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79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问题和解决方案篇一:当前农业产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当前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王险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 研究员 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平衡营养、促根壮苗 今春农业又遇低温干旱,近期又下透雨,草荒严重,大豆出苗不齐,药害肥害严重,大豆体弱多病,生长发育滞后,秋季遇低温冷害可大减产。采取什么措施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选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如碧护、禾生素、益微浓缩液等,调节营养平衡,促根壮苗,增加自身免疫功能,诱导抗低温冷害,抗病虫,抗旱涝,缓解药害肥害。生产存在问题是过多追施氮肥,习惯追氮促苗。大豆不喜欢化肥,特别是施氮肥会影响固氮菌固氮,等于养猫给肉过多变成懒猫。氮肥过多抑制铜、

2、钾、硼等元素的吸收,引起大豆贪青晚熟,瘪粒多,而减产。应选用功能型植物的植物营养剂如碧护、禾生素、益微浓缩液。2、难治病害防治要更新观念诱导抗病种庄稼最头痛事是什么?难治病虫害增加,如大豆孢囊线虫、褐秆病,水稻稻瘟病,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瓜类枯萎病等。为什么难治?防治方法出了问题,农药迅速发展和使用,促进了病虫害的进化,抗药性增强,作物受药害,免疫功能下降和丧失。农业病虫害防治要跟新观念诱导抗病虫。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豆孢囊线虫细胞壁是由甲壳素与蛋白质组成;常见农作物病害的细胞壁如水稻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恶苗病、立枯病、秆腐菌核病,大豆菌核病、灰斑病、褐斑病、根腐病(镰刀菌、丝

3、核菌),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大麦纹枯病、黑粉病,油菜菌核病,甜菜褐斑病、立枯病、根腐病,亚麻立枯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马铃薯早疫病、枯萎病,芸豆(菜豆)褐斑病、白粉病、炭腐病、黑斑病、炭疽病、褐纹病、锈病,西瓜根腐病、丝核菌立枯病、斑点病、叶枯病、黑斑病、白粉病、菌核病,褐腐病等细胞壁是由甲壳素与糖类组成,甲壳素酶可将其溶解。卵菌纲病害如大豆褐秆病、马铃薯、番茄晚疫病,十字花科霜霉病、白锈病等病菌细胞壁是由葡聚糖与糖类组成。禾生素(低聚寡糖)、碧护在植物体内可诱导产生甲壳素酶、葡聚糖酶等多种酶,两种产品混用有增效作用,平衡营养,增加作物自身免疫功能,有效诱导抗上述多种病害,缓解药

4、害肥害,增产增糖改善品质,耐储存。碧护、禾生素开创健身防病,诱导抗病新途径。防治大豆褐秆病、孢囊线虫 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等可用碧护、禾生素、益微浓缩液混用诱抗防治。大豆褐秆病、孢囊线虫在大豆12片复叶期碧护2克/亩+禾生素304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 大豆45片5复叶期碧护3克/亩+禾生素305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 马铃薯34叶期,78叶期喷雾。碧护23克/亩+禾生素5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防治番茄晚疫病 第1次24叶期或移栽定植后,碧护3克/亩+益微浓缩液30毫升 +禾生素50毫升喷雾或碧护500010000倍液+益微浓缩液500倍液+禾生素500

5、倍液 ); 第2次开花前57天 ,第3次采摘3次后,第4次采摘8次后喷雾,配方:碧护 2克/亩+益微浓缩液20毫升+禾生素(禾甲安)30毫升喷雾或碧护5000倍液+益微浓缩液500倍液+禾生素(禾甲安)500倍液 )。防治瓜类枯萎病: 瓜类生育期喷雾34叶期,78叶期喷雾。 碧护23克/亩+禾 生素5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或碧护23克/亩+稼得康5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 发病初期用禾生素40毫升/亩+稼得康40毫升+益微浓缩液20毫升。1篇二: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浅析我国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内容摘要:农业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

6、用地的利用现状, 揭示了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生产力低,土地退化严重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很多严重问题等, 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用地资源、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关键词:农业用地 问题 解决方法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近些年来,各种建设占用耕地以及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的广泛存在,使我国的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1985年,世界农业用地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不包括南极洲)的%;随着

7、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这一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小。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耕地面积的保证,即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也很难保持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这对于地少人多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我们应该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农业用地达到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效益的统一,以保持良性循环,永续利用。1我国目前农业土地的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用地资源在利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率高,利用条件较好,可利用性强,土地利用效益较高;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率较低,,利用条件较差,可利用性弱,土地利用效益低;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大兴安岭一河北张家口一陕北榆林一

8、甘肃兰州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为一线。此线以东, 耕地占全国总耕地的%,林地占全国林地的%,为耕地集中地带和重要经济林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垦殖率高, 土地利用效益高;此线以西,为干旱、半干旱、高寒区。耕地、林地面积少,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面积的80%,是全国最主要的牧业区,全国难利用土地集中分布区,土地质量差,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结构简单,利用程度、生产率均较低,利用效益差。秦岭一淮河以北,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旱地占全国旱地的60 %,水浇地占全国水浇地的%,是我国旱作农业区。林地占全国林地的%,是全国重要林业生产基地,北方暖温带的水果产区

9、;秦岭一淮河以南,土地仅占全国的%,但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利用效益高,经济发达。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并且现有的耕地也存在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现象,我国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土壤污染退化、土壤的侵蚀等也都严重威胁到土壤的总量和土壤的质量。2我国目前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人口与农业用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公顷,我国人均仅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公顷,我国为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

10、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近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土地生产力低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分析,我国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 。其中华北地区中低产田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 %,全国中低产田大致有以下6 种类型:疮薄地、坡耕地、干旱缺水地、盐碱地、渍涝地、风沙地,其中瘩薄地在中低产田中占比重最高,达 铸,可见中低产田培肥地力问题巫待解决。造成土地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条件, 投入少,掠夺式经营土地等。 农业用地资源退化严重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造成土地退化和破坏,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

11、现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原退化严重,土地环境污染日趋加重。 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建房占用不少耕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大多数富裕起来的农民把修房盖房作为投资的重点,各地农村掀起了持续多年的建房热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及政府的有效引导,土地管理部门又监管不严,许多农村呈现出居民点向公路两侧和村外围发展,路边店随处可见,而且宅基地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占用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加速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经济建设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

12、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足,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前些年,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城镇化发展,实施小城镇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无疑将占用更多的耕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将会提前实现。 城市无限制外延扩展占用大量耕地198820XX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目由434个发展到662个,小城镇的数目由11 481个发展到20 374个。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意味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而且意味着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一需求既包括城市发展对土地的“自然需求”,也包括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人为需求”。前

13、者使土地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而后者造成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使我国耕地保护雪上加霜。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无视土地规划,盲目扩大城区,违规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大学城,大量的无序占地造成大量的耕地闲置浪费。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大量耕地中国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特别是进入20世纪末期,生态系统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这里面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数据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 1949 年的100万km2扩展到367万km2,并且每年仍以2 400 km2的速度扩展;全国每年经河流输送入海的泥沙50 亿t ,加上输入江河湖泊的泥沙超过100亿t ,相当于300万hm2耕地耕作层的土壤;全国沙化土

14、地达174. 3万km2,且每年仍以3 496 km2的速度扩展;全国酸雨区已扩展到占陆地面积的30 %,且逐年扩大。在这种生态压力下,国家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决定实行生态退耕的重大战略。从长远来看,随着生态退耕战略的逐步实施,整个农业生产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局部农业小气候会向良性方向发展,土地的生产潜力可能得以发挥。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会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然而,就近期而言,生态退耕无疑使大量的耕地退出了粮食生产的舞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3对于现存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调整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结构, 协调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

15、, 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我国山地多, 宜林面积大, 发展林业生产的条件较好, 今后应大力开发林地资源。稳定耕地面积, 促进粮食生产我国人多地少, 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用地资源利用最基本的问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 大力治理中低产田, 适度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我国中低产田约占70%左右, 改良治理这部分耕地资源, 投资小, 见效快, 应加大力度。宜农荒地资源, 分布偏僻、零散, 开发利用难度大, 宜对条件较好、投资效益较高的荒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正确处理耕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关系,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一定的耕地生产能力或潜力不仅仅意味着维持一定数量的耕地,而应该是维持一定数量、 一定质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相统一的耕地。因此完整意义上的耕地保护政策应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相均衡的政策。目前,耕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替代者的角色,还具有生态保育、清洁空气、涵养水源、美化景观等作用。拥有足够的耕地资源才能使后代人的衣食之源得以保持,从源头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我们在向土地资源索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要树立生态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由“人是自然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的成员”的转变,实现耕地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