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8127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篇一:高二历史期中试卷保密启用前致远中学20XX级第五学段模块检测历史试卷 20XX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不耻下问 D、当仁不让 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荀子的“

2、性恶论”思想3、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4、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5、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孟子主张“民为贵,

3、社稷次之,君为轻”A. B.C. D. 6、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 7、“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

4、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天人感应学说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9、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10、河南嵩山少林寺内有一“三教合一”碑。整幅画看上去是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一边,左面就是老子侧像,遮住另一边,右面则是孔子侧像。与这幅画寓

5、意最相近的现象是 A.“天人感应”说的提出B.火药的发明 C.理学的形成 D.京剧的诞生11、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2、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对象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 是A.老子 B.董仲舒 C.

6、朱熹D.王守仁1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主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不被统治者接受 B.三种主张都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 C.孟子和黄宗羲都反对君主专制D.三种主张都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产物15、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7、,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16、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行书,被称为“书圣”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17、20XX年11月6日新华网报道:“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北京正式发行,该套教材不仅将论语孙子道德经等经典文献

8、全文选入,还将京剧、茶文化等纳入其中。”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 D.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19、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

9、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注重理论研究 以科学实验见长 A、 B、 C、 D、 20、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其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2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凉爽,有人觉得冷。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应是(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22、15世纪学者

10、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3、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否定圣经的作用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24、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从事情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变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为此,他提出的政治学说是 A、理性自

11、由学说 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民主权学说 D、人文主义学说 2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 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26、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三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提倡理性,反对迷信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反对封建束缚 促进人性的解放 A、 B、 C、 D、27、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

12、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28、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29、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的主旋律是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民主自由的理性精神30、“对建立在理

13、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第卷本大题共40分,31题15分,32题12分,33题13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理

14、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请回答:。(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的道德规范(即“理”)的内容是什么?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及思想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

15、统伦理道德?32、阅读下列材料: (12分)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丸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