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9625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篇一:防静电接地规范要求要想防静电,大楼得有从地下单独引出的地线(问大楼物管)没有就得自己做。要求不高,可以接水管或裸露的钢筋上不能与防雷接地(反倒引来雷电)连用测接地电阻用专用的表面电阻测试仪就可以了1、静电安全工作台: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地线等组成。2、防静电桌垫上应有两个以上的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用,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用。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内。4、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必须带防静电腕带, 腕带与人体皮肤应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1M。5、防静

2、电容器:生产场所的元件盛料袋、周转箱、PCB上下料架等应具备静电防护作用,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容器,所有容器都必须接地。6、防静电工作服:进入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和接触SMD元器件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干燥环境中(如冬季).工作服面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7、进入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穿普通鞋的人员应使用导电鞋束、防静电鞋套或脚跟带。8、生产线上用的传送带和传动轴,应装有防静电接地的电刷和支杆。9、对传送带表面可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10、生产场所使用的组装夹具、检测夹具、焊接工具、各种仪器等,都应设良好的接地线。11、生产场所入口处应安装防静电测试台,每一

3、个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均应进行防静电测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静电控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1)控制静电生成环境:a. 湿度控制。在不致导致器材或产品腐蚀生锈或其它危害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湿度;b. 温度控制。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降低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和物体接触温度;c. 尘埃控制。此为防止附着(吸附)带电的重要措施;d. 地板、桌椅面料和工作台垫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e. 静电敏感产品的运送传递和存储及包装与拆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f. 喷射、流动、运送、缠绕和分离速度应予以控制,在液体、粉体等材料的输送管道中使用缓和器。(2)防止人体带电:a. 佩戴防静电腕带;b. 穿戴防静电服装、衣、

4、帽;c. 穿戴防静电鞋袜、脚链;d. 佩戴防静电手套、指套;e. 严格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体活动(例如做操、打闹、梳头发、吃东西等);f. 进行离子风浴。(3)工艺控制措施:a. 制定实施防静电操作程序;b. 使用防静电周转、运输盘、盒、箱及其它容器、小车;c. 使用防静电工具(烙铁、吸锡器等);d. 采用防静电包装;e. 对有静电燃烧、爆炸可能性的液体材料设置必要的静置时间;f. 尽量减少物体间的接触压力、时间、面积(例如布匹、纸张、线材、薄膜材料、胶带等的运送、传递辊筒、卷筒、线轴和产品之间)并限制运行速度不可过快。生产现场防静电操作规范:1、所有元器件的操作都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凡

5、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元器件都必须按防静电要求来对待。2、未采用防静电包装的SMD器件不得进入生产现场。3、从静电防护容器中取出部件时,应该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遵守以下三点:、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戴上防静电腕带,腕带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并可靠地接地。、接触贵重的SMD元器件时,最好戴上防静电指环或指套。4、对没有防静电包装的元器件,应该在消除静电后再进入静电工作现场。5、在重要的操作工位上要配备监视器,以随时检测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6、普通服装、图纸资料等不得接触元器件。7、手拿敏感器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8、某些元器件要清洗时,不可使用塑料刷子,必须用防静电刷子清

6、洗。9、操作现场所有必须使用的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工具、夹具、设备仪器,都应放在防静电桌垫上。10、禁止重复使用器件包装管包装元器件。11、在手工焊接时,要采用防静电低压烙铁。12、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起子等装联设备。13、外来人员进入现场,未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接触元器件。14、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在智能化楼宇内,电磁兼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机能障碍,避免甚至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或者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来

7、源是超高电压,大功率幅射电磁场,自然雷击和静电放电。这些现象会对设计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频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免受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磨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

8、)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智能化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按规范宜采用一个总的共同接地装置,即统一接地体。统一接地体为接地电位基准点,由此分别引出各种功能接地引线,利用总等电位和辅助等电位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接地系统。通常情况下,统一接地系统可利用大楼的桩基钢筋,并用404(mm)镀

9、锌扁钢将其连成一体,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规范,该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其接地电阻应1。若达不到要求,必须增加人工接地体或采用化学降阻法,使接地电阻1。在变配电所内设置总等电位铜排,该铜排一端通过构造柱或底板上的钢筋与统一接地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不同的连接端子分别与交流工作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线连接,与需要做安全保护接地的各设备连接,与防雷系统连接,与需做直流接地的电子设备的绝缘铜芯接地线连接。在智能大厦中,因为系统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或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工具,所以其接地系统宜采用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单点接地是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设备上相互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系统。可从机柜引出三个相

10、互绝缘的接地端子,再由引线引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共同接地。不允许把三种接地联结在一起,再用引线接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实际上这是混合接地,这种接法既不安全又会产生干扰,现在的规范是不允许的。篇二:防雷防静电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验报告受检单位: XXXX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 定期检验检测日期: 20XX年03月31日有 效 期:十二个月河南省安评监测检验技术有限公司注 意 事 项1 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者无效。 2 检验报告无骑缝章者无效。3 复制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者无效。 4 无检验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签章无效。 5 报告涂改无效。6 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

11、十五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7 本报告只对本台设备本次检验有效。检验机构名称:河南省安评监测检验技术有限公司 检验机构地址: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大街116号 邮政编码: 450016电 话:0371-55181618 18937677110DMC检测报告主检: 审核: 批准:检验设备环境一览表防雷防静电检测数据附页篇三: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类别:安全编号:Q/GZD20XX标准名称: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起草部门:安全部起草人:邢长亮批准人:吴凡玲批准日期:20XX.?.?执行日期:20XX.?.?有效期: 3年标准内容: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1总则为加强防雷防静电

12、设施安全管理,确保使用可靠、安全,特制定本规定。2定义本规定所称防雷防静电设施指公司内所有防雷防静电设施。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对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管理。4职责和权限 安全部负责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协助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文件的具体落实。5工作内容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是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的主管领导。公司安全部是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制(修)订、组织实施和考核。公司设备部是防雷防静电设备设施的主管部门。管理内容与方法 公司设备部应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在每年当地雷雨季节之前对公司所属区域防雷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测,并作好详

13、细记录。检查、检测及整改情况应形成报告,并上报公司安全部。公司安全部应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在每年当地雷雨季节之前聘请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对公司防雷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测。检测点中必须包括公司在生产设施中所确定的重点部位、关键设施的防雷设施、设备。 检测完后,检测单位应向安全部提交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的检测报告;如在报告中指出存在安全隐患的,由安全部确定整改时限,并督促设备部按时完成隐患整改,整改完成后将整改记录和检测报告存档并报送安全部。防雷防静电设施、设备的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接闪器、引下线等各部份的连接螺栓、焊接处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各部分防腐、防锈等情况。若腐蚀、锈蚀超过本体面积30

14、%以上,应予更换;对于阀型避雷器,应仔细检查瓷套管有无裂纹、碰伤、密封是否严密,表面是否干净等;测量绝缘电阻、漏导电流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雷雨期间设备部应加强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设备的巡视工作,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存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高大建筑、主配电设备、易燃易爆罐区、突出屋面、排放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放空管和呼吸阀等,都应设防雷保护装置,并检测其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保证接地电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独立避雷针的设立地点应避开人员经常通行的地方,一般应距离路面、厂房、办公楼、操作间等3米以上。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等架在避雷针上或其构筑物架上。日常安全生产巡检中应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落实好安全监控防护措施。为确保安全,防雷防静电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设备部负责。增设防雷防静电设施应向生产管理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同意后,由安全部聘请具备防雷防静电设施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未经安全部批准,任何人不得拆卸、移动防雷防静电设施。 新、改、扩建工程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关规定和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 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等规范及国家对建设项目防雷防静电设施其他安全规定要求,装设防雷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