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9605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资源调查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约资源调查报告篇一:节约资源的调查报告公共政策的调查学习报告即节约资源的调查报告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的激发了人类的需求欲望。因此,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提取自己所需的淡水、矿物质等自然资源以满足这日益膨长的物质需求。人类社会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在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如今,气候变暖、淡水资源稀缺等已经变得耳熟能详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也日渐的将其提上了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已越发清晰,印入每个人的心中。通过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学习,加上自身对资源节约的一些认识,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中去,将资源节约作为调查研究

2、的对象,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学习,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资源保护做出更科学有效的贡献。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系统会发生矛盾或冲突, 并不能自发地实现相互协调。因此, 政府必须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 通过实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 相机调节各系统的活动, 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来说, 政府可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行政管制和市场机制两种类型。从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政府的财政政策无疑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推动资源与环境保护,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国内外资源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资源与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向

3、社会和公众提供环境服务, 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所涉及的政府收入与支出政策、措施。一个完整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体系框架包括环境与资源税收制度、排放污染物收费制度、环境保护政府预算支出制度、环境相关公共物品的定价机制、环境资本市场管理制度、各类政府环境基金管理办法等。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如何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工具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 因此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研究热潮, 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 福利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是研究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理论工具。福利经济学家科斯

4、提出的科斯定理被认为是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外经济学界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缩减污染排放等重大环境问题,在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具体包括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的国际意义、环境财政的分配效应和收入的使用等问题。特别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利用财政政策保护资源与环境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我国经济学界就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 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一是分析我国现行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不足,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二是介绍并借鉴国外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经验,

5、 提出完善我国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措施等。三是由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深入到环境财政体系的构建, 也就是不再局限于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浅层面, 而是提出以环境财政作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突破口, 并探讨环境财政的职能、目标模式及构建环境财政体系的具体措施。四是从环境财政收入、环境税收的角度切入, 界定环境税收的概念,考察国外环境税政策, 特别是OECD国家的成功做法,探讨在我国建设环境税制的思路。总的看来, 国内的研究多从政策层面展开, 以定性分析为主, 规范研究突出, 而关于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 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影响,

6、 评价财政政策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效应, 为政府制定更为高效、合理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提供依据。二资源节约与税收政策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为代价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领提出来“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国务院下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提出了新要求。

7、因此,充分运用税收支持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方案的政策思路以及我国环境税制度的基本构思等,专家、学者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但是,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并对现行的税制进行完善以及对拟开征的新税种在制度层面上进行设计还有大量有待研究的空间。三我国资源节约的现状分析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部分城市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走的是灰色之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量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土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提

8、醒我们不得不正视资源与环境的问题。我国的自然资源在绝对量上可以说“ 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在资源紧缺的同时,我国许多地区的资源利用却存在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是发达国家的10 倍;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耗是日本的 倍、法国的 倍、德国的 倍;单位产值的水资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810 倍。随着重工业的发展,能源耗还会呈上升趋势。一方面人均资源少,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面对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中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不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充分的调节作用,特别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9、护领域,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土地供应一旦失控,经济发展必将出现问题。因此必须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加强对资源和环境进行调控。节约资源可以作为我们祖祖辈辈共同努力的目标和共同学习的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参考资料:1.建立环境财政体系,增加环保投入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关键-摘自中国环境报2.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选择3.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公共政策转变篇二:关于节约资源的社会调查报告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吨好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资源,减少35%的水污染。”在常委会议上,冯培恩常委

10、谈到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个话题时算起了账:“如果全国每年1400万吨废纸能够回收利用,就可以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如果全国每年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都能够回收利用,又可以节省多少资源,可以减少多少污染?各级政府应扮演这样的角色:高度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各类废旧资源的收集、运输、处置、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规定,使各类废旧物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和危害的发生。每个公民都应当摒弃讲排场、摆阔气、爱面子、相互攀比的陈旧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

11、、一滴油、一粒米、一块煤?不要小看我们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13亿人将会创造惊人的数字,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会做出巨大贡献。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我国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 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最后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果有

12、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中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50亿吨以上,全世界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其他如水和重要的矿产资源现在都已面临危机,如没有远虑,前景十分危险。另外,中国的环境也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这种资源的短缺又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并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只有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是惟一的出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中央的精神,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发展有所控制,低级产业向中国转移并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那些以付出土地、水、能源、矿产为代价取得一点点经济效益或外汇的产业就不能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

13、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国家应该宣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今后要基本停止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各行各业各省区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具体情况对产业体系进行规划、转轨、重组、引进,制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取代过程。再不能搞那些外延式、粗放式、低附加值的生产了。东部地区尤其要先行。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去做。这一转变不可能依靠市场行为自动完成,在这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就是说,政府要对此进行规划、导向、规范,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道路。要实现新型工业化 以信息化带动

14、工业化,从传统工业走向知识产业,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开发节约型产品?无一不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明成果,科技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和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R&D的投入,投入必须主要用于开发性、应用性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还必须有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和保证,必须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一切都是虚话。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新时期基本国情的需要,中央在当前提出这样一个战略方针,第一个理由我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主题是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

15、一个是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一个是快速城市化现象。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了资源消费的强度在增加、使用方向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新情况是,我国出现了快速城市化现象,城镇化水平以年

16、均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1400万1500万人到城镇。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1,到2020年估计达到60左右。一般来讲,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35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既是必然趋势,这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还有一个基本国情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大量不可贸易的资源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可能要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目前我国已经是缺水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在45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