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9582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初二物理复习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江集团学校初二物理复习专题(三) 情境归纳1、 小明想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尝试:如图,他用左手分别用力轻握住和紧握住铅笔,右手把铅笔从左手中抽出,感觉紧握时抽出要更费力,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而后他又在自己的手上涂了些橄榄油,发觉在用同样的力紧握时要抽出铅笔省力多了,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2、某中学初二年级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他们都将弹簧由A拉伸到B位置研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

2、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 比较图中(a)与(b)或(a)与(c)可知,此探究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的是 法(2) 分析比较图中(a)与(c)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3牛的钩码(如图所示),钩码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静止3.0匀速向上运动3.0匀速向下运动3.0加速向上运动4.5加速向下运动2.3减速向上运动2.4减速向下运动3.8(1) 由可知: (2)由可知: 4、 某同学用如图(a)、(b)、(c)所示实验研究物体运动与受力之间

3、的关系,他用测力计拉着小木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从A匀速移动到B如图(a)所示,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1牛将长木板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用测力计吊着小木块沿竖直方向从A匀速移到B,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用测力计吊着小木块静止在位置B如图(c)所示,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也为5牛已知木块的重力为5牛,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牛(1)分析图中(a)和(b)可得:当物体受力_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分析图中(a)、(b)、(c)可得: 。5、 5、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物体甲、重物乙、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的木板和玻璃板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通过在物体甲的上方放置重

4、物乙来改变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并始终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研究过程如图5(a)、(b)、(c)和(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物体甲、重物乙和测力计示数的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图7(a)与(b)或(c)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图7(a)与(c)或(b)与(d)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图56、 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有关知识后,决定探究“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他用电吹风、测力计、迎风面积相同但迎风面形状不同的纸片做了如图(a)、(b)、(c)、(d)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c)三次实

5、验时电吹风的风速相同,图(d)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比前三次实验时的风速大。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d)两图可知:_;(2)比较(a)、(b)、(c)三图可知:_。7、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选择了焦距分别为f1和f2(f1f2)的两块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L1和L2(L1L2)的位置处,通过移动光屏找像,成像情况如图(a)、(b)、(c)、(d)所示(1)比较图(a)与(b)或(c)与(d)的物距、焦距、像距,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 。(2)比较图(a)与(c)或(b)与(

6、d)的物距、焦距、像距,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知: 。8、 某同学感觉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与物体所受合力方向有一定的关系,该同学想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如图6所示实验.他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小车,小车两端通过细绳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在两边小桶中放质量相等细沙,小车运动情况如图6(a)所示.当小车在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往左桶中加一些细沙,小车运动情况如图6(b)所示.当小车在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往右桶中加一些细沙,小车运动情况如图6(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6(a)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_;(2)由图6(b)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7、:_;(3)(3)由图6(c)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_.9、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某小组同学利用定滑轮、钩码、细线、正方形轻质薄板、铁架台做了如下图实验,图A为正方形轻质薄板在两个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在图B和C中,正方形轻质薄板静止;用手将正方形轻质薄板放置在图D中所示位置,松手后,正方形轻质薄板顺时针旋转(1)由图中A与B(或A与C)所示情况可知: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由图中C与D所示情况可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必须 。10、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发现能成两个像

8、,如图(1)所示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分别记录在如图(2)、(3)、(4)所示的方格纸上图中A1、A2(B1、B2和C1、C2)为物体A(B和C)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后反射面所成的像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2)或(3)或(4)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2)和(3)和(4)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与玻璃板厚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11、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牛,用弹簧秤拉动木块使木

9、块在水平面上以如图(a)、(b)、(c)三种方式运动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图中已标示)和木块上方竖直悬挂小球的不同现象,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1) 由图(a)可知: 。当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由图(b)、(c)可知: 。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12、 某同学为了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将一根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台钳上,用力作用于弹簧片的另一部位,如图所示,已知F1F2,F1F3F4。(1)观察比较a、b或a、c图,可知: (2)观察比较、,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并且 (3)观察比较、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 和 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