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8094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鸟画牡丹说课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课 时: 1课时 课 型: 绘画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

2、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及绘画技巧。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通过步骤示范,

3、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方法:1.教法设计:“教为主导,演示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讲采取讲解、欣赏、观察、秀作品,给学生欣赏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在其中也穿插提问法,让学生的思维能跟着我的思路走,在这样的互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每次提问我都会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言辞,并在适当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在讲授、欣赏、演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摹写练习。 2.学法设计: 在此应该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导”的思想,学生的学法主要采用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来完成。观察分析除了能吸引注意力以外,还可以让

4、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探索中,并培训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理性分析能力。总结方法是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与培训他们对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的助于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并能把当天学的知识给予巩固与加深, 观赏和相互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电脑课件。学具准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等情况。 二:引入新课:(3分钟) 我们先欣赏一些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品。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一)情感目标 :中国花鸟画简介 中国花鸟在我

5、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笔墨技法

6、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

7、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作品欣赏:花鸟画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只是一种装饰美术并非独立的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以写生为基础,中国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写生做为创作的基础。这种写生,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现实的花卉禽鸟,而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征。就象表现人物

8、画一样,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更重视传神。宋朝是花鸟画的高峰,宋代强调写生,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时,对动植物的特点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苛刻,如孔雀开平时是先抬左脚或右脚都是有讲究的(见作品)。五牛图出水芙蓉图牡丹花图(三)基本技法演示作画步骤: 起稿:根据原画稿临摹出白描稿; 用墨:墨分焦、重、浓、淡、清五种,因画而定。 设色:国画颜料分水色和石色。水色一般是植物性颜料透明透气又轻盈感,石色一般是矿物性颜料不透明又厚重感多用于重彩画中。 四:作业布置:(2分钟) 完成以牡丹花为主要内容的临摹作品,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五:课堂练习:(20分钟) 课中巡视辅导,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摹写法完成工笔花卉牡丹花临摹作品一幅。 六:课堂总结:(3分钟) 简要回顾教学中对工笔花卉的处理技巧能力培养的要点及学生对应表现,使学生更加明确绘画努力的方向。% M X$ w# G1 C A1 0 o( i 六、板书设计: 中国画技法:工笔花卉牡丹花一、作画步骤:1、起稿2、用墨3、设色二、基本技法剖析及其运用:纸性:熟宣;用笔:钩线中锋用笔;用水:清水笔用于染墨染色;用墨:因画而异,可分染,罩染叶和花的深色部分;用色:叶子多用花青加藤黄,花瓣因画而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