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8141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课时课件15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章节(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是民族之魂,(一)中华民族之魂,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注意,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呢?,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2、,(一)中华民族之魂,多选: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C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D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A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是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1)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 (2

3、)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3)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中华民族之魂,多项选择 1鲁迅:“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是因为 A 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支柱 C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定因素,AC,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现代发展中国特色

4、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是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1)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 (2)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3)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中华民族之魂,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中华民族,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从这两个镜头来看,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体现了什么精神?,课堂探究,体现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5、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含义: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课堂探究,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提示: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团结统一,(1)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

6、,(2)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 B、 C、 D、,D,法国思想家莱布尼兹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他们(指中国人)也低于我们的水准。这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7、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贵和,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应联合国要求,2004年中国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警察部队。,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8、爱好和平,(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爱好和平,(1)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2)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堂上练习:,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勤劳勇敢,愚公移山,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

9、、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勤劳勇敢,(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勤劳勇敢,(1)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2)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勤劳勇敢精神( ) 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奠定了中华民

10、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 B、 C、 D、,C,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司马迁报任安书,反映自强不息的典故和名言警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宏志班的声音,保定一中

11、宏志班学生,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他们拥有不屈的自强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宏志班学生奋斗经历的真实写照。,放飞心愿,学生说:“我在宏志班所学到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影响着我,并且我相信,以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仍然会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校长说:“我们从第一届开始,就在积攒宏志班教育的基点,基点在哪儿?基点我们首先要放在贫穷不是耻辱,贫穷是财富。那么这笔财富怎么用,你只有自强不息,一点一滴地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把贫穷最后变成财富。”,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4、自强不息,在历代中国人

12、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堂上练习:,“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A,结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3、,(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课堂活动: 交流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10、,(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4、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2)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3)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A、 B、 C、 D、,B,中华民族精神,课堂小结,“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1)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这启示我们,在新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