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878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村调查工作总结.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村调查工作总结篇一:曲靖市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报告曲靖市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报告曲靖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二一二年四月十五日)按照云南省扶贫办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活动的通知(云贫发电?20XX?5号)的安排和要求,曲靖市扶贫办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许云华主任为组长的调研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认真研究制定了调研工作方案,于3月27日至4月15日组织对各县(市)区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调研活动中,要求要结合实际拟定调研提纲,确保调研工作有的放矢;要深入镇、村一线与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切实掌握贫困村的水、电、路及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要随机至少抽取1015户贫困

2、户进行全面访谈,并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和问卷。同时对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发展瓶颈及机遇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现将调研综合情况整理如下:一、 曲靖市概况曲靖市属山区农业大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偏北,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 03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境内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山脉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全市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的,土地资源总量万公顷,的土地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积仅万公顷。曲靖市辖麒麟区和沾益、马龙、富源、罗平、师宗、陆良、

3、会泽7县,代管宣威市,共1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市总户数万户,户籍总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户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农业户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市有少数民族万人,占总人口的。全市共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革命老区县和1个革命老区镇,2个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县,2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发县。二、 调研概况全市组织对麒麟区青峰、沾益烟子冲、马龙马过河、富源松林、罗平法乃、师宗便料、陆良老母、会泽交支、宣威普立等9个贫困村(居)委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摸清了基本情况:(一)贫困村情况1、基本情况。9个贫困村(居)委会共60个村民小组5648户22969人,住危房户数661户(占11),扶贫对象

4、数量为1749户(占30)6623人(28)。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产业以种植玉米、烤烟、魔芋、马铃薯、大麦、小麦等为主,人均占有粮食公斤,人均纯收入2273元,为新贫困标准2300元的98,常年外出务工2752人(占12)。现仍有20个村民小组(占33)仅通土路,村内无硬化路。有392户1492人无管引自来水,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落后,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社会公共保障体系不健全,存在“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吃水难、成家难、养老难、脱贫难”等问题。3、扶贫项目实施情况。9个村(居)委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项目资金万元,实施“866”工程和“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其中麒麟区

5、青峰投入资金万元,宣威普立,投入资金万元,富源松林投入21万元,会泽交支投入15万元,罗平法乃投入45万元,陆良老母村易地搬迁投入资金万元,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投入80万元。“十二五”期间规划对富源松林村投入资金84万元,会泽交支村投入资金305万元,沾益烟子冲投入资金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陆良老母村投入资金万元实施易地搬迁项目。4、民主法制建设情况。9个村(居)委会设党总支9个(其中5个是先进支部),共有党员694人(其中男549人,女100人),设支部书记9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岁),村委会主任7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岁),平均工资676元。除麒麟区青峰有村级集体经济1个,收入3万元外,其余

6、均无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均实行自行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以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二)贫困户情况1、贫困户基本情况。全市共入户调查了105户(其中大学1人,初中22人,小学69人,文盲13人)贫困户,共有人口440人,劳动力206人,外出打工58人,长期生病66人。子女就读大学6人,高中3人,初中22人,小学53人。平均家庭耕地面积4亩(含水田和旱地),平均家庭经济年收入11525元,其中劳务收入4558元,占40,经济作物收入1425元,占,养殖业收入1606元,占14,其它41元,占,粮食折款2470元,占,各种补贴215元,占,自食生猪1210元,占10。平均住房

7、面积90平方(其中,钢混房10户,占;砖木房17户,占16;土坯房51户,占,其它类房27户,占26。),仍有3户不通电,91户无沼气池,29户无广播电视。2、贫困户享受各项政策扶持情况。通过查访,105户贫困户近年来都享受到了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涉农惠农补贴政策。3、 贫困户脱贫的意愿及想法。调研中,在与贫困村干部群众座谈、走访及问卷时,大家的脱贫意愿十分强烈,提出了许多请求,综合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希望上级加大扶持,重点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经济打下基础;二是加大对产业方面的扶持,如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给予资金及技术扶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8、目标;三是加大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四是在信贷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垫本资金困难问题。三、致贫原因分析通过对9个贫困村(居)委会的调查了解和105户贫困户的访谈,经过综合对比分析,反映出了曲靖市贫困村的一些特征,综合而言,有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恶劣,耕地面积退化,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水利交通受限,少数民族众多,区域发展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脆弱,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生产生活观念落后多个方面。但就贫困户而言,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类型:(一)素质致贫型。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以罗平县老厂

9、乡法乃村为例,李家芬为初中文化,月收入为1200元,而黄小富为文盲,月收入仅600元,年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李家芬家)。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文化素质低导致接受生产科技能力弱,生产观念落后,致使整个家庭年经济总收入及其它各项指标均存在差距(以师宗县高良乡便料村为例,郭保才与杨树良两个家庭人口状况大致相同,郭保才为文盲,杨树良为小学,杨树良家的年经济收入为5560元,郭保才家年经济收入为3865篇二:乡镇20XX年半年工作总结乡镇20XX年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之年,也是我镇站在新的起点奋勇争先,进位赶超的关键之年。上半年,

10、我镇继续按照全县“”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板块发展”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一黑、一白、一绿、一城“四个一”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无定河川道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以及水稻种植业和南部山区特色种养业。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社会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级取得新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发展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两大目标,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一是继续积极培育、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资源,抓特色、显优势,以地方特色为根本,以打造包装为策略,打造XS农

11、副产品知名品牌。种植业方面,在抓好传统种植基础上,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重点发展无定河水稻种植、有机蔬菜种植,今年,农作物全年播种面积达亩。推动 水稻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到多亩,投资 多万元新建了育秧大棚、生产农机库,有机肥场仓储基地也已启动建设,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水稻产加销一体化,积极拓展市场,逐步实现销售渠道由礼品馈赠、定点销售向超市供应和市场批发的转变。养殖业方面。以养殖公司为龙头,带动全镇其他特色养殖大发展。积极扶持野猪养殖和特色综合养殖,建成了以养羊、种植家庭农场。全镇已建成羊子饲养 只,蛋鸡饲养 万只,肉猪饲养头的养殖规模。加工业方面,在深加

12、工上狠下功夫,在开发新产品上做文章。XS豆腐已是 知名品牌,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探索建立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为成立XS豆腐加工协会做好准备。二是以实施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无定河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吕梁扶贫开发板块和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市、县对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全面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沐浴沟村渠道维修工程,协调确定了沐浴沟村、屈新窑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工程已完成了招投标。积极争资引项启动实施集镇气化工程,力争年内顺利通气。实施好财政奖补“

13、一事一议”工程,8个项目4个已全面完成,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通过租用、入股、转包等形式让群众自愿把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手中,解决土地“撂荒”和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XS、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多亩,并且全部签订了流转合同,兑现土地流转金十多万元。四是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精准性、持续性。完成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组织实施 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3个,确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村1个,低收入发展贫困户 户,力争全年脱贫 人,改造中低产田亩,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人次,推广各类农机局 台,完成危房改造 户。

14、二、统筹城乡思路,推进集镇建设按照新型集镇建设要求,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继续抓好XS集镇建设。提升集镇管理水平,突出卫生环境的整治,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今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站,制定出台了XS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案和环卫一体化工作任务及考核办法,实现生活垃圾“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初步建立起与全县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环卫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全镇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实现了保洁、绿化、亮化管理的全天候、全覆盖,营造了一个洁净、优美、文明的新集镇。三、和谐发展,改善民生民计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

15、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全力改善民生。1、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与市县农业、扶贫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全力以赴争投资、争指标,以项目带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今年,镇政府向市农业局争取到马铃薯新品种 万斤,谷子新品种 斤,玉米新品种 斤,改良改进了传统种植的老品种;争取到县灾后补助荞麦种子 斤,让受灾群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改造提升了部分村和镇安全饮水工程,近期雹灾水灾正逐步取得恢复。2、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就读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今年小升初、初升高再获好成绩,综合名次全县名列前茅。配合改扩建镇卫生院,充分发挥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维修了镇文化站,改扩建村组文化广场3处,广场舞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健身娱乐的主要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镇形成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新风尚,成功创建了市级文明乡镇。3、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做好养老、医疗、生育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老年人生活补助,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新农合参合 人,参保率达 以上;加大民政救助力度,落实残疾人政策补助,多渠道争取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