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9318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9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 陶玉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10009) 1护士的责任 在肠内全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与护理十分必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或避免 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营养治疗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肠内全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的责任是: 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对营养治疗的输入设备(喂养管及泵)的护理进行监测 对病人,家属以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咨询 2开始肠内喂养前的注意事项 确认喂养管仍在正确位置 病人头部抬高至少 30 度 测量所需的长度和标记管道的刻度 喂养前检查病人胃潴留量 200ml,替换 200ml 如胃潴留量800ml,延缓喂养

2、 3鼻胃(肠)管置管 4胃鼻肠管置管准则 通过 pH 值的测量可以确认管道的位置 PH7 时,不可进行喂养,应重新确认管道位置。 PH7 时,可进行喂养。 PH 值确认应: 在连接一袋/瓶新的肠内营养产品时 至少在每次护理人员换班时 不要在已置入体内的管道中再插入引导钢丝,以免钢丝误刺破管道引起营养液泄漏。 用管道输注营养液或喂药的前后,至少每 8 小时用 2550 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对管 道进行冲洗,以防管道堵塞。 每 68 周更换一次鼻胃肠管 在另一侧鼻腔放置新的管道 50 瓶装 800 型泵管使用指南 此输注器可与 26mm 口径带有皇冠帽的玻璃瓶相连接。 清洁消毒双手,检查准备输

3、注的营养液,摇匀玻璃瓶中的营养液。 (1)打开皇冠帽玻璃瓶并消毒玻璃瓶的接口部。 (2)撕开输注管的包装,取出输注管,用力按压输注管的接口使其正好嵌套在玻璃瓶口并应保 护其不被污染。 (3)关闭流量调节器。 (4)将玻璃瓶倒挂在输液架上。 (5)去掉输注管末端的防尘帽。 (6)将漏斗嵌入液滴探测器槽。 (7)打开流量调节器,使液体量不超过滴斗高度的 1/3,当液体充满整个管道时,关闭流量调节 器。 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优势 重力输注的特点: 重力输注受输液瓶的高低,患者体位以及肠内压等影响,故准确性较差,难以按时,按质,按 量完成营养液的输注。 输注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的优点: 可以控制输注

4、的剂量,速度,和时间 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 增加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减少腹泻的发生 稳定患者血糖水平 袋装重力输注管 针刺式瓶装泵管 袋装泵式输注管 通用型瓶装泵管 Pack 滴注管连接 针刺式 800 型泵管使用指南 1清洁消毒双手,检查所要输注的营养液并将装有肠内营养液的硬质瓶(BOTTLE)摇匀。将 瓶子套入网套中。打开皇冠盖并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口。 2按包装袋上的指示撕开包装袋,取出输注器,打开穿刺器上的防尘帽。 3去掉穿刺器的保护套,将穿刺器刺入瓶盖中,关闭流量调节器。 4将瓶子倒挂于输注架,取下输注器末端的鲁尔内圆锥接头上的保护套。 5将滴斗放入输注泵的定位槽中。 6打开流量调节器,使液

5、体量不超过滴斗高度的 1/3,当液体充满整个管道时,关闭流量调节 器。 51 置管准则 当对患者的医疗状况有任何疑问时(如呼吸窘迫或腹痛) :立即停止管饲并进行医治。 一袋 1 升能全力的最长输注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当打开瓶盖后,一瓶 500ml 的能全力最长输注时间不超过 8 小时。 每 24 小时更换泵管。 操作指导泵管连接 1将瓶/袋内液体充分摇匀。 对于瓶装产品:套上悬挂套,去除瓶盖,用酒精棉拭抹瓶颈。将泵管上的瓶盖用力套在瓶颈上。 将流量调节器关闭。将瓶倒挂在输液架上。将复尔凯 800 型泵管的末端帽盖去除。将泵管的滴注腔 嵌入泵的滴斗部位。 - 对于袋装产品:先拧开袋子的保护

6、盖,用酒精棉拭抹铝箔,将泵管连在袋子上,将袋子倒挂 在输液器上,将复尔凯 800 型泵管的末端盖去除,将泵管的滴斗嵌入泵的滴斗部位。 2慢慢打开流量调节器使整个管道充满液体。 3把硅胶管拉紧绕在泵的转轴上,塑料固位器嵌入泵的指定支架上。 4泵管顺着导向出泵,将泵管的末端与鼻胃管或造口管连接。 泵报警原因及排除表 现 象 原 因 解决方法 输液瓶已空 调换满瓶的输液 滴斗中的液面太高 从泵上取下泵管,倒转滴斗并举高 过输液瓶,使液体倒流回瓶内直至 腔内液体约占 1/3,重新装上泵管 滴斗中液体泡沫太多,遮盖了滴斗的透明管 壁,液体顺泡沫下滴,未垂直下滴,泵上的探 测器未探测到下滴的液滴,造成堵塞

7、报警 肠内营养液滴注至滴斗内时,避免 产生泡沫。 如泡沫过多, 造成报警, 应驱除泡沫 液滴探测器被异物堵塞 从泵上取下滴斗,用湿布擦拭内槽 两边的液滴探测器 泵管或喂养管堵塞 检查滚珠夹是否打开,如是,则检 查管道是否打结。如否,则将泵管 与喂养管分开,将滴斗,硅胶管和 其余管道取下,如泵管末端有液体 流出,则检查喂养管是否有堵塞 泵未放置水平,或泵底座上的脚垫遗失,导致 泵位置倾斜,这样尽管有液体滴注,但泵上的 探测器未探测到下滴的液滴,造成堵塞报警 将泵保持水平。去除其它脚垫,或 重新安置脚垫 Occlusion/No flow 灯亮并发 出持续的报警 声 未使用复尔凯泵管 请使用复尔凯

8、泵管 52 Low battery 灯 亮并发出断续 报警声 电池电量不足 插上电源插头,至少充电 1216 小时 显示屏无显示 并无报警声 泵突然关闭,或电池用尽 按“RUN”键检查能否将泵打开,如 否,则表明电池已用尽,应外接电 源开机 显 示 “E1“ “E11“ 并 发 出 持续的报警声 内部电子故障 应由专业人员对泵进行修理 没有按要求换泵管 每 24 小时应更换新泵管 滚珠夹部分或全部关闭 把滚珠夹全部打开 泵管上滴斗内的液体液面过高,液体下滴时引 起液体返溅,造成一滴液体下滴时被两次探测 到,致使输液泵实际计数和所设定的计数不 同,造成流速过快报警 泵管上滴斗内的液体液面应保持

9、在滴斗的约 1/3 高度 直接在营养液中加药物 不要往营养液中加药物 显 示 屏 闪 现 “SET“ 并 发 出 断续的报警声 未使用复尔凯泵管 请使用复尔凯泵管 泵报警原因及排除表 如果使用非复尔凯肠内营养输注器,有可能造成泵报警。 显示“NO SET” 输注泵内未安装泵管或泵管 未正确安装 压力感受器部位未清洁 按“START/STOP”键,停止报警 按说明书将泵管嵌入泵内,关上泵门 重新启动输注泵 清洁感受器, 将泵管重新嵌入泵内, 重新 启动输注泵 显示“PUSH STRT” 输注泵处于暂停状态已超过 3 分钟 停止报警,按“START/STOP”键继续保持 暂停状态 3 分钟 设定泵

10、的程序,按“START/STOP”键开始 启动 显示 END OF DOSE 设定的输注量已完成 按住“ON/OFF”键 2 秒钟, 将泵关闭,或: 将设定的程序清除,并重新设定新程序, 按“START/STOP”键启动 显示 AIR 气泡感受器未检测到泵管 气泡检测器部位未清洁 输注器安装不正确 输注器使用已超过24小时 更换输注容器,必要时充装泵管。 确认气泡感受器部位清洁 确认输注器安装正确 更换新的输注器 53 泵使用一年以上建议保养。 为了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建议泵每年有三到四次机会只用蓄电池工作,蓄电池可以连续工作大 约 3 小时,等到泵上的 Low battery 灯亮并有发出断续

11、的报警声时,就可以将它插回到市电插座进行 充电,大约需连续充电 16 小时,注意可以边运行边充电。 基本故障排除对照表 故障 原因 纠正措施 显示 BATT, 泵继续工作 电池电量过低,泵已经不能 再以高速输注高粘度的液 体 将泵接上电源,充电约 6 小时,充电时泵 可以继续使用 显示 BATT, E 和 F 闪烁 电池故障 将泵关闭,和泵服务中心或供应商联系 显示 FILL SET 泵正在充装泵管 放开“FILL SET”键,泵返回暂停(等待) 状态 显示 OCC IN 泵检测到泵和输注容器之 间的管道有堵塞 压力感受区域未清洁 按“START/STOP”键停止报警 将泵管取出,通过冲水检查

12、泵管是否通畅 重新置入泵管并启动 清洁感受器,重新安装泵管并启动 显示 OCC OUT 泵检测到泵和病人之间的 管道有堵塞 压力感受区域未清洁 按“START/STOP”键停止报警 通过给药孔抽取输注导管(如鼻胃管)中 的液体,检查输注导管是否通畅 清洁感受器,将泵管重新置入并启动 显示 OCC OUT (重复出现) 对输注器的校验尚未结束 按“FILL SET”2 秒钟 取出输注器,然后重新置入 重新启动泵 显示 LOCK 锁定程序,本病人只能使用当 前的输注程序 当前的输注程序已被锁定,如有修改请咨 询专业人员 显示 ERRA-ERRZ 自检发现电子故障 将泵关闭,确认泵门已关上,再开启泵

13、。 如仍然出现故障,则联系供应商或泵服务 中心。 当泵连接到外接电 源后,泵上没有插 头符号显示 电源插座故障 电源插头损坏 更换插座 和专业人员联系,或联系纽迪希亚公司, 以更换电源插头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 作者:陶玉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100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韦军民.朱明炜.陶晔璇.周业平.陈鄢津.詹文华 肠内营养管饲途径应用指南的建立过程和未来会议论文-2007 2. 郑天衡.吴霖浦.王少石.ZHENG Tian-heng.WU Lin-pu.WANG Shao-shi 高龄吞咽困难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支

14、持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卒 中杂志2007,2(3) 3. 刘能.杨玉霞.李菁芳.沈群.李敏 肠内营养泵在EICU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观察期刊论文-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 4. 杨波.于丹丹.秦海强.张婧 FOOD试验解读期刊论文-中国卒中杂志2007,2(3) 5. 谭仁江 营养状况与急性卒中康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8) 6. 仇海燕 肠内营养泵泵管滴斗液面调节新方法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 7. 于康.石岩.蒋朱明 肠内营养输液泵指南解读和肠外营养输液泵指南的考虑会议论文-2007 8. 张丽萍 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 9. 石向群.包仕尧.王运良 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期刊论文-江苏医药2003,29(5) 10. 张华芳 几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探讨会议论文-2010 引用本文格式:陶玉娟 肠内营养泵使用指南会议论文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