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024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实词复习教案篇一: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一、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常见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也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一)字形

2、推断法如:用“ 纟”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绡:生丝织成的薄纱 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 缢:用绳子上吊,吊死 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缒:用绳子往下吊)【资料集装箱】“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财物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脑袋有关 ; “辶”与“行走”有关 “自”与鼻子有关 ;“王”“玉”与玉有关 ; “目” “见” 与眼有关 ?【推断练习】(1)刑天舞干戚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3、(4)径造庐访成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1)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12)眄庭柯以怡颜 (二)字音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例如:(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与“邀”同音通假, “邀请”(2)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蚤”与“早”同音通假,“早一点”(3)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

4、”通“娶”同音通假, “娶妻”【推断练习】(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三)对应推断法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例如:1.追亡逐北 由“亡”(逃跑的人)推知“北”为“败逃者”。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取”、“举”都是“攻占、攻取”义。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由“无”可推知“鲜”为“无”“少”。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对“愈” 词义为 更加【推断练

5、习】(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文过饰非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7、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8、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 通五经,贯六艺 (四)邻字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1、岂敢盘桓

6、,有所希冀。“冀”,根据它与“希”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希望”。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擢”,根据它与“拔”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提拔”。【推断练习】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2、行将为人所并。 3、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五)语法推断法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例如: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推断练习】1、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2、予既揖退老甿,

7、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20XX年高考浙江卷)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4、(08广东)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六)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也相反,即“倾斜”。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

8、,绝食者千余家。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推断练习】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已,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七)联

9、想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所谓“课外材料考课内”,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1、 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与友好2、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词义为认为奇异3、 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联想:成语: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推断练习】1、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3、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

10、,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 4、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反馈练习1、( 05高考湖北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2、(06高考福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 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D余甚或焉 或:通“惑”3、(09高考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

11、期:约定 B.会天疾风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 过:经过4、(05年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B庭除甚芜 除:废弃。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5、( 06高考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6、(09高考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开奇之,曰:“公辅才

12、也。” 奇: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起: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诛: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驰:延缓 7、(05高考辽宁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恒其业 恒:固定B可以喻大 喻:比喻C道能讽之 讽:背诵D遽命道对面草词 遽:立即8、(06高考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年龄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C间以婀娜之声间:间或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9、(09高考福建卷)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

13、气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 10、(11年高考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11、解释下列成语加横线字的意思休戚与共 卖官鬻爵 革故鼎新 文过饰非【方法总结】对于有理解难度的实词可以借助字形推断法、字音推断法、对应推断法、邻字推断法、语法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联想推断法等7个方法来解决。篇二:20XX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20XX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 教学目标:1、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3、学会知识迁移, 提高应试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 2、 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 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试卷,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二、考纲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考试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