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的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8524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藻的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藻的解决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藻的解决方案篇一:常见不良水色解决方案篇二:十种不良水质解决处理方案十种不良水质解决处理方案根据历年生产经验,我们对常见十种不良水质提出下列解决处理方案1、酱油色水藻相:以裸藻、鞭毛藻、褐藻为主。透明度较低,水质老化。产生原因:投饵不当,水质老化,池底高度恶化,水中有机质较多。不良影响:藻类不易消化,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容易滋生寄生虫,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处理建议:排水后上午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下午使用“底净宝”改底,次日使用“活嫩水素”调节水质,并注意防止缺氧。2、灰褐色水藻相:水中以老化藻类为主,缺少新生藻类。产生原因:老化藻类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增加,水体缺乏藻类必需有微

2、量元素,叶绿素含量减少。不良影响:在池塘表面形成泡沫或出现油膜。“倒藻”或“转水”时易产生这种水色,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发疾病。处理建议:排水后当天施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次日使用“光合细菌”和“活嫩水素”调节水质。3、暗绿色水藻相: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占优势,俗称“湖靛”。产生原因:池底老化,气温和水温偏高,水体缺乏营养,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导致水体高氮和高碱度,微囊藻和纤维藻大量繁殖。不良影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漆状绿色油膜,有难闻气味,阻止了水体和空气的物质交换,水体PH值波动很大,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处理建议:排水后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 ,第二天

3、上午施用使用“活嫩水素”等调节水质。4、白浊水藻相: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很少,泥沙等悬浮颗粒较多。产生原因:轮虫、枝角类、纤毛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中的藻类大部份被吞食。严重时水面泛红,成块状分布。不良影响: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偏低、亚硝酸盐较高,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处理建议:早晨6点左右使用“健水乐” 或“纤车净”杀虫,下午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处理,次日施用“活嫩水素”,培肥水质。5、黄色水藻相:以双鞭毛金藻或三毛金藻为优势。产生原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微生物分解后,池塘底部PH值下降,盐碱地新开塘容易出现这种水色。不良影响:藻类含有毒素,易引起水产动物中毒。处理建议:首先使用“水质

4、保护解毒剂”解毒处理,次日施用“底净宝”处理底部,再补充“渔经可乐”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土黄、白浊水藻相:没有藻类,以细粘土为主。产生原因:雨水冲刷,水体突变导致藻类死亡,上、下水层对流产生“浮底”。不良影响:溶解氧低、透明度低,水体理化指标不稳定,波动大。处理建议:首先澄清水体,上午使用“水产用净水宝” ,下午使用“底净宝”等,次日施用“活嫩水素”和“渔经可乐”等,培肥水质。7、红色水产生原因:水体有机物过多,氮磷比例失调或微量元素缺乏。不良影响:环境变化时,甲藻容易死亡。产生藻毒素,引起鱼虾中毒。处理建议:首先施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再施用“活嫩水素”和“渔经可乐”等,培肥水质

5、。8、澄清水色结构:水体中基本无藻类。产生原因:水体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或缺乏营养元素,藻类没有繁殖起来。不良影响:水体极不稳定,鱼虾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幼苗缺乏适口饵料。处理建议:首先使用 “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严重时可用2-3次,次日引入池塘老水,再施用“渔经可乐”和“活嫩水素”肥水。9、发光水形成原因: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辽宁海蜇养殖池塘较为常见)大量繁殖所致。不良影响:水体产生毒素,很难培肥,鱼虾高度应激、厌食,水中溶解氧降低,下风水面漂浮黑色油膜,有腥臭味。处理建议:首先进行灭藻处理,再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1-2次,并加大增氧,然后使用“活嫩水素”和“渔经可

6、乐”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10、土皮形成原因:藻类死亡后的尸体、有机碎屑和多种原生动物组成。不良影响:白天土皮浮在水面上面,晚上下沉,阻隔水体的物质交换,水中溶解氧降低,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对鱼虾产生毒素。处理建议:使用“蓝藻净”灭藻,随后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用“底净宝”进行改底处理,然后使用“活嫩水素”和“渔经可乐”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水质调控常常会出现放苗前后,池塘经多次施肥均无明显效果,或水色很差。就其原因:1、水体营养盐不足,通常是新塘或施肥不足的池塘容易出现此种情况。处理方法:全池均匀泼洒有机肥或生物肥,如“活嫩爽藻类肥水素”、“活嫩水素”等。2、由于

7、水源污染或者消毒剂、杀虫剂残留在塘泥中淤积,导致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处理方法:步骤一:降毒解毒:全池泼洒池塘解毒剂,:如“水质保护解毒剂”、“亚硝快克”等。步骤二:施肥培水:全池泼洒有机肥或生物肥,如“活嫩爽藻类肥水素”、“活嫩水素”等。3、池内浮游动物(如水蛛类)或有害细菌的大量滋生,抑制了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 处理方法:步骤一:用“水稳克”杀灭大型浮游动物步骤二:消毒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步骤三:施肥培水:全池泼洒“活嫩水素”、“氨基酸肥水素”及生物肥等。4、用地下水(井水)或过滤海水做为水源的池塘,藻种匮乏,育藻困难。处理方法:步骤一:引

8、入旁边藻源丰富的池塘水适量,补充藻源。步骤二:全池泼洒“水质解毒剂”步骤三:施肥培水:全池泼洒:“活嫩水素”、“渔经可乐”等。5、经常使用化肥培水的老化池塘,塘泥生物活性差,水泥间物质交换停滞,肥效流失,青泥苔、丝状藻滋生,泥皮泛浮,肥水十分困难。处理方法:步骤一:全池泼洒“渔经可乐”、“活嫩水素”等,培育微生物种群。步骤二:施肥培水等。6、低温期肥水,同时又无充足光照,最难肥水。处理方法:全池泼洒“富藻素+渔经可乐”等连续2-3天。篇三:南美白对虾养殖疑难问题解决方案笔者从事南美白对虾技术工作多年,根据海南高位池养殖经验,结合养殖生产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和有效的技术外理方案,整理成此文。希望与广

9、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进行经验交流。1、如何调节虾塘的PH值稳定?养虾的整个过程都要求PH值稳定,适宜范围是间,变化范围不宜超过个单位。如果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灵;如果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如果PH值不稳定,早上、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CaCO3)和小苏打,以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CO2的浓度)。2、虾塘水发红、发白、发黑怎么处理?虾塘水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发白是细菌大量孳生,发黑是水质严重老化,有机物含量过多。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虾塘水,在晴天的上午施用“菌毒消”,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底质宝”,二天后,再施用“养水专家”,水质即转为正常。3、怎样防止“

10、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塘水体表面暗淡,无光泽,此时排水3040公分,施用“底质宝”和“养水专家”,再加水至原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有机肥和合细菌,保持透明度在2530公分。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公分,施用“底质宝”,在加水至原位。4、放苗后,发生丝状藻(青苔)怎么处理?虾苗虾塘后,塘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达米左右,加倍使用光合细菌,或从其它健康池塘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先施用“底质宝”处理底质,再施用“

11、肥水快”和光合细菌,快速肥水,保持透明度20公分。两天后,丝状藻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5、台风、暴雨之后,虾塘怎样处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温度、盐度、溶解氧水体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对对虾极为不利。解决方案:下暴雨时要增开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可以停餐。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VC、VE,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6、茶枯在养虾中有什么作用?茶枯系山茶榨油后的残渣,内含茶皂素。对鱼有剧毒,对虾蟹无害。在养虾中有如下作用:1)清野肥塘,把茶枯浸泡三天左右,取其滤液(每亩水深1米用5公斤),全塘泼洒。能杀灭各种野杂鱼和寄生虫卵。不必排

12、水,7d后,水肥成茶褐色(硅藻为主),水质清爽肥嫩,透明度30公分,并且肥效持久。虾苗经试水后,可直接下塘。2)杀灭纤毛虫。用茶枯浸泡液全塘泼洒,可促进对虾脱壳,然后排换水,使用浓度10-12ppm,效果非常理想。3)在养殖过程中茶枯浸泡滤液5-8ppm,可刺激对虾同步脱壳,加速生长(但在发病期间,切勿使用。)。7、养殖过程中进排水能否大排大灌?在理论界,关于养虾“大排大灌”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主要要看对虾体质、虾塘水质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养殖前期(30d)、中期(60d),一般不宜“大排大灌”。养殖后期(90d)水色浓,透明度低,斑节对虾最大排水量不宜超过20%,南美白对虾和中国对虾可以“

13、大排大灌”,排水量可达到或超过50%。但在病害发生期,都不能“大排大灌”。8、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怎样提高成活率?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虾类,在淡水池塘养殖,生长速度和病害防治比海水养殖更具优势。其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虾苗淡化技术和提高虾苗下塘成活率技术。从海水到淡水,需要一个渐进的淡化适应过程,不能急淡。对虾育苗场只能将盐度淡化到25,养殖场要设置小水池(3050),配制与育苗场盐度相同的人工海水,用工业盐和海水微量元素或海水晶配制,也可用盐卤或自然海水。先将虾苗放到这种小水池中,投喂虾片或丰年虫,并充气以防缺氧,每天添加淡水,注意观察虾苗的反应,每天可降低盐度,约经10天左右,盐度

14、降到以下时,虾苗适应了池塘淡水,可以从小水池转移到池塘中养殖。在养殖后期,要控制蓝藻的过度繁殖,防止产生有害水华。9、虾塘水体发光怎么办?造成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水体发光时,如果尚未放苗,应排掉池水,重新进水、消毒、肥塘。已经放苗,水体发光,应使用有机肥和光和细菌迅速培肥水质,使透明达20公分内,发光现象会消失。在放苗30天内,不宜使用药物处理,因为此类药物毒性太大,在杀灭发光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虾苗。一般情况下,发光20天左右,会自然消失。有条件的地方,可添加淡水,降低盐度。发光现象消失后,用“底质宝”处理底质和水质。在发光海域,要尽量减少虾塘进水。在养殖

15、中、后期,可使用络合铜类药物,杀灭发光生物。使用前先排水,用药后3小时加水,并增开增氧机,第二天,施用“底质宝”,调理水质。10、怎样快速处理严重恶化的虾塘底质?造成虾池底严重恶化的原因有:1)养殖前期肥水过度,肥料使用过多。2)饲料投喂过多,残饵、粪便沉积。3)水质调控处理措施不妥,消毒剂种类和用量使用不当,杀灭菌藻严重,尸体腐烂,造成底质严重恶化,流质性淤泥过厚、发臭、发黑。对虾缺氧严重,透明度极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解决方案:1)排换水30公分,连续2-3次。保持水位在米左右,开启所有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利用水流的向心力,将淤泥推送到池塘中部,有中间排污系统的,可以排出塘外,保持池塘四周底部干净。2)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遍洒,让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如有浮状物,捞出塘外。3)五天后,加水复位,施用“底质宝”。11、对虾“游塘”怎么处理?对虾游塘原因复杂,表现症状是对虾沿塘边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