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98560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规模化养猪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防疫、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七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生猪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1 养猪场的选址与设计1.1 选址1.1.1 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选择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地形整齐、开阔,地势高燥、平坦、向阳,土质坚实、未被污染,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猪场。应距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或其它公共场所1km以上,并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

2、污水处理场、旅游区2000m以上。占地面积符合生猪养殖需要,每头能繁母猪占地40m2以上。1.1.2 场区总体布局参照GB/T17824.18规模猪场建设,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母猪区、保育与生长区分开。1.1.3 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猪舍的种类和布局,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育舍、断乳仔猪舍、生长猪舍、肥育猪舍和装猪台进行排列。 1.1.4 应根据当地的主风向和地理位置确定猪舍朝向,黑龙江省猪舍的理想朝向是座北朝南偏东1520。1.1.5 每相邻两栋猪舍的间距不应小于一栋猪舍的宽度,一般应为1215m。1.1.6猪舍布局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一般位于场区中部靠近每栋猪舍管理间一端,

3、用于饲养人员出入和饲料的运送,进口与场区大门相通;污道一般位于猪舍的另一端,用于运送粪污,出口与堆粪场相通。设有污水处理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1.1.7 场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绿化带。1.1.8 应设有污水处理区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1.2 猪舍及其附属设施1.2.1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要求能繁母猪年存栏300头以上(含300头),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至少应配备72个产床。猪舍的设计与建造应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要求设计科学、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分娩舍、保育舍应采用高床式栏舍设计,种猪舍与保育舍应配备必要的通风换气、温度调节等设备,并有自动饮水系统。1.2.2

4、 猪舍建筑宜采用单层矩形平面,不宜采用丁字型、工字型平面。猪舍长度和跨度可根据生产工艺和场区规划要求设置,一般长度以4575m为宜,跨度以912m为宜,舍内净高以2.42.6m为宜。1.2.3 猪舍屋顶可根据跨度大小采用单坡、双坡等形式,要求屋面轻便、防水、耐火。屋内要设置天棚,要求天棚保温隔热、不透水、不透气、防潮、耐火、表面光滑平整。1.2.4 猪舍墙体要保温隔热、坚固、防潮、防火,内墙面要平整光滑,距地面1m高要做水泥砂浆墙裙。1.2.5 窗应自地面1.01.1m起,窗顶距屋檐4050cm,两窗间距为窗宽度的2倍,多设南窗,少设北窗,以能保证夏季通风为宜。门能保证人、猪的顺利出入和运料、

5、除粪的需要,一般要求猪舍外门宽1.21.5m,高1.82.2m。外门的设置最好避开冬季的主风向,必要时加设门斗。1.2.6 猪舍地面要坚实、平整、不光滑、不渗漏、耐消毒液或水冲洗。如为实体地面饲养时,要求猪只趴卧区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宜将此部分做成保温地面;地面自猪床向排水沟(或集尿沟)要有12%的坡度。1.2.7 公猪栏长2.83.0m,宽2.42.6m,高1.2m。 如为栅栏式猪栏则隔条间距为1215cm。1.2.8 空怀母猪栏和妊娠母猪栏按每头能繁母猪配套建设8m2(销售猪苗)、12m2(销售活大猪)的栏舍面积进行核算,其中母猪区每头能繁母猪配套建设5.5m2栏舍,并建有后备猪隔离舍。1

6、.2.9 实体地面分娩哺育栏长2.83.0m,宽2.83.0m,高1.0m,饲养1头分娩哺乳母猪及其所哺育的仔猪,如隔栏为栅栏则应使栏高50cm以下部分隔条间距为5cm,栏高50cm以上部分隔条间距为1012cm,在猪栏内靠近母猪睡床的一角设置护仔栏,内可设保温箱、悬挂红外线灯或铺设电热板、放置补料槽等;高床网上分娩哺育栏长2.22.3m,宽1.71.8m,四周设50cm高仔猪实体或栅栏围栏,如为栅栏围栏,隔条间距为5cm,中间设母猪限位架。1.2.10 高床网上保育仔猪栏长1.82.0m,宽1.61.8m,实体或栅栏围栏高0.7m,如为栅栏围栏,隔条间距为7cm,饲养911头断乳仔猪。也可建

7、成长2.53.5m,宽2.43.0m,高0.7m的保育仔猪栏,饲养2025头断乳仔猪。如为实体地面饲养则应适当增加每头猪的占地面积。1.2.11 生长猪栏长2.53.0m,宽1.92.1m,高0.8m,饲养911头生长猪;也可建成长3.24.8m,宽3.03.5m,高0.8m的生长猪栏,饲养2025头生长猪。如隔栏为栅栏则隔条间距为810cm。 1.2.12 肥育猪栏长3.03.2m,宽2.62.8m,高0.9m,饲养911头肥育猪;也可建成长3.03.2m,宽5.56.0m,高0.9m的肥育猪栏,饲养2025头肥育猪。如隔栏为栅栏则隔条间距为1012cm。1.2.13 养猪场有防疫隔离带,防

8、疫标志明显,场区入口应设有车辆、人员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更衣消毒室,对外销售的出猪台与生产区保持严格隔离状态。2 饲料与日粮配制2.1 饲料分类生猪生产常用饲料可分四类:添加剂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和配合料等。 2.1.1 添加剂预混料:按猪需要的多种营养添加剂与载体混合后配成,其中主要成分有微量元素约11种,氨基酸约34种,维生素类13l4种,以及抗菌素、促生长素、调味剂、酶制剂、抗氧化剂等。2.1.2 浓缩料:浓缩料就是把预混料加上蛋白饲料,如豆粕、鱼粉混合而成。 2.1.3 全价料:把浓缩料加上能量饲料混合就成全价料。浓缩料一般在料中占l025%,其余7590%为谷类,如玉米、麸皮、糠及

9、其他可利用料。 2.1.4 配合料:由于各地饲料来源不一样,可以因地制宜把预混料、蛋白料、谷类料加上当地的原料如酒糟、豆渣、树叶、菜瓜及土豆、地瓜等青绿料、混合成料喂猪。这种料适合山区、草原等地区。2.2 日粮的配制2.2.1 配制原则应按猪品种和性别配制多阶段日粮,满足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提高饲料效率。注重日粮中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在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配以合适比例的氨基酸。根据日粮类型,按照猪的营养需求添加适当数量的人工合成氨基酸,满足猪对氨基酸的需要。2.2.2 日粮配制应注意的问题2.2.2.1注意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科学确定饲料配方的营养标准。不同品种(基因型)、生产阶段、性别、季

10、节应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2.2.2.2 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性。配制高质量的配合饲料,饲料原料是前提。饲料的适口性要好、营养成分间的配比要适宜。2.2.2.3 配方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卫生标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等有关饲料生产的法律法规,不违禁违规使用药物添加剂,不超量使用微量元素,正确使用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3 饲养管理 3.1 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3.1.1 应按照NY/T 652004配制后备公猪的饲粮。 3.1.2 应控制饲粮的体积,饲粮的体积不宜过大。

11、3.1.3 后备公猪应采取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育成期日喂料量应占体重的2.53.0%,体重到8590kg以后,日喂料量应占体重的2.02.5%。3.1.4 应保持猪舍温度为1725,相对湿度为5075%,并保持猪舍清洁、空气清新。3.1.5 后备公猪在性成熟前可合群饲养,性成熟后宜单圈饲养。3.1.6 后备公猪宜保持适度的运动。3.1.7 饲养员要经常接触猪只,利用饲喂、称重等之便抚摩猪只的耳根、腹部等,进行人猪亲和训练,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严禁粗暴地对待猪只。3.1.8 应定期称量体重和测量体尺。3.1.9 后备公猪在正式利用前应进行配种调教或采精训练。配种调教或采精训练宜在早晚凉爽时间、

12、空腹进行。新购入的后备公猪应在购入半个月、适应新的环境后进行调教或训练。调教时可将体格大小适宜、接受爬跨的母猪赶至配种场,然后将后备公猪赶至配种场,进行配种。对不懂爬跨的后备公猪,在配种前先进行运动并隔栏观看成公猪的配种,然后将成公猪赶走,令小公猪爬跨。3.1.10 后备公猪在正式利用前应检查精液品质。3.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利用3.2.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3.2.1.1 根据NY/T 652004配制种公猪的饲粮。3.2.1.2 应注意减少饲粮体积,以精饲料为主配制饲粮,严格控制青粗饲料给量,饲喂时以潮拌料或生干料为好,不要过多地加水,防止公猪腹大下垂,降低配种能力。3.2.1.3 体重1

13、50kg以下的种公猪,日饲喂2.32.5kg标准饲粮,150kg以上的日饲喂2.53.0kg标准饲粮。日饲喂量还应根据种公猪的年龄、体况和配种任务的轻重进行适当调整。3.2.1.4 应保持猪舍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5075%,并保持猪舍清洁、空气清新。如遇高温时应特别注意采取加强通风、喷雾降温等防暑降温措施。3.2.1.5 种公猪宜单栏饲养,应特别注意避免不同栏的公猪相遇。3.2.1.6 种公猪应适当运动,每天的运动量不少于1000m。种公猪可单独运动或合群运动,合群运动时应从小进行,并将犬牙打掉。种公猪配种后不能立即回群,待12h气味消失后再回群运动。3.2.1.7 应经常刷拭种公猪的皮

14、肤,夏天可进行淋浴冲洗。对不良的蹄形要进行修整。3.2.1.8 应定期称重。正在生长的青年公猪,体重应逐渐增加,但不能过肥;成年公猪应保持体重稳定,保持种用体况。3.2.1.9 应定期检查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人工授精用种公猪每次采精后都要检查精液品质,实行本交的种公猪,每10d要检查1次精液品质。后备公猪开始利用前或成年公猪长期不配种重新开始配种前,必须检查精液品质。3.2.1.10 应设有专门的配种区。配种区最好是八角形,直径34m,墙壁结实,地面平坦、不光滑。3.2.1.11 必要时需对公猪的配种实行人工辅助,如公、母猪体重差异较大时应设配种架;将母猪的尾巴拉向一侧,帮助公猪的阴茎插入母猪的

15、阴道等。3.2.2 种公猪的合理利用3.2.2.1 适时利用后备公猪。应综合考虑种性、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早熟的地方猪种67月龄、体重6070kg可配种利用, 晚熟的引入猪种810月龄、体重110130kg可配种利用。3.2.2.2 种公猪配种强度应以适度为原则。成年公猪每天可配种或采精1次,必要时可日配2次,但每周应休息12d。青年公猪每天配种1次,配种12d后应休息12d。日配2次时,应早晚各1次,间隔812h。3.2.2.3 种公猪利用年限为23年。3.2.3 种公猪的淘汰3.2.3.1 为适应育种或生产需要、更新血统时,可淘汰原有的种公猪。3.2.3.2 老龄公猪性机能下降,同时往往体重过大、膘情过肥,配种能力不强,应予淘汰。3.2.3.3 性欲缺乏、精子活力差、患病而丧失配种能力、有恶癖的公猪应予淘汰。3.3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