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策划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100951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桂园策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碧桂园策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碧桂园策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碧桂园策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碧桂园策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碧桂园策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策划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碧桂园解密 2003年05月23日10:59 陈双全 作者: 陈双全、谈伟峰 碧桂园奇迹的创造有广告集中投放的作用,但其真正的成功依靠的是其价廉物美的品质及准确的目标市场策略,将对别墅的梦想和超低价格有机结合,开创了“给白领的别墅”的空白市场。但碧桂园这种模式也值得我们探讨和反思。 脱颖而出 并非“从天而降” 碧桂园是一个善于制造神话的企业。10年前,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参与策划了顺德碧桂园,学校先行的运作成功使碧桂园从原来的寂寂无名到一飞冲天。碧桂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华南碧桂园、广州碧桂园、均安碧桂园、花城碧桂园、顺德碧桂园、荔城碧桂园,几乎一年一个,让同行看得目瞪口呆,让消费者大开眼界。碧桂园

2、从一种现象提升为一种模式,1999年,广州碧桂园的运作堪称碧桂园模式的经典之作。 1999年碧桂园开始进入广州,开始阶段不做宣传,不做广告,七十栋楼同时起建,几百台吊车同时操作,造成“黑云压城”的大盘围城之势,许多消费者持币等待碧桂园开盘。2000年春节,广州碧桂园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价推出自带花园的洋房,这个价格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还便宜,超低价格令业界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创造了两个多月销售一空的奇迹。王志纲对此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一头大象闯进了瓷器店。” 这次在5.1黄金周推出的碧桂园凤凰城是碧桂园模式的又一再现。凤凰城圈地10000亩,是目前广州最大的楼盘。首期25

3、00亩在去年10月开始打第一根桩,建筑工地24小时灯火通明,1万多名建筑工人日夜奋战。5月1日,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到凤凰城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座仿佛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城市。虽然首期只开发了2500亩,但大规模的现楼和看得见的环境与配套,足以冲击消费者的视觉直至心灵,并直观地攥住消费者的心。 王志纲谈到碧桂圆的成功经验时指出,碧桂圆的特点在于低价、快速。应该说,王指出了碧桂园模式的最显著的特征或者说策略,但我们认为在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本质或者说战略。 在碧桂园自己看来,真正的法宝就是两个:一个是给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一个便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价格打破了消费者的心理底线,而其“给您一

4、个五星级的家”的广告语人人皆知。碧桂园“物美价廉”的策略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碧桂园10年,攻城掠地无数,到底它为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广州房地产市场声名鹊起,在“众目睽睽”之下脱颖而出呢? 其实,无论是王的观点还是碧桂园的自述,都不够全面。我们认为碧桂园的战略可以概括为“准确定位,规模制造”八个字,这是碧桂园10年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 主体市场还是主流市场? 曾长期负责碧桂园品牌规划的原碧桂园董事长助理刘文伟说:“碧桂园针对的是主体市场,指的是买得起房但又不是很有钱、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一批人,而一些发展商针对的是主流市场,针对的是较高端的消费者,他们讲究品味、档次,其欲望拉动着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方向

5、。从根本上来说,主流市场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主体市场不一样。碧桂园抓的是主体市场,对格调、品味不会考虑太多,而讲究实在、性价比。因此,碧桂园的产品满足了主体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其旺销是必然的。” 碧桂园擅长的是大规模屋村式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供应量正好适合了主体市场的定位策略。同样是面对主体市场,但每一个碧桂园的楼盘又有一定的区别。在凤凰城的操作中,对于目标消费群的划分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凤凰城销售总监龙尔纲指出,在目标消费群的划分上凤凰城有重大转变,就是由以阶层来划分目标消费群转变为以阶段为标准。凤凰城的目标群是“大学毕业后五年、成长中、发展型”的人群,他们具有独特的特征,他们向往一种更优雅的生

6、活环境,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但同时对价格又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对目标消费群的透彻分析,为凤凰城的品牌定位和宣传主题确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定位思想成功运用的例子有史可鉴。在北京,有潘石屹的“SOHO现代城”;在深圳,有万科的城市花园;在广州,有以文化为定位的“丽江花园”,有以“运动”为主题的“奥林匹克花园”。 在对目标消费群的深入研究后,凤凰城进行了创造性的定位,“为每个成功的广州人建造满意的房子”是抽象的说法,而通俗的表述是“给白领的别墅”。住上别墅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特别是先富起来的广州人,更想拥有自己的别墅,无奈别墅又太贵,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凤凰城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

7、心动价格的别墅。这正迎合了消费者心理,正如我国著名营销学者卢泰宏教授所说,“房子不仅仅是房子,它是人生孜孜追寻的梦。” 凤凰城以别墅为主打产品,以“森林湖泊新城市”为宣传主线,营造的是全程自然的生态环境。它的定位既不是那种郊外荒野的度假型别墅,也不是市区中心那种“只显身份却无法得享优美环境”的住家别墅,而是“度假环境里的常驻别墅”,揉合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便利与郊区生活的恬然写意,生活、休闲、享受得以和谐的统一。 价格是永远的主题,也是定位的主要要素。凤凰城的成功定位就在于将对别墅的梦想和超低价格有机结合,开创了“给白领的别墅”的空白市场。 凤凰城这次推出的别墅主要是TOWNHOUSE式的浪漫

8、阳光别墅,分为北美古典与现代两种风格,面积160180平方米,户型多达9种,价格仅从50万元起。至于独立式的豪华别墅,建筑风格则以维多利亚式为主,立面效果丰富,营造出极富想象力的建筑造型,面积220600平方米,共22种户型,价格仅由100万元起。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在广州市区的楼盘50万只能买一个8090平米的房子,而且房子所处的环境绝没有像凤凰城那边好。这样的品牌定位和产品价格,你不心动吗? 规模制造,价格为王 碧桂园老板对碧桂园的定义是:“大规模、快速生产、价廉物美的房屋工厂。”在这个信念支持下,针对不同消费对象的碧桂园相继问世了,虽然每一个碧桂园的选址不一样,但其建设开发理念是不变的。

9、1999年,广州洛溪桥双雄为丽江花园和祈福新村,它们从1991年底开发,已经有200多万平方米的供 应量。港资背景的祈福新村一向致力于营造鸟语花香的居家度假环境,已取得开发2000亩、售出16000多户的好成绩。丽江花园(占地1200亩、已开发600亩)经过八年的苦心经营,吸引了很多中国的白领阶层,包括艺术家、离退休干部,确立了独特的丽江生活方式,发展商自豪地称之为“丽江文化”。广州碧桂园以过江龙的姿态初进洛溪,以不到3000元平方米的低价,重拳直击丽江花园6000元平方米房价的“软肋”,很快把“双雄并峙”的局面改写成了“三足鼎立”。 凤凰城把规模制造、成本领先的战略阐述得非常清晰:88万元买

10、382平米的别墅,50万元的联排别墅,均价2800元的优雅洋房。低价是吸引购买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许多人谈到碧桂园,最直接的反应就是“50万元一栋别墅”。 在过去的10年中,碧桂园不断扩展,而“物美价廉”却是其始终坚持的法则。碧桂园老板说,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能给人家什么东西,碧桂圆的理念就是建最好的房子,定不高的价位,即“价廉物美”,这是碧桂园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碧桂园有员工近3万人,从设计、规划、建筑施工到装饰、物业管理都是自己的,甚至还有一个全国排名前三位的管桩厂,就连碧桂园会所里面所说的家禽和青菜都是自己农场出产的,可谓将纵向一体化发挥到了极致。“一条龙”开发使其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因

11、此,碧桂园能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把房子卖给消费者。 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碧桂园的这种内部化交易方法减少了与外部交易的成本,同时它还使得公司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当然,这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前提是企业内部提供的产品要能内部消化且能有效管理。这也是碧桂园在这10年里不断扩展,而且楼盘规划一个比一个大的原因,通过规模经营来吸收内部产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另外,一体化使得碧桂园成为一个快速反应的企业。如果采用像南国奥林匹克花园那种从设计到施工都外购的形式,碧桂圆就很难保证每天24小时施工。如果企业不能快速反应,实现项目的快速回收,银行利息成本就会加大。众所周知,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一般较长,对银行的依

12、赖性较强。目前广州房地产前30强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0%,个别企业可能更高。一位银行行长戏称,“广州哪有什么房地产30强,只有中行、建行、工商、农行四强。”碧桂园操作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来自银行的资金也不少,其中广东农业银行一年的授信额度就达到10亿。一个民营企业能得到银行如此的信任,主要归功于其能将项目资金快速收回,与银行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关系。 当然,规模经营让碧桂园的房子本身很难算得上是精品,因为规模化本身是拒绝个性的。从顺德碧桂园到华南碧桂园,房子风格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风格的稳定有助于工厂化的快速生产。因此,碧桂园的房子一直为那些专家、其他房地产发展商和高端消费者所诟病。此次

13、凤凰城的联排别墅也引来了大量的议论。一些看楼者认为这些联排别墅与农民房无异,仅有180平方米却要建成三层,楼梯狭窄,显得比较老土。但是从售楼中心反馈的消息来看,正是这种联排别墅卖得最为火爆。实际上这种情形在碧桂园其他楼盘也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一点也不奇怪,主要是专业人士与消费者的眼光的差异造成的。 “准确定位”为碧桂园找到了一个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市场,“规模制造”为满足目标市场提供了可能。有的企业选择的是做大池塘中的小鱼,有的企业选择的是小池塘中的大鱼,而碧桂园是把大池塘先分成几个小池塘,再成为小池塘中的大鱼。 碧桂园模式值得我们探讨,可能更值得我们反思。 企业层面反思:有多少辉煌可以重来 市

14、场份额利润 1997年,维杰伊韦斯瓦纳斯和乔纳森马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品牌经营的最佳战略一文中,提出了以盈利能力为导向的品牌战略构架。 传统的观点认为,市场份额决定盈利能力。但是,当他们研究了40个大类消费品中高档品牌的盈利能力后发现,单单是市场份额一个因素并不能决定盈利能力。 他们认为,品牌的盈利能力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市场份额和这类产品的性质(或者说是品牌参与竞争的产品市场的性质)。一个品牌的相对市场份额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要根据整个商品大类是以高档品牌产品为主还是以低价品牌产品为主的情况而有所差异。他们运用这两个因素画出一个矩阵图。 处于不同象限对一个品牌的潜在盈利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15、,一般来说,如果商品基本上由高档品牌构成,这类商品中的大多数品牌是有利可图的,而相反的话,所有产品的回报会低一些。如果你选择了不同的象限,相应的你也要采用不同的战略。 低路品牌,即产品在一个相对低价类商品中竞争,并且拥有一个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大多数的低路品牌的利润并不是通过它们的价格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成本领先来实现的。因此,在这个象限内的品牌,其首要目标应当是削减成本,并把节约的资金再投入到进一步的降价中去。 碧桂园的模式完全是一种低路品牌的定位,凤凰城在销售上是空前成功的,在盈利能力上未必有好的回报。 碧桂园凤凰城市场总监龙尔纲早于2002年月日就跟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他对“五一”有总结,首先就是“多卖没多赚”。 正如模型所显示的,低路品牌的核心关键在于成本,凤凰城的成功无疑是成本领先的成功,但碧桂园的这种模式还有多大的空间? 碧桂园剩余空间分析 碧桂园“低地价”的牌已经快打完了 除了花都买下的土地没有开发外,碧桂园在广州的东西南北都已经建起了一座座卫星城,在广州发展这种大盘的余地已经不大了。 碧桂园异地扩张面临挑战 从碧桂园将自己的广告语改为“南中国居住领域的旗帜”可以看出,碧桂园已经不甘于在广州周边的密集耕作了,其在异地进行品牌扩张已是势所必然。但是,异地的品牌扩张对于碧桂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