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辅导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00000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辅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辅导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辅导书篇一:20XX届高考地理书本知识汇总【特细】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试大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解读考纲:1.了解八大行星概况,并能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2能说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结合实际,解释一些天文现象。预测趋势:宇宙环境、行星运动规律、月球及行星环境、宇宙空间的探索(我国海南第四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等知识,是历来的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组涉及知识广泛,跨度大。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天体的判

2、断方法天体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必须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须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中心天体。例如,太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故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呈扁长的椭圆形,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从图中看呈顺时针方向;彗星的彗尾总是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反之越短。2地球的特殊性存

3、在生命地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存在条件要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歌诀记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宇宙天体数不清,唯有地球有生命。自身条件是关键,宇宙环境很安全。日地距离正合适,温度条件相适宜。自转周期不太长,白天增温夜晚降。体积质量也适中,吸引保存大气层。行星公转方向同,轨道倾角接近零。互不干扰各自行,生命演化永不停。例1 金星呈金黄色,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体,亮度抵得上15颗天狼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若处清晨称“启明星”,处黄昏则称“长庚星”。则下图中出现“长庚星”的是( )解析太阳处于行星公转轨道内,且金星距太阳较地球近。图中地球对着

4、太阳的半球为白天,另一半球为黑夜,中间的晨昏线正好是昏线,A选项图中金星接近昏线上空,可以看到“长庚星”。 答案:A航天发射基地及返回基地的选择区位1航天基地选择的条件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则发射航天器初速度越大,越节省燃料;反之,越耗燃料。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地形条件: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观测,地势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安全性:人口密度条件(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国防军事2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条件:人烟稀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

5、救的地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借助于地球运动惯性的航天器的发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一般选在夜间,因为夜晚发射升空时,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而我国“神舟”选择在白天发射,是因为白天发射温度较高,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发生意外时,便于搜救航天员。例2 (20XX浙江卷)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解析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三、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能源。2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

6、响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于太阳能。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昼夜长短太阳辐射时间(2)地形地势:地势高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丰富;山地坡向向阳坡、背阳坡,影响太阳辐射时间。(3)天气状况:晴天多,大气透明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年太阳辐射丰富。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如图)(2)极值区及成因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

7、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例3 (09安徽卷)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完成回答。(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推理思考能力。图中四个月份的曲线中,最大数

8、值排序依次为:1月、10月、4月、1月,由图中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冬季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坡度大小与获取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坡度与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90时获得太阳辐射最强,当坡度从10增大到15时,该坡面与太阳光线更接近垂直,因此获取的太阳辐射将增大。答案:(1)D (2)A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影响地球气候自然灾害歌诀法总结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不稳定,时常有活动。光球生黑子。色球耀斑亮。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气候降水变,粒子扰磁场。磁针乱抖动。不能指方向。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粒子被捕获,碰撞现极光。例4

9、 20XX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飞船运行的轨道面与赤道面成交角,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9月27日16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下图是翟志刚太空漫步照片。完成13题。(1)在“神舟七号”飞船上,航天员24小时中,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最大值可能是( )次 次次 次(2)下列地区中,“神舟七号”飞船不经过当地上空的是 ( )A.松嫩平原 B.波斯湾沿岸C.澳大利亚 D.墨西哥湾沿岸(3)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中,五星红旗能够“飘扬”起来的原因是()A.风力 B.辐射C.温差 D.失重篇二:高考地理复习全书目录第

10、一模块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及地图 第二章 区域地理第二模块 地理环境的运动规律及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章 地球运动规律及意义 第二章 大气运动与天气 第三章 水循环与海水运动第四章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模块 人文地理四大区位 第一章 城市区位及城市化 第二章 农业区位及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章 工业区位及工业区 第四章 交通运输方式及区位第四模块 人口、区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区域整治和八大案例 第五模块 选修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章

11、 环境保护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理第一章 地球及地图 基础知识一地球概况地球的形状、大小、地轴、两极和赤道经纬网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2等高线地形图(等值线结论)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 Hd其中n代表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代表等高距,H代表陡崖的相对高度。规律总结1同线等值,同图等距 ;2等高(值)线密坡陡(差异大)稀疏坡缓(差异小); 等值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等深线除外);在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时,闭合曲线内部的数值“比大的更大但小于大值加等值距;比小的更小但大于小值减等值距,”即“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在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值线之间

12、出现闭合曲线时,闭合曲线的数值与相邻的等值线数值相等(有两个值);在弯曲的等值线图上可运用 “凸高值低,凸低值高”来判断。其含义是“若等值线向数值高的地区凸,说明此处数值比周围低,若等值线向数值低的地区凸,说明此处数值比周围高。”第三章 区域地理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分界线) 1七大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居世界第三位。北美洲:面积约24

13、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居世界第四位。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居世界第五位。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

14、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乌拉尔山(坐标:60N,60E)、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坐标:30N,30E)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巴拿马运河(坐标:10N,80W)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