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8074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房的消防设计规范篇一:机房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应穿过主机房。第条 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第三节 防火和疏散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第条 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 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

2、示标志。第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五章 空 气 调 节第四节 系 统 设 计第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第条 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第七章 给 水 排 水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第条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3、。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第条 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条 电子计算机用于非常重要的场所或发生灾害后造成非常严重损失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第二节 消 防 设 施第条 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第条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

4、,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第条 当主机房内设置空调设备时,应受主机房内电源切断开关的控制。机房内的电源切断开关应靠近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人口。第三节 安 全 措 施第条 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第条 凡设有卤代烷灭火装置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废弃物应采用有防火盖的金属容器。 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记录介质应采用金属柜或其它能防火的容器。第条 根据主机房的重要性,可设警卫室或保安设施。第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篇二:机房消防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

5、设计规范GBJ工程16-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DBJ15-23-1999七氟炳烷气体灭火设计规范及其他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二、设计说明1、本方案采用平安牌无管网七氟炳烷气体灭火系统,并设置烟、温感自动报警系统,当发生火灾时,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2、在主机房配备一瓶35Kg的ZJ40L无管网七氟炳烷气体灭火器; 在UPS配电间配备一瓶24Kg的ZJ40L无管网七氟炳烷气体灭火器; 在运控室各配备一瓶45Kg的ZJ70L无管网七氟炳烷气体灭火器。3、气体灭火控制器采用一台海湾的三防区报警灭火控制器

6、。4、系统控制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自动状态:只有当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到防区内的温感、烟感两个独立信号时,声光报警器延时30s后,控制器才会发出启动指令,灭火装置喷发,同时释放显示灯闪亮以提示人员勿入灭火场所。自动状态一般用于夜间无人时使用;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按下防护区外的手动启动开关,启动灭火装置,对现场实施灭火。手动状态一般用于上班有人员在时5、启动灭火装置前,所有影响灭火效果的通风换气等设备应联动关闭。6、火警发生后,报警主机输出信号,切断非消防电源,并将火灾信号送至大楼的消防控制系统。三、施工说明1、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工

7、作人员易见到和听到的地方,以便火灾报警时人员及时撤离,安装高度为离地面。2、释放显示灯安装在防区门外正上方处。3、手动启停开关安装在防区外出入口明显处,工作人员便于操作,高度为离地面。4、灭火装置的安装方式为靠墙就地摆设,其喷口正前方内不允许存放阻碍喷射的物品。5、灭火控制器应安装在值班室(控制室)墙面上,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6、系统应确保接地可靠。篇三:机房消防设计方案机房消防系统方案一、设计依据计算机房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规范标准和资料: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 116-88。美国防火学会NF

8、PA20XX标准(即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标准)。上海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DG/TH08-307-20XX。国家公安部公消1998001号,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及使用暂行规定。 七氟丙烷供货商提供的产品规格,参数资料。业主提供的保护区域建筑平面布置图。二、主要设备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报警和控制设备。药剂储存和喷放设备主要包括有七氟丙烷(FM200)气体钢瓶、钢瓶固定支架、瓶头阀电磁启动器、瓶头阀手动启动器、高压软管、气动软管、喷嘴等。报警和控制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气体控制盘、烟感火灾探测器、紧急启停按钮、警铃、蜂鸣器及闪灯

9、、气体释放指示灯、压力开关等。三、保护区概况及设计本系统用来保护四楼的计算机房。根据经济合理、优化设计的原则,在保证系统性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保护区作了如下的划分,共用一套系统:计算机房,面积S=40 m2,净高h=,体积V140m3 ,所需七氟丙烷(FM200)气体110kg钢瓶N=1个,七氟丙烷药剂用量为98Kg,设计浓度8%。本方案钢瓶间设置在二楼。系统采用氮气增压输送,增压压力为,在7秒钟内喷射一定浓度的FM200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并且要求浸渍时间不少于3分钟,将保护区的火扑灭。四、系统设计性能1.基本设计参数(1)保护区有关参数(2)保护区为独立封闭空间(3)保护

10、区设置通风设备(4)保护区设计环境温度为(5)海拔高度修正系数为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最小设计灭火浓度为8%(20时),在7秒钟内喷射一定浓度的FM200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并且要求浸渍时间不少于3分钟。 2对保护区的要求:(1)保护区应为独立区域(2)保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小于1200Pa。(3)喷放FM200前,应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4)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FM200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门,关闭通风口。(5)保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保护区内打开。3对钢瓶室的要求根

11、据国内规范的要求,存放气体钢瓶组的房间(钢瓶室)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设在各个保护区域外,并且有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的出口,设有可关闭的门。钢瓶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温为-1055,钢瓶间宜设有通风装置,保持干燥通风。FM200贮瓶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允许在瓶站存放可燃、易燃和腐蚀性物质,不允许受到震动和冲击。钢瓶间的面积约需8m2。4系统控制方式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应同时具有自动控制、电气手动控制和应急机械手动操作三种控制方式。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三种控制方式的动作程序如下:a). 自动控制:保护区域内设置有感烟探测器,并被分成两个独立的报警组合。发生火灾时,其中任一组探测

12、器报警后,气体控制盘接收该火警信号,将显示出该组报警信号,同时控制盘会输出如下联动控制信号:鸣响保护区范围内的警铃通知人员撤离;输出如下联动控制信号:停止保护范围内的通风设备以封闭房间;关闭保护范围内通风口处的防火阀以封闭房间。输出干节点报警信号至消防报警系统总控制盘;此时消防值班人员应立即去现场处理与确认火警。而当另一组探测器也报警,气体控制盘上再次出现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出该组报警信号,同时控制盘再次输出如下联动控制信号:保护区范围内的警铃停止鸣响;鸣响保护区域外的蜂鸣器并点亮闪灯,警告所有人员不能进入保护区域,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经过30内的秒延时后,通过控制盘启动七氟丙烷(FM200

13、)气体钢瓶组上释放阀的电磁启动器和对应保护区域的区域选择阀,使七氟丙烷(FM200)气体沿管道和喷头输送到对应的指定的保护区域灭火;一旦七氟丙烷(FM200)气体释放后,设在管道上的压力开关会将药剂已经释放的干节点信号送回气体控制盘及消防报警系统的总控制盘。并点亮保护区的气体释放灯,警告所有人员不能进入保护区域,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当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盘启动所有的警铃、蜂鸣器及闪灯后,在系统处于延时阶段时,如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它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火灾,可将设在气体控制盘上的手/自动转换开关转到手动状态(直至按一下气体控制盘的复位

14、开关),可以使系统暂时停止释放药剂。如需继续开启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将设在气体控制柜上的手/自动转换开关转到自动状态即可。在保护区域的每一个出入口外侧的门上方,都会设置一个气体释放指示灯、蜂鸣器及闪灯,而警铃则设在每个出入口的内侧。同样,在保护区域的每一个出入口的外侧,都会设置一个紧急启停按钮,但系统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则只设置在气体控制柜上。b). 电气手动控制:即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紧急启动按钮按下后,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以释放七氟丙烷(FM200)气体。c). 应急机械操作:应急操作实际上是全机械方式的操作,不需任何电源,只有当自动控制和电气手动控制均失灵

15、时,才需要采用应急操作。此时可通过操作设在七氟丙烷(FM200)气体钢瓶上的机械式手动启动器,区域选择阀上的机械式手动启动器,来开启整个气体灭火系统,同时输出干节点信号至气体控制盘,并引起如下的联动:控制盘上出现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出压力开关是否已动作;鸣响保护区域内外的蜂鸣器并点亮闪灯;输出干节点气体喷放信号至消防报警系统总控制盘;5. 对火灾报警系统的要求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的保护区内应有二路烟感探测器,连接在两个不同的报警组合中,以确保灭火系统的二级报警要求。保护区的烟感探测器应间隔布置,每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按5060m2计算。该保护区内有架空活动地板和吊顶,其中也设置了火灾探测器。为了满足七氟丙烷(FM200)气体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接收压力开关送出的七氟丙烷(FM200)气体喷放动作信号和气体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