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9094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档项目四IP城域网规划设计城域网结构及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IP城域网规划设计 城域网结构及规划,2,引入,随着MPLS VPN、NGN、IPTV、3G等新业务的不断成熟和规模商用城域网也由单一的宽带Internet访问业务向能够接入并可靠承载数据分组语音/视频和流媒体等的多业务综合IP城域网发展。新的城域网规划已不再是简单的宽带接入网,城域网的规划设计也再是简单的Dslam+BAS接入设计、vlan id、vpi/vci和ip地址规划。 新的IP城域网的设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宽带用户接入、各类多媒体业务承载对网络的严格要求,综合使用MPLS、QoS、组播、Mp-bgpTE等新技术保障多业务的综合承载和传输。,3,电信业务市场变化趋势,以区域和业务领

2、域为基础的单一型竞争格局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固网业务领域处于统治地位 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联通是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收入主要源自移动业务,电信业务市场正在从提供基本通话服务转化为 增值业务为基本特征的全面信息服务市场。 全业务、全地域、全方位的竞争是必然趋势!,4,NGN/3G,CENTREX,会议电视,语音接入,多媒体接入,图象接入,数据接入,局域网,E-Phone,Intranet /Extranet,PSTN/ISDN,ATM/FR,DDN,X.25,IP承载网络,终端的分组化与智能化,IP业务的多样化,承载网的IP化,端到端的QOS保证(业务识别、业务标记、业务保

3、证) 端到端的安全(网络安全、用户安全、业务安全),电信网发展趋势IP成为全业务承载网络的核心,5,通过建设全业务IP承载网,单业务运营商可以快速进入其它传统业务领域,但是语音、视频业务对IP承载网提出严格的QoS要求:,NGN对承载网QoS的要求 端到端带宽保证 VOIP端到端时延 150 - 200 ms(一般NGN设备侧时延90ms) 承载网时延60ms 承载网时延抖动10ms 丢包率0 NGN对承载网的可用性要求 网络的可用性达到99.999% 故障保护倒换时间50ms,NGN要求IP承载网接近或达到PSTN的可靠水平!,全业务承载对IP网络的QoS要求,6,现有以承载Internet

4、业务为主的网络已无法满足全业务承载的需要。 改造现网?还是建设新网?,IP城域网,NGN,3G,IP专线,大客户Internet 接入,Internet 接入,本地IP专线,VoIP,视频通讯,业务分离,综合业务接入、承载、传送,BAS,CE,PE,L2,Internet 接入,VoIP,视频通讯 IPTV,集团客户,个人客户,ChinaNet (Internet),CN2 (IP专线、3G、NGN、Vnet),骨干网/长途网,本地网,改造还是新建,本地专线网络,中国电信 新建第二张骨干网 CN2、覆盖到C3,承载高附加值业务 CN2是中国电信下一代能够同时支持语音、数据、视频、企业互连等多种

5、业务的核心承载平台,7,中国移动 已建成第二张全国性骨干网 IP专网、覆盖到C2,今年延伸到C3 IP专网是中国移动下一代能够同时支持语音、数据、视频、企业互连等多种业务的核心承载平台, 目前已承载中国移动GSM省间长途话路中继、NGN、MPLS VPN业务。,CMNet骨干网 (Internet、移动数据业务),长途网,本地网,C2,C3,Inter-AS VPN,CMNet省干,ASBR PE&ASBR,独立AS,独立AS,IP专网省干,改造还是新建,中国移动IP专网 (NGN、3G、IP专线、信令),8,骨干网,城域网,城域网,两张骨干网对城域网的要求 1、业务识别、感知:要求城域网的边

6、缘接入设备能够识别、感知用户发起的业务类型 2、业务标识:城域网边缘设备在业务感知的基础上给业务报文打上特定的业务标签 3、业务分流:城域网出口设备要能够根据报文的业务标签将报文分流到不同的骨干网,全业务运营时代的IP城域网,城域网实现全业务的承载,既承载传统Internet业务,也要承载专线/VPN业务、视频/IPTV、NGN/3G等电信级业务。 业务的承载在骨干网络物理分离,接入网共用。 城域网内通过MPLS VPN构建逻辑平面,实现业务的隔离,提供QOS保障。 两个骨干网之间在核心节点处互联,有控制的互通。 BAS、接入路由器AR进行两类业务的分流。 不同用户或不同业务,分流到不同的业务

7、平面,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9,CN2,ChinaNet,本地专线网络,IP城域网,用户,网络,业务,Internet,大客户,VIP,普通用户,VPN,语音、视频,上网,CN2主要考虑以下四个重要应用: 有高QOS要求的商业客户 NGN(软交换)中继电路 3G中继电路 Vnet 业务,全业务运营时代的IP城域网,10,新一代IP城域网的定位,IP城域网是运营商电信级IP承载网骨干网和其Internet骨干网在本地网(城域)范围内的延伸,直接接入客户、提供业务,是运营商的全业务接入网。 IP城域网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提供Internet、IP专线、VoIP、视频通讯),并负责将向2个

8、骨干网传送业务。 具备高QOS保障的网络:需要对承载的NGN、3G、Payed TV等电信级业务提供全面的QOS保证,保障端到端90ms,抖动10ms,丢包0.1. 安全、可靠的网络,具备抗病毒和黑客攻击能力;网络具备提供业务安全能力,实现不同的业务安全隔离,确保电信级业务和Internet业务的隔离保障电信级业务的安全;确保用户安全,防范非法攻击和非法入侵,实现病毒防范和隔离,完善的用户认证控制机制实现细粒度管理。 可运营可管理,网络可管理、业务可管理,提供方便的维护管理工具,对故障快速诊断和恢复。,11,运营商早期建设的IP城域网多采用大L3+小L3的组网模式、核心层旁挂BAS,在运营中遇

9、到很多问题: 过大的二层网络,导致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较差,网络不可管理; 传统L3设备,采用低成本ASIC套片、提供基于流的转发模式,存在严重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的隐患; 传统L3业务能力较差,端口类型欠缺,不可平滑升级。 只是作为ChinaNet的接入网,只能提供Internet接入业务!,100M,小区接入,10M,100M,1G,区域汇聚,楼宇接入,无线连接,城域核心,L3,BAS,L3,BAS,L3,L3,L3,L2,L2,ChinaNet,传统IP城域网的现状,12,IP城域网设计原则,网络路由化 交换型网络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较差,应采用高性能路由器建设IP城域网的核心层/汇聚

10、层,打造安全可靠的路由型城域网。 BAS 端局化 BAS集中放置,带来网络可靠性低、效率低、端口浪费制约带宽等问题;随着业务量增大,BAS应逐步下移,避免下挂的二层网络规模过大,避免单点接入用户过多在设备故障时造成较大的影响。 接入差异化 普通客户与商业客户共用接入设备,无法提供差异化服务;业务接入控制点应采用BAS和AR,BAS负责普通客户的接入,由AR接入商业客户。 业务多样化 通过技术选型,城域网设备(如核心路由器、BAS及AR等)应全面支持MPLS VPN、QOS、组播、ACL及安全等业务特性,改变当前城域网单一化的业务模式,同时为骨干网提供业务接入。 设备MPLS化 MPLS VPN

11、是多业务承载的基石,NGN、3G、IP TV、Internet的统一承载需要通过划分不同的逻辑子网保障业务的安全性、QOS问题。,13,IP城域网规划原则,高可靠性 合理选择设备、规划网络结构和路由部署,网络具备一定的冗余度和较强的故障自愈能力,保证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高性能 设备处理能力、网络带宽及业务承载能力设计时应有余量,保证网络在高负荷或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不影响业务质量。 扩展性强 网络结构灵活、易扩展,能够进行平滑的扩容和升级,业务支持面广,易于增加新设备和开展新业务 。 多业务支持能力强 网络具备端到端的QoS保证能力,通过合理规划能满足多业务承载的QoS要求

12、。实现多种业务的安全隔离,避免相互干扰,充分保证各业务的安全性。 可运营可管理 网络应提供良好的业务管理和灵活的控制能力;实现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实现统一的网络业务调度和管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14,本地电话端口实占率:X=70, 普通电话用户数(除去小灵通,专线等)占有率:Y=70 ADSL拨号用户数:Z=2030,IP城域网分类,超大型城域网 对于本地网交换容量超过N=400万的,宽带用户发展较好,Z取30计算则宽带用户数M约为: M=N*X*Y*Z=400万*70%*70%*30%=58.8万, 取整按60万标准,即宽带用户数在60万以上的为超大型城域网。按照此标准,每省最多2个超大型

13、城域网。 大型城域网 容量在N=200万400万的,计算方法同超大型,只是Z取20计算,则宽带用户数M约为: M=N*X*Y*Z=200万*70%*70%*20%19.6万, 取整按20万标准,即宽带用户数在20万60万的为大型城域网。按照此标准,每省约是45个大型城域网。 中小型城域网 宽带用户数在20万以下的都可划入中小型城域网。,15,电信级业务骨干网,Internet骨干网,IP DSLAM,集团专线用户,双绞线,Dark Fiber MSTP,以太网,个人用户,骨干网,汇接层,接入层,接入网,BAS,BAS,AR/PE,L2,AR/PE,汇聚路由器,核心路由器,PE,IP专线,3G,

14、NGN,城域网ASBR,AR/PE,BAS,BAS,BAS,BAS,AR/PE,业务分离,综合业务接入、 承载、传送,RTU,PC,IAD,Home Gateway,STB,PC,IAD,STB,业务识别、区分服务,PE,P,MPLS VPN,骨干网ASBR,IDC,IP城域网的典型网络结构,核心层,16,核心层,设备要求,核心层全部由GSR路由器组成,在该层应该无任何2层数据运行,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应该齐全可靠。重点考虑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 要求支持10G/2.5G POS、10GE、GE等端口。 要求支持OSPF、ISIS、BGP,具备良好的路由转发处理能力,支持大容量路由表,支持 D

15、iffersrv/MPLS QOS,支持MPLS VPN、组播等协议。 交换容量在100G以上,完全分布式处理架构。,功能: IP城域网交换路由的核心,完成内部横向业务流量和出网纵向流量的高速转发以及和本地其它业务网络(ATM/FR/DDN等)互联; 承担城域网与多个骨干网的互联和出网业务的分流任务。 路由情况: 路由表项及变动都很大,需随时掌握全网路由状况 需实施复杂的路由控制策略 业务量控制: 需要提供不同业务所需的QoS保证 需要实施基于聚合规则的流量控制策略,IP城域网的典型网络结构,17,汇接层,设备要求,汇接层全部由高/中端路由器组成,在该层应该无任何2层数据运行,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应该齐全可靠。 汇聚汇接层主要提供高密度的端口,汇聚接入层设备的上行链路。中小型城域网中核心层和汇接层功能可由同一设备实现。 要求支持10G/2.5G POS、10GE、GE等端口。 要求支持OSPF、ISIS、BGP,具备良好的路由转发处理能力,支持大容量路由表,支持 Differsrv/MPLS QOS,支持MPLS VPN、组播等协议。 交换容量在20G以上,完全分布式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