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023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的好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的好书篇一: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报任安书如何提高学习率,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去努力。xx为大家整理了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报任安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报任安书一、掌握下列字词:1、曩:曩者辱赐书2、望:若望仆不相师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4、文史星历:5、祝:近乎卜祝之间6、倡优:倡优畜之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9、就:卒就死耳10、用:用之所趋异也11、趋:用之所趋异也12、太上:太上不辱先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笞16、古代肉刑:劓、刵、膑、刖、宫17、传: 传曰刑不

2、上大夫18、渐:积威约之渐19、鲜:定计于鲜也20、圜墙:幽于圜墙之中21、强颜:所谓强颜耳22、西伯:23、五刑:具于五刑24、械:受械于陈25、倾:权倾五伯26、请室:囚于请室27、三木:关三木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31、以:以稍陵迟32、陵迟:以稍陵迟33、引节:乃欲引节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35、缧绁: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37、没世:鄙陋没世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1、厄 :仲尼厄而作春秋 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 44、

3、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 45、见:思垂空文以自见 46、稽: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48、究:究天人之际 49、通邑:通邑大都 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 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 52、累:虽累百世 53、垢:垢弥甚耳 54、闺閤:身直为闺閤之臣 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56、狂惑:以通其狂惑 57、剌谬: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58、曼辞:曼辞以自饰篇二:高考文言阅读古代文化常识储备高考文言阅读古代文化常识储备1、孤 古同“”,意思是:幼年死去父亲;古代帝王的自称等。程度:造。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3)请求、要求8、里中 指同里的人。史记张耳陈

4、馀列传:“ 秦 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2、失怙 指丧父,即死了父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清代黄景仁和容甫诗:“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 现代戏曲家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幼年失怙,事母尽孝。”失恃:自幼丧母叫失恃。3、丁忧 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父忧即父亲去世,母忧即母亲去世。4、髡钳 古代刑罚。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史记季布栾布列

5、传:“乃髠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5、奴隶制时期五刑 包括墨,劓,剕,宫,大辟,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以

6、上几种主刑都是针对男性犯人而言的,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6、唐至封建时期五刑(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还有磔(俗称车裂或五马分尸)、髡(既剃发)、髌(也作膑,割膝骨)、刵 ,醢(剁成肉酱),枭首,弃市,族诛等。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当然,五刑并非一定是上述两种情况,李斯死时也受五刑(司马迁报任安书:李斯,相也,具于五刑)这里的五刑指的

7、劓(割鼻)斩趾(斩左右脚趾)笞(用鞭,杖或竹板打)枭首(将人的头砍下悬挂以示众人)菹(剁成肉酱)7、诣(1)到、拜访,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2)(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9、有司 指相关官员或有关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0、风尘 比喻纷乱或污浊的生活,旧指仕宦。指作官的志向。出处:晋书虞喜传: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11、陵夷 衰落,衰败。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 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后凌夷,楼舍连亘,半旷废之。12、哀诔 哀悼死者的文章。诔:古代叙述死者事迹或表示哀悼。晋书潘岳传:“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13、俦 同辈,

8、伴侣:俦俪(同辈,同一类的人物)。俦侣。俦列。俦类。14、掾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史。吏。属。佐。是中国汉朝时中央朝廷和地方官署内设办事机构“曹”的长官。掾均由府主(本府的长官)自行任命。三公府掾、刺史府掾官秩可至四百石或三百石,此类高级掾的任命需要向上一级官署上报备案;此外还有不需要上报备案即可任命的下级掾,官秩百石。县诸掾的官秩都在百石以下。15、乾没 (1)冒险侥倖。晋书张骏传:“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2)贪求;贪得。晋书潘岳传:“ 岳 性轻躁,趋世利其母数誚之曰:?尔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3)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宋史河渠志三:“每兴一役,乾没无

9、数。”16、迁祧古代帝王对世数远隔之祖,依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后亦比喻束之高阁。 17、谶纬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所存仅少量残篇,有明古微书、清七纬等辑本存世。谶纬之书除其中包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

10、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谶,许慎说文解字言部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18、仆射 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

11、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19、埽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梦溪笔谈20、视事 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任职。“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1、膏火 灯火(膏:灯油)。比喻夜间工作的费用(多指求学的费用)。22、刀笔吏 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从重写。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典出:“以亲丧解官,起授七品清要。2、逊避 (1)退让;退避。晋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

12、免者,节人也。”(2)退位;禅让。北齐书高德政传:“旭(元旭)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禅舜。?魏帝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3、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4、苍头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指奴仆言头发斑白。指年老的人。5、矫旨假传圣旨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忠贤 矫旨遣缇骑逮 光斗、涟入京考鞫。” 6、济师 增援军队。新唐书李愬传:“居半岁,知士可用,乃请济师;诏益 河中鄜坊二千骑。”军队渡水。汉潘勗

13、册魏公九锡文:“济师洪 河 ,拓定四州, 袁谭高干 ,咸枭其首。” 7、榷场榷:专利、专卖。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8、土囊洞穴盛满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明代的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人。9、群牧 古称九州治民的官长,后用以泛指众诸侯或地方长官。书舜典:“觐四岳羣牧。” 蔡沉 集传:“羣牧,九州之牧伯也。”10、赃状 贪污盗窃等的罪状。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宫山僧:“赃状无据,法吏终无以成其狱

14、也。” 11、铜匦匦就是小箱子,是武则天所创,其实就是后来历朝历代都断不了要使用的检举箱。 12、宏辞 亦作“ 宏词 ”。制科名目之一,始于唐 ,宋、金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 贞元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 景德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诏、诰、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谕、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钦叔 苦学博览

15、,无不通,尤长於四六。南渡,擢南省魁,复中宏词。”13、厚啖拿利益引诱人,诱以重利。例:“至则无所筹画,日下令捕间谍,厚啖蒙古炒花、宰赛诸部而已。”明史14、并按一同治罪。例:“与化贞并按”。明史15、束帛之礼 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戋戋。”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唐元稹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16、夤缘(1)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例: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三回(2)连络;绵延。例:宋 晁补之开梅山诗:“跻攀鸟道出荟蔚,下视蛇脊相夤缘。”(3)循依而行。例:唐 宋之问 宿云门寺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