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004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人文地理必背知识点篇一: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臵:()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臵、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

2、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3、由里往外: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

4、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V=1670千米/小时COS(其中为纬度)。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注意: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臵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臵的星座是不同的。()意义:昼夜更替 (周期小时,一个太阳日)地方时 。经度差时间分钟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

5、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右图中的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6、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7、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8.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9、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10.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

6、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标准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1、日期分割:0:00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或称“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或称“旧一天”。若0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大于一半;若0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小于一半;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若0时经线为0,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西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1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7、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实例:太原:技术力量强;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4、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篇二:地理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总汇地理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总汇第讲地球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微观: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

8、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

9、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

10、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V=1670千米/小时COS(其中为纬度)。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注意:同一颗

11、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4分钟,15天提前1小时,一个月提前2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意义:昼夜更替 (周期小时,一个太阳日)地方时 。经度差时间分钟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极不动,在北半球,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仰度)所在纬度。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6、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007、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8.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9、时区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10.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标准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1、日期分割0:00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或称“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或称“旧一天”。若0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大于一半;若0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小于一半;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

13、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若0时经线为0。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西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1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实例:太原:技术力量强;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4、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14、 五带的形成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夏至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冬至日: 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春秋分时: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