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659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院感工作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院感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急内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20XX急内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来,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现总结如下: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总结,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院内感染知识考核合格,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限制参观人数,规范着装。2.加强各种用物,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等质量工作。 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一次性注射器,针

2、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护理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止血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合格并有记录。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过4h。无菌包包布干净,无洞,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带,使用前检查消毒无菌合格方可使用。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做的相对不足之处有: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

3、鼻子现象,紫外线消毒时间累计错误,小包布有时较脏,未能做到及时更换,清洗。以上这些希望本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护理切口感染率,确保护理能在一个安全,无菌状态下进行。篇二:20XX年内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Xxx年内科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一、医院感染监测情况:xxx年内科共计出院病人xxx人,发生院内感染人数为xx人,感染率为%,感染例次为43例次,无医院感染迟报、漏报病例。院内感染部位分别为 上呼吸道4例、下呼吸道36例、泌尿道感染2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综合感染因素考虑为:脑梗患者年老、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存在感染高风险。根据我科收治病人、

4、病种的特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人90%以上为脑卒中及老年基础疾病多的病人,原因分析主要考虑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多属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病情重、病程长,且由于体质差、营养欠佳及吞咽、咳嗽等正常反射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下降,长期卧床痰液坠积不易咳出,导尿侵袭性操作等因素,针对我科特点,我科医护人员认真规范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护理工作认真负责,鼓励帮助患者翻身促进痰液排出,进行口腔清洗、导尿管及予睡防褥疮气垫床等护理,均有效减少了我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灭菌物品、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剂的管理,加强环境管理,科室院感小组定期进行科室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及时总结记

5、录,同时配合感控科下科室的各种检测检查工作、针对检查反馈情况中发现的问题再反复认真学习并总结记录。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四、重视院感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全科人员坚持每季度集中学习院感相关知识,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增强了科室人员的院感责任意识。五、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我科的医疗废物管理,无医疗废物违规处理事件,无医疗废物流失事件。六、职业暴露工作情况:重视对职业暴露预防及控制处置规范流程的学习,增强科室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全年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七、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将其纳入科室“危急值”管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多重耐药菌的各种防控措施,并根据我科出

6、现的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实战演练,及时隔离病人,按要求贴接触隔离标识,并对科室人员、保洁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培训,对家属也进行了一些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八、认真组织学习手卫生规范。并进行全科考核,手卫生依从性对比有所提高存在的不足:1.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丛性较低,日常工作中存在少数未按指征洗手现象;2.偶有时工出现消毒液开启未标注启用时间现象;3. 偶有治疗室清洁不到位,照明灯积有尘,空调出风口有蜘蛛网等现象。4.院感病例报卡后未及时记录到院感管理手册中的“月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上。5. 个别月份院感管理手册中发现问题,科室已经做了整改与改进,但未

7、及时记录科内自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6.二甲台账“院感”部分记录完成不及时。未能做到逐步归档。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科将继续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整改。内科篇三:20XX年院感工作总结XX医院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根据卫生部印发关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卫医政发20XX63号)要求,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年初工作计划要求,为切实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依托护理部进

8、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完成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目标,现将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根据院感防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核制度,根据科室特点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督查及指导,发放院感整改意见书144份,特别是对于医院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强管理工作,对手术室、口腔科、胃镜室、血透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制定了风险评估方案,并根据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及整改,今年胃肠镜室增加胃镜、肠镜各一台,并规范了术前传染病检查流程及

9、消毒流程,进一步控制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血透室进行了局部流程改造及管理流程再造,使之更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二、院感全面回顾性调查及现患率调查工作1至11月份,全院共出院的9555人,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医院感染发生人数为39人,发生医院感染41例次,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外系科室完成I类手术切口病员424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诊断为医院感染病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达%,对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年度现患率调查工作于20XX年9月12日开展,实查率为%,现患率%,与本院年度医院感染率有较大差距。三、传染病的院感防控本年度门诊及住院均发现多种传染病,传染病共计报卡2

10、91例,其中手足口病141例、乙肝65例,丙肝23例,梅毒20例,HIV感染17例,诺如病毒阳性2例。在各类传染病流行期间,进一步规范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对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加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对发热门诊重新进行布局设计,使之更符合院感控制要求,并按要求准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防护、消毒用品,保证随时备用。对全院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行了多次传染病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演练等,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并积极配合县疾控、县卫生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环境卫生学

1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XX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血透室、微生物实验室等高危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院共采样484份,合格数为481份,合格率99%。不合格样品全部为手卫生监测不合格。五、抗生素使用的管理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大邑县20XX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院感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每月对各科室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协同药剂科、检验科每季度

12、发布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通报季度细菌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变化及感染趋势、重点部门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等,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1-10月份共出院8665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5689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其中接受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均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59株,重点监测科室为肛肠科20株、老年病科10株、外科6株、骨伤科4株,均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接触隔离督导,未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暴发事

13、件。六、医疗废物管理本年度继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针对各科室保洁工人频繁更换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对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了重新的修缮,做到防蚊、防蝇、防蟑螂、防盗,警示标识齐全、醒目、双锁管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交接、转运等符合管理流程,全院共产生医疗废物44018公斤,未发生医疗废物的遗撒、遗失等事件,未发生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七、医院污水管理按二级生化处理要求,我院污水处理设施正常一直运转,由院感科每日监督余氯排放指标,做到达标排放。20XX年下半年,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对污水中COD、

14、氨氮、流量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与安全,我院成都XX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前期土建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并已实现与县环境保护部门的数据传输,后期工作为环保验收,专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作,污水达标排放。八、院感培训及考核全年完成10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次理论考核、2次应急演练。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新聘人员、工勤人员,共1047人次参加。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院感基础知识培训,传染病与医院感染防控法律法规。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手卫生培训、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及诊疗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护及消毒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等。应急演练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演练,均取得较好效果。九、健康教育工作本年度与基层指导科、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多次健康教育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度在儿科门诊发放手足口病卫生宣传资料500余份; 11月发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宣传资料300余份,发放艾滋病防控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制作H7N9禽流感宣传专栏一期,制作抗击埃博拉出血热宣传专栏一期,起到了普及健康知识,防控疾病传播的作用。院感科20XX年12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