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01187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职语文教学课件作者陈桂良课件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五.21敬业与乐业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人与职业,制作人 陈桂良,新编高职语文教材课件,,Logo,第五单元 人与职业,新编高职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职业,,Logo,21 敬业与乐业,农夫与哲学家 一个农夫去哲学家家里做客,农夫不解地问哲学家:“您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难道不觉得辛苦劳累吗?”哲学家回答说:“因为我有事业心,所以不觉得辛苦。”农夫又问:“什么是事业心?”哲学家想了想说:“我们不如来做个试验吧!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一做,就知道什么叫事业心了。”农夫点头答应。 哲学家接着说:“请将你的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

2、将举起的右手放下,又举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并且转圈。” 虽然农夫不知道哲学家为什么要他做这些动作,但他还是按他说的做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农夫受不了了。哲学家问他:“感觉怎么样?”农夫说:“受不了,太辛苦了!”,导入新课,,Logo,21 敬业与乐业,哲学家笑着问:“请问,你会耕田吗?”农夫说:“笑话,我是一个农夫,耕田是我的工作,我要是连田都不会耕,那还叫农夫吗?” 哲学家说:“你能将你平时耕田时的动作,在这里示范一下吗?”农夫毫不犹豫地做起了耕田时的动作。只见他左手握成拳状,往前伸直,然后将右手也握成拳状,高高举起。接着迈步向前,每走两步后,将左手往两边摆动一下,然后再走两步,将举起的

3、右手放下,农夫惊奇地发现,他做的动作,与哲学家半小时前让他做的动作一样。 哲学家笑了,问:“你耕田的时候,觉得辛苦吗?”农夫说:“不但不觉得辛苦,还觉得很愉快。”哲学家又问:“都是相同的动作,一个觉得辛苦,另一个却不觉得辛苦,那是因为什么?”农夫回答:“因为在耕田时,我心里想着丰收,所以不觉得辛苦。而刚才我在做你让我做的动作时,心里什么也没想,所以觉得很辛苦!”哲学家拍手道:“这就是事业心。因为你心里有了追求(理想事业),所以长年累月做相同的事情,才不会觉得辛苦!”,,Logo,21 敬业与乐业,点评:哲学家每天不是读书,就是伏案写作,并不觉得辛苦劳累,因为他通过学术研究追求发现真理,论证真理

4、;农夫每年重复着耕田、播种、收割的工作,不觉得辛苦劳累,是因为他通过劳动,追求丰衣足食。他们都很热爱自己的职业,都非常敬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有很强事业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学习的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通过学习,目的是使我们从理论上对“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新的认识;学习讨论同题文章由牛喜林、孙太平采写的通讯“我就是想圆山里孩子的梦”记甘肃省华亭县苍沟村小学教师刘霞,目的是让我们从现实生活真实的人物事件中去感受“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和价值。,,Logo,21

5、 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体会演讲的语言特色。 .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文章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理解“引经据典”的论证方法。 2.认识敬业乐业在人生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与建议课时】 1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讨论式 2建议课时:2课时,21 敬业与乐业,,Logo,21 敬业与乐业,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末举人,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早年鼓吹变法维新,与其师康

6、有为一起领导著名的“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对当时思想界和知识界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Logo,21 敬业与乐业,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的人,从孔子到毛泽东,从诺贝尔到白求恩,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楷模。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其所讲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

7、、语意畅达、有很强的说服力的文章 。在理解“引经据典”论证方法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积累经典语句、格言的良好习惯。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二、课文分析,,Logo,21 敬业与乐业,(一)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同位同学参与讨论,在班级交流,明确问题要点: 提示: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Logo,21 敬业与乐业,(二)文章结构内容分析 全文共9段,可分三个部分。总体结构

8、是总分总的形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1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有业 (论点) (2) 2人为什么应该有业?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个问题的? (论证) (3-5)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道理论据)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的故事(事实论据) 3什么叫“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怎样做才算敬业?(6-7),,Logo,21 敬业与乐业,4作者写“要乐业”的思路是怎样的?(8) (1)提出错误的观点:“做工好苦呀!” (2)反驳错误的观点: (3)树

9、立正确的观点:孔子的语言行为,堪称“乐业”的楷模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思想内容分析: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Logo,21 敬业与乐业,三、写作特点简析 (一)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文章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时,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

10、有说服力。 (二)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Logo,21 敬业与乐业,(一)说敬业 1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2请你阅读同题文章,由牛喜林、孙太平采写的人物通讯:“我就是想圆山里孩子的梦”记甘肃省华亭县苍沟村小学教师刘霞,复述课文;并对山村女教师刘霞的所作所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一位山村女教师还是一位代课教师,因为热爱自己的职业,23年痴情山乡教育的执著精神已让人

11、敬佩不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宁肯舍弃爱情和婚姻,但绝不舍弃山里的孩子。她以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执着和对孩子的宽厚、善良和关爱,演绎了时代女性内心世界的博大与美丽,成为新时代母亲和教师的楷模与榜样。,四、教学适度拓展,,Logo,21 敬业与乐业,(二)体验探讨 1目前有许多下岗工人,无所事事,靠打麻将度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社会上有一种人叫“息爷”,专靠一时暴富以后,把钱借贷出去或存入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或借钱造了房子出租给他人居住,靠收取房租过日子,其他什么有意义的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说出理由。,,Logo,21 敬业与乐业,1.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才流动”的当代社会,是否还需要“敬业”与“乐业”?为什么?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说说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2梁启超在文中引用了许多孔子、庄子等古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对论述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现在的年轻人对待职业,给人有一种“坐这山,望那山”的感觉,认为不断地“跳槽”,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岗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4以“现代社会还需要爱岗敬业吗?”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五、课内、外训练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