的人格缺陷。韩信既有知恩图报的善良,也有睚 眦必报的狭隘;既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才略,也有居功自傲、利 令智昏的市井之气。这种英雄才气与市井气的二律背反是其人格的突 出特点,也是构成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人格缺陷与韩信之死 节选) 话题 4:人格 材料加工:人常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将

11、才之过,是忍辱负重,是 大才不拘小过,我却怀疑其中有谬误之处。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正值少年,当时他并不知道将来有子牙之谋, 管仲之才,将来韩信成不成大事谁也不知道,如何便说他是大才不拘 小过呢 7 所以,韩信受胯下之辱,与他后来的纵横沙场毫无关系。倒 是后人通透了韩信的一生后,才牵强附会说韩信能忍辱以成大才。 韩信受胯下之辱实则是韩信厚颜无耻之举,缺乏气节之过。中国 文化重视人格自尊,讲求骨气,“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 早为国人所提倡。韩信丧失人格,正是体现于胯下之辱,即使是后来 韩信成就了将才功名,建立了赫赫功勋,仍然有很多的人骂他“无耻 胯夫“,何也?这难道不与他的人格丧失有关吗?

12、故我今日读史感叹: 世人误传韩信受“胯下之辱“乃忍小谋大,误导久矣!我不提倡世人学 习韩信此举,是为倡导人格之贵重也。(评论韩信节选) 话题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材料加 1: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 的。尺虽比寸长,但也有不够长的时候:寸虽比尺短,但也有用得上 场的时候。“金无足赤,玉有微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都说明了 这一道理。史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 刘问:“爱卿与朕孰能耶?“韩日:“若论带兵,上不如我,信将兵多 多益善。“刘又问:“卿何故为我所御?”韩曰:“上善将将,信不及。 “韩信的回答实在妙得很,既维护了皇帝老儿的面子,又说出了人

13、各 有所长的道理,难怪刘邦听后得意得“嘿嘿“直笑。(尺有所短,寸 有所长节选) 话题 6:利益 材料加工:韩信与钟离昧“素善“,他为了改变自已在刘邦心目中 的地位,竟然拿了朋友的头去取悦刘邦,把朋友对他的信任出卖了, 叫卖得一干二净。钟离昧的头却没有为他换来安宁,到了最后,还被 当初最赏识他的萧何与吕后共同谋害了,连同他的九族,当时身为丞 相的萧何,原是韩信的保荐人,应该说和韩信关系不错,这时候为了 保全白己,不得不屈于吕后的意旨,诱杀韩信。结果,萧何就因诛韩 信有功,从丞相晋升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古往今来, 在利益面前, 有为了大义不动心的吗? (

14、韩 信被诛的真正原因节选) 话题 7:用人之道 材料加工:太史公用如椽大笔活现了淮阴侯韩信一生沉雄悲壮的 历史。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能够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决定 鹿死谁手者,非淮阴侯韩信莫属。然而正是这位赫赫大将军,曾几何 时命运多舛,历经坎坷,险些为历史大潮淹没、吞噬。且不说“始为 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遭受“胯下之 辱,人多厌之”:即使事楚之际,归汉之初,依然未能运交华盖。名 位低浅,碌碌无为乃至始而亡楚归汉,继之归而复亡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淮阴侯韩信亡楚归汉,不正是一面历史明镜 吗?他自己也照过镜子,被重用后也重用贤人、智者,哪怕被用者原 是降将。广武君即是其人。韩信问计于他,说:“百里奚居虞而 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道明了用人的症结与真谛。所以,揭去亡、归二字头上的神秘面纱, 不难看到,无论亡者、归者均系于一个”用“字,不“用”则亡, “用” 则归也。(韩信亡楚归汉浅议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