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8080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练习题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让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不断发扬光大,着力汇聚起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正能量。之所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因为它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中华文化力量的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 B C D,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述正确的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 B C D,3.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

2、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2014年多省市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因为 ( ) 思想道德建设能引领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A B C D,4.某市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确保创建工作接地气、顺民意。这样强调是因为 (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需要亿万人

3、民群众参加的伟大工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主体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 B C D,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十八大科学把握国内外形势和文化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A B C D,6.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针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发问,为什么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其实,这折射出的就是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之

4、间的巨大差距。这警示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 ) 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C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 )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

5、前进。文化自觉是( ) 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B C D,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 )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A B C D,10.李克强总理在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我国重视教育事业的

6、发展,是因为 ( ) 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淡化知识教育的需要 A B C D,11.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12.央视新闻11发声痛批抗战剧频现雷人剧情,“有些抗日剧是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存

7、在着过度娱乐化甚至“三俗”化倾向,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文化市场色彩斑斓 B通俗文化更符合人们的文化需求 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13.现在一些孩子沉迷于手机上网,也使得他们成了不良信息的受害者。手机成为继电脑之后,让家长头疼的新问题。为此,作为学生应该 ( ) A加强对手机网络的管理,正确取舍信息 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远离网络,防止不良信息对自己的消极影响,14.2014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137亿元,超过2011年全年总和,电影消

8、费日益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电影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也格外突出,如过度娱乐化、同质化、片面追求票房和“眼球效应”等。这说明( )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电影发展要强调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中国电影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加强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 A B C D,15.“全能神”是当前国内最具危害力的邪教组织之一,他们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煽动一些文化素质低,信念脆弱的群众加入组织。2014年发生的山东招远“5.28”故意杀人案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全能神”这一邪教组织的强烈关注。材料启示我们 (

9、 ) A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应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C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落后文化 D要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6.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历史上的无数考验都没能征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B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C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7.歌曲走向复兴唱道:“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

10、的希望。”这体现了 ( ) 团结统一的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好和平 爱国主义 A B C D,18.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 ( )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19.2014年9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 ( )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1、的结合 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 B C D,20.2014年7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经过8年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材料说明 ( )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中华民族精神熔炼于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B C D,2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

12、承”的是 ( ) 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之一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 B C D,22.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23.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

13、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 ( ) 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 B C D,24.复兴中华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和后几代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之所以要复兴中华文化是因为 ( ) 中华文化的力量总是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关键因素 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之源 A B C D,25.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创造

14、活力”,是因为 ( )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B C D,答案:AABBA DDBAB BCBBB BBDBB CCDCB,2014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4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 “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

15、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