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9926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第二讲 罪的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罪的问题(罗 1:323:18)我们学习过第一章的内容,117节作为整个罗马书的绪论,说明什么是上帝的福音,也就是因信称义。然后18节接下来,保罗说明人性变化的问题,我们若不仰望上帝,若不思想上帝的事情,若不能正确领受上帝的福音,就会自取堕落与败亡,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从1:32节我们继续来看,1:322:章,这特别是对那些信的人来说的, “他们虽知道上帝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这里说,有些事情人们是知道的,但是还是不得不去作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福音。“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麽事上论断人,就在什麽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

2、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上帝必照真理审判他。”这里说,你可能是信的人,你可以判断这些对错、善恶、是非,你对那些别的人也可能作出一些评判,因为你是知道的。但尽管如此,你还可能自己与别人一样去行,所行的可能与别人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若没有真正的福音,只有真理的知识,人仍然不可避免的还是去行恶,照样会面临上帝的审判。36节“你这人哪,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吗?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著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出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3、。”这里说我们可能是信的人,但是很多人把自己的信仰只不过是当成评断别人的工具,如果他们没有领受真正的福音,他们最终仍然不能逃脱上帝的审判。因为所行的和别人一样,这是对那些信的人面临的同样的现实。有很多人不了解,他们以为自己信了,就在上帝的恩典之下。但是上帝为什么给我们恩典时期呢?为什么给我们宽容和容忍呢?这是为了引我们悔改。但是人若没有认识耶稣的义,若没有领受真正的福音,没有真正的悔改,最后所行的和别人一样,还是要面对上帝的审判,因为上帝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7节“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理解了耶稣的义,明白了上帝的福音,就会得到拯救,得到上帝的祝

4、福,得到永生。但是尽管你可能是信的,如果没有领会真正的福音的话,那么你的信仰不过是让你结党,生活当中还是不顺从真理。8节说“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上帝不偏待人。”对信的人和不信的人上帝都不偏待,最终都以行善的和作恶的来区分。在这里我们真的要思考,有些人可能有某种宗教信仰,无论如何若没有领受耶稣的义,没有经历上帝的福音,那么最终也是徒然的,这里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所以保罗试图把信的人、不信的人都摆在人心所要面临的同样的现实问题上来,使他

5、们站在相同的起点上,然后一同来领受耶稣基督义的福音。刚才看到了1:32节2:11节,说到上帝不偏待人,信不是表面上的信,而是要真正领受和经历上帝的福音,这才是真正的信。什么叫信呢?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信是指信靠,信赖上帝的义,并且领受这义,这叫信。1216节“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原来在上帝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在上帝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

6、秘事的日子,照著我的福音所言。”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保罗说,其实那些信和不信的人,实际上,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种区别,上帝都是一样的对待人,上帝对每一个人的良心说话,可能有人知道更多的律法,有人可能领受的亮光比较少,但是上帝看待每一个人如何按良心去生活,上帝看待所有的人如何对待所赐给他的亮光,所以上帝以同样的方法对待所有的人。所以,不是表面上信的人就怎么样,或者表面上不知道律法的人就怎么样,其实上帝的圣灵在每一个人心上运行,光照每一个人的良心,或多或少都给予不同的亮光,那么如何对待你良心的感动呢?如何对待圣灵的感化呢?如何对待你所领受的亮光呢?你究竟如何去生活的呢?最终上帝以此来判断你。因为人有选

7、择权,人也有责任最终向上帝负责。所以保罗说知道律法的人,不知道律法的人,或者说你是犹大人还是希腊人,最终上帝以公平的方法对待他。到现在为止,保罗究竟是在说什么呢?和第一章论述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假如没有福音,人心就不可避免地要堕落。但是第二章的对象更多的是对那些信的人来说的,告诉那些信的人,要真正地了解福音,如果没有了解福音,他们的信也是徒然的,因为最终他们会和外邦人所行的一样,遭致上帝的审判。后面表达得更加清楚。1724节“你称为犹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著上帝夸口;既从律法中受了教训,就晓得上帝的旨意,也能分别是非;又深信自己是给瞎子领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是蠢笨人的师傅,是小孩子的先生,

8、在律法上有知识和真理的模范。”所以保罗说,你这些信的人,虽然知道很多,也学了很多,既能分别,也晓得这一切,深信自己是教导别人的,学习了这些律法,也学习了这些知识,这些都没错。但是21节“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吗?你厌恶偶像,自己还偷窃庙中之物吗?你指著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上帝麽?上帝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正如(.经上.)所记的。”保罗提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自称是信的人,虽然拥有了这一切,但是他们实际的生活怎么样呢?他们可以教导别人,但是自己还是去违背律法,恰恰是因为他们,上帝被亵渎。那些人就说,你们这些信

9、的人,你们活着怎么与我们一样呢?所以他们对上帝就有了误解。如果没有明白和经历真正的福音,那么那些表面上信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自己和外邦人同样的行为,反而给上帝造成了羞辱,羞辱了上帝的名,也就让人误解了上帝,正是这样的人,成了世上的拦阻。所以各位,你们可能是信这本圣经很多年的人,但是有没有真正领会过保罗在这里所说明的意思呢?保罗在这里反复强调,耶稣基督义的福音的重要性。在这个问题上,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这样客观的现实。不管你是谁,如果不能领受耶稣基督的义,那么都会顺着堕落的肉体而败坏,不会因着表面上的信,而有什么益处。保罗通过这样直截了当的话语,揭露了这样一个现实,在不信的人当中那种堕落的现实,在

10、信的人当中,那种假冒为善的现实,使这二者都能够屈服有上帝的义面前。使他们都认识到他们内心的本质,内心的真相和自己生活当中真正的需要。所以保罗通过这二章的内容,反复地说明什么?就是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不信的人也能感受得到需要上帝的福音,让信的人也能够去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信仰,他们指明了福音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二章的内容针对不同的人群的描写都是叫人无可推诿的,那些没有认识上帝福音的人,难道不是象第一章描述的那样在堕落之中吗?那些没有了解上帝福音,所谓信的人,他们难道不是照着第二章所描写的那样吗?他们以为在恩慈当中,却是没有真正的悔改,他们虽然可以教导别人,自己却违背着上帝的诫命。教会当中充满着那些

11、虽然是信,却违背着诫命而犯罪的这样的基督徒。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福音的经验,他们在讲台上只是一种形式的宗教,没有教导真正的福音。如果我们没有仰望耶稣基督的义,没有领受真正的福音,那么谁都一样,保罗说明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宝贵的差别是在耶稣的福音和假的福音上,差别不在形式上的信和不信上面,保罗指明这样实质性的问题。继续看2529节“你若是行律法的,割礼固然于你有益;若是犯律法的,你的割礼就算不得割礼。所以那未受割礼的,若遵守律法的条例,他虽然未受割礼,岂不算是有割礼吗?而且那本来未受割礼的,若能全守律法,岂不是要审判你这有仪文和割礼竟犯律法的人吗?”这是什么意思?保罗就说,割礼与不割礼并没有

12、本质的差别,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是违背律法犯罪的人呢还是遵循律法行义的人。保罗说明这样的问题。28节“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上帝来的。”所以不是因为肉身的关系,外表的民族产生区别,真正的差异不是仪文产生的,不是民族产生的,不是宗派产生的,而是人心里面是不是发生着变化。人心里面是不是产生上帝圣洁的灵,是不是从上帝那里领受了一个圣洁的心,是不是从上帝重生而领受了上帝的义。所以从2529节,我们看到,割礼等仪文并不重要,是不

13、是肉身的犹太人等这种宗派的差别并不重要,实质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心是不是领受和经历过耶稣基督的福音。所以宗教不在乎仪式,宗教不在乎外表的东西,宗教不在乎民族的差异,或者宗派的差异,宗教不在乎表面上的信或不信,所有的人都要面对我们本性上堕落的这种倾向,所以需要拯救,需要上帝的能力,需要耶稣基督的义,需要信服这个义,来领受这义,这才是真正的福音。福音是所有人需要的上帝的义向人显明出来,然后来本于信,以致于信,福音就是因信称义,这就是根本性的道理。对那些在罪当中的人,对那些表面信的基督徒,他们都站在这同样的位置上,面临着这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一二章保罗说明的。大家理解了吗?这些话是不是非常地现实呀。所以

14、保罗一开始把不面的对象都拉到面前来,把每个问题都给摆一摆,一针见血的,是不是这样。让大家都认识到问题在哪里?让大家都感觉到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让大家开始正视自己,然后保罗就开始说了,显明上帝义的福音究竟是什么,所以保罗试图撇开宗教的差异,犹太人所拥有的宗教知识和外邦人对这方面缺乏的差异,从一种人人都能够了解的角度来说明,先对外邦人说明,然后对信的犹太人说明,让别人看到都是人性上的问题,都来到耶稣基督义的福音上面来,所以在保罗这种真正的传道当中,他是尽自己所能的要把福音传给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因为人心的需要都一样。再看3:章118节,我们把这划分到第二讲里面去,这是按照第二章的话语继续

15、作论述,我们先看3:14节:“这样说来,犹太人有什麽长处?割礼有什麽益处呢?凡事大有好处:第一是上帝的圣言交托他们。即便有不信的,这有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上帝的信吗?断乎不能!不如说,上帝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如(.经上.)所记:你责备人的时候,显为公义;被人议论的时候,可以得胜。”这段话就在一章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明。人们会想:信的人与不信的人到现在为止,都面临着同样的罪的问题要解决,都面临着人性上的需要,都需要来领受耶稣义的福音。那么既然这样,犹太人先信,并且上帝又拣选他们,给他们割礼,那有什么益处呢?犹太人受托并没有使犹太人在得救的问题上,有什么特权。上帝先拣选犹太人,如果犹

16、太人真正领受了这真理和福音,他就会把这福音向更多人去见证、去扩展,上帝的旨意是要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并且人的需要都是一个,但是上帝必须从犹太人开始,如果他们领受了以后,就把福音传给更多的人,所以圣言交给了犹太人。但是如果先受托的人,他自己没有领受,那又怎么样呢?他自己如果没有领受的话,他就会在缺乏福音的状态当中灭亡,但是上帝的旨意不会改变。上帝要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这个计划还是不会改变,上帝的信实和应许不会因此废掉,所以他说,你们这些犹太人,你们没有很好地领受我所托赋给你们的话语,也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所以我越过你们,把这个福音借着其他的人传给所有的人。我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呢?我这样做是很公义的,是很慈爱的。人们都会说,啊,犹太人被弃绝了。难道上帝失败了吗?上帝最终福音传播的旨意不会被改变,这就是14节话语的意思。14节的话语的意思是说,总有人先领受,他领受了之后,他就会接受托赋,如果先领受的人失败了,但是上帝的旨意还是不会失败。也就是说耶稣基督义的福音要向所有的人彰显出来,使人都有得救的机会。这是他们可能提到的问题,先对这样的问题作了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