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8220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成果报告书解晓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城市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书姓 名 解 晓 芬 课题名称 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承担任务 英语教学中中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成果名称 论文中学生探究学习研究 鉴定时间 2018.6 一、研究报告研究课题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负责人杨香丽课题立项时间2016.8课题立项审批单位运城市教育局课题完成时间2018.6本人承担的研究任务 英语教学中中学生探究学习研究个人成果名称 论文中学生探究学习研究 研究成果:(不得少于2000字)英语教学中中学生探究学习研究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背景,以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参照对象,在自

2、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发现、质疑、讨论、释疑、检验、评价等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形式。一、遇到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现代学习理论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杜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的可能性、

3、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之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要大胆质疑,不迷信于书本和老师,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是问题的源泉。我们经常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大千世界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善于思考,就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如人类发展起了的建设科学,就源于大自然的巢穴,人类根据鲨鱼做出了飞机,根据蝙蝠做出了雷达

4、,人类根据蜻蜓的翅膀发明了飞机,根据蝙蝠的嘴和耳朵发明雷达,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有的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阿基米德在洗澡中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谢皮罗教授也是在洗澡中发现了“科魏里奥利效应”,鲁班发明的锯就是源于割伤他手指的茅草,瓦特发明蒸汽机就源于他烧开水时的疑问:“为什么水蒸气能推动壶盖?”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源于苹果落地的现象。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太多了,如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就业问题,等等。探究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问题从现实生活中来,让知识再回到生活中去,让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1.

5、问题的提出生活化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大问题,有小问题,有抽象的,有具体的。提出的问题过大或过于抽象,超出了学生们的认知范围,他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探究就会受挫,浅显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也不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那么哪些问题是适合于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呢?一类是开放性问题,另一类是实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究,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开放性问题一般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便于学生们将知识经验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扩展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如“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李明同学在同学间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些问题就可以从多角度

6、进行探究。学生的生活不仅局限于自己所接触的自然和社 会 ,还涉及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要顾及到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只有当探究的问题与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时,学生们才会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帮助探究新问题,从而使问题更深入,探究空间更广阔。实用性问题指客观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然而有些问题虽源自生活,但是中学生毕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难免看问题不全面,探究问题有困难。我们在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时,一方面问题要有实际意义,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确实存在的,不解决可能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如中学生上网成瘾问题;另一

7、方面问题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影响,如怎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许多问题的影响力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段才能够显现出来,将这些问题提出来,提前加以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2.问题的呈现情境化“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可见情境对于学生发现问题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直观、真实地感受生活和体验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陌生的内容熟悉化。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直接进入生活

8、场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能够将动听的音乐,多彩的画面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学生与问题的时空距离感,利用多媒体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表演体会情境。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是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用道具演示如何制作汉堡,如何做炒米饭,那么就一定能够激起学生深远的联想。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有其它别的方法,如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利用图画再现情境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讲述。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民主、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绪才高涨,思维才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

9、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二)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纠错的过程,课堂中的纠错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的生成。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解决了先前的一个问题,可能又产生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新问题。课堂是问题生成的地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 从书本中发现问题 课本教材、教辅、古典名著中都蕴含丰富的探究性学习内容。例如,围绕英语教材,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污染有哪些种类?污染能够引起什么问题?不同种类的污染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种类的污

10、染分别有哪些危害?怎样节约用水?什么是温室效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哪些是污染源?怎样保护环境?你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未来的地球环境会是什么样子?以“能源”为课题,学生可以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化石能源的利弊;生物能源的利弊;中国风能发展的现状;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利用的情况等。2.从学生身上发现问题 高效课堂要体现问题式教学的特点,将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无问题意识转到问题意识上来,实际上是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把有问题的学生搞得没问题,实际上没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没有创新。“

11、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陶行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课堂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课前通过备课生成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涌现出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让学生们用would ratherthan(宁愿也不)造句,按照最初的教学设计思路,学生们可能会造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可是有一组学生的代表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用英语怎么翻译?”这个问题是课前没有预设到的,这种非预设性生成的问题更有价

12、值,因为这个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问题。面对课堂上不曾预料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它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并深入挖掘其价值。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时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带着问题出课堂。“问题”在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否对学生合适,而不是在于它是否一定由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可以来自教师或其他途径,当然由学生提出问题会更好。如果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仍然无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二、课堂探究求落实,深入探究效益高课堂探究要落到实处,真正使探究活动起到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13、因为建设创新型社会需要大量的探究者,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需要具备收集、筛选、整理的能力,学会探究学习对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十分有利。对于中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形成解释、检验结果和评价结果,这类探究适宜于理科教学。在文科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直接从书籍、网络等资源中收集、整理资料,并对数据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不管是学生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都应该包含以上几个要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不能忽略或取代任何一个要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探究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探究

14、性学习只流于形式,最终使教学大打折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有探究之名,无探究之实我们的老师很容易接受探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但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却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探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求答案,与其花大量时间探究,不如直接将答案说出来,省时,省事。导致原本需要经过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就这样被简化为只背探究答案,只记探究结果。很多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有名无实,根本起不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1.探究问题肤浅化,探究活动形似神异,华而不实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忙

15、得不亦乐乎,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我发现在一些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多时候提出的是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的设计缺乏探究性和开放性,没有探究价值,答案唯一,很容易在书本上就能找到或根据生活常识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可是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就立即组织学生开始讨论,表面上学生讨论积极,课堂气氛热烈,细细品味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深入的思考,探究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探究活动是无效的、无益的,学生们只是配合老师的演出,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也不会有任何能力上的提高。我们不能把公开课上的那些作秀的东西带到日常的课堂上,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2.由“满堂灌”到“满堂问”传统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按照教案设计,一道程序接着一道程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忽视学习技能、方法的传授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完全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失去学习的话语权,学习活动完全依赖、顺从于老师的安排,学生不会质疑,不敢质疑。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分数,学习走向极端。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导致一部分教师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认为启发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