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7642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注意(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实验研究,2,主要内容,一、注意的早晚期选择之争及相关实验 二、注意的研究方法 三、注意的应用研究,3,一、注意的理论和实验,问题: 是理论假设催生了相关的实验,还是相关的实验结果催生了理论的诞生?,4,1.1 过滤器理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于是出现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可能被暂存在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贮存; 过滤器类似一个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信息通过,其余通道信息不能通过; 过滤器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 Broa

2、dbent,1958,5,注意过滤器模型的形象化图式,过滤器在哪个位置?,6,过滤器在哪个位置?,感觉阶段早期选择模型 分析阶段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反应阶段晚期选择模型,7,1.1.1 早期选择模型,Broadbent: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选择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信息的过滤是“全”或“无”的方式。 Welford:单通道模型,8,双耳分听实验,双耳分听实验是彻里(E.C.Cherry)开始使用的 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 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没有受到注意得不到更深入的加工,Ch

3、erry,1953,9,双耳分听实验,刺激呈现方式:立体声耳机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分别听到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 呈现速度:2个/s 结果: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信息:正确率65 按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序成对再现:正确率20 事先不规定再现方式:被试多采取第一种方式,Broadbent,1958,10,早期选择模型,11,如何选择?,新异的 强烈的 具有生物意义的 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实?,12,质疑的声音,实验设计: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同时放音,每只耳朵所接受的刺激信息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果发现: 被试在这样的实验中会根据材料的特点重现刺激信息,如6、2、9;DEAR AUNT JANE。

4、对于这种实验结果,如何解释: 过滤器通道可以快速转移? “瓶颈”是否后移了? 注意的工作机制不是单通道模型和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过滤器模型不正确?,Gray & Wedderburn,1960,13,1.1.2 衰减模型,注意的工作方式不是以全或无的单通道方式,而是多通道方式工作,但是在多通道的信息加工中,每个通道的信息得到加工程度是不一样的。 追随耳的信息加工方式如过滤器模型所述,而非追随耳的信息也有可能通过过滤器而被加工。 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在通过过滤器信号被衰减,在意义分析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过滤掉,也有可能因为其它一些因素而被加强(如自己名字)。Treisman,1960,14,受到

5、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号如何得到高级的分析被识别?,已经存储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语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值。 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没有衰减,保持原有的强度,可以顺利地激活有关字词,从而得到识别。 非追随耳的信号由于受到衰减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有关的字词,但有特别意义的项目有较低的阈值,可能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Treisman,1960,15,影响阈值水平的因素,个性的倾向 项目的意义 熟悉的程度 上下文 指示语 如何设计实验?,16,相关实验,解释:追随耳被激活的项目使得非追随耳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阈值降低,从而可能被激活识别,17,相关实验,英文小说,法文小说,55被试知道,英法双语被试,

6、英文小说,法文小说,2的被试知道,解释:追随耳被激活的项目使得非追随耳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阈值降低,从而可能被激活识别,法语好,法语差,18,中期选择模型的选择位置,19,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共同点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过滤器位置位于初级分析和高级分析之间 过滤器的作用是选择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得以识别,因此,注意的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 不同点 过滤器的工作方式:“全或无” VS “衰减” 选择通道:单通道 VS 双通道或多通道,20,质疑的声音,复述是否是追随耳实验中一个没有很好控制的额外变量? 早中期选择模型假设在注意之

7、前对刺激进行相应的加工(前注意加工),而且前注意加工过程由可能涉及到语义自动加工,因而显得复杂。,21,1.1.3 晚期选择理论,注意并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所有刺激都会进入高级分析过程。 中枢则根据一定的法则进行加工,对重要的信息才作出反应。而不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快被新的内容冲掉。 Deutsh-Norman反应选择模型,22,Deutsh-Norman反应选择模型,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将在知觉阶段得到充分分析,选择作用发生在信息加工后期,至少是被试在对刺激作出辨识之后 反应模型同样承认“瓶颈”存在,但更接近加工系统的发应端。,23,记忆对信息选择的作用,感

8、觉输入通过知觉加工,到达记忆系统,激活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表征,与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表征发生某种关系相关(correlation),相关决定着中枢对输入信息的选择和再认。 选择作用取决于感觉输入的强度,还取决于输入信息的重要性和相关。 如果输入的信息是单词,可能某些单词的重要性永远是最高的,有些处于低水平。 不重要的单词由于上下文、语法或语意的线索所形成的期待作用,其重要性不断改变。,24,相关实验,肖非、哈德维克(Shaffer & Hardwick,1969) 实验材料:靶子词 双耳分听基础上,按照随机顺序在双耳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 要求被试无论在哪个耳朵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反应 实验发现,

9、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达到了5968 解释:被试有可能同时注意来自两个通道的信息,对信息的选择不是由于通道的有限容量造成的。,25,相关实验,希夫林等(Shiffrin ,et al.,1979) 实验材料:辅音 白噪音(各种频率的噪音)背景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辅音,要求被试指出是否听到了某个特定的辅音 条件一:同时注意两耳 条件二:只注意某个被要求的耳朵的信息 实验发现,两种条件下觉察成绩相等 解释:人们在加工来自某个通道的信息时,并没有排除来自另一条通道的信息。,26,两种选择的争议,27,支持前者的证据(Treisman & Geffen,1967),设计 追随耳程序:要求被试复述追随耳听

10、到的信息 追随靶子词程序:同时呈现在两耳的信息中,随机安排了特定的靶子词,要求被试听到靶子词,都作出反应,分别敲击左键或右键。记录靶子词的反应次数。 结果预测: 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作出发应,而非追随耳没有,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若两耳都能听到靶子词并作出反应,但追随耳明显高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过滤器模型; 若二者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实际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86;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时8。,28,反对者的声音(Deutsch et al.,1967),两耳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造成追随耳信息比非追随耳的更重要,因此造成二者对靶子词的反应差别: 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 在追随

11、耳,对靶子词要复述(追随),又要作出敲击电键反应,即两次反应;非追随耳仅对靶子词作出敲击反应,即一次反应,29,改进的结果(Treisman & Riley,1969),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听到靶子词后,不对其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相一致,其他安排与前实验相同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76;非追随耳为33 依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30,继续反对,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当听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反而会使得靶子词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至于影响反应输出,31,两者是否对立?,知觉选择模型的支持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附加追随耳程序的双耳分听实验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然后分析比较两个通道

12、的作业情况,他们研究关注的是注意的集中性; 反应选择模型的支持者,运用不附加追随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使注意分配到两个耳中,他们研究关注的是注意的分配性。,32,1.2 资源限制理论,人的心理资源(注意)总量是有限的,这不是过滤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 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 如果某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就可以同时指向其他的任务 卡内曼(Kahneman,1973),33,资源限制理论,可利用的资源是和唤醒相连的 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 分配方案的受制因素 可利用的能量 对能量要求的评价:影响唤醒水平;影响分配方案 当前的意愿:完成

13、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 长期意向:反映不随意注意的作用,要求能量分配给新异的、突出的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长期意向,34,心理资源(诺曼和博布罗,Norman & Bobrow,1975),资源限制过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 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作业便能顺利地进行 材料限制过程(data-limited process) 作业受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难以顺利完成,35,互补原则(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双作业操作,如果二者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可利用的总能量,双作业操

14、作就会发生干扰,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要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源相应的减少多少。,36,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程序的实验依据(Johnson & Heinz,1978),向被试两耳同时呈现靶子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两耳中听到的靶子词(复述)。 条件: 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都由男生读出 感觉可辨度搞条件:靶子词由男生读出,非靶子词由女生读出 语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同属于一个范畴 语义可辨度高条件:两类词分属于不同范畴 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非靶子词 结果:不论语义可辨度的高低,在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下所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度高条件下的 解释: 非专注

15、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加工 因在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下,对非靶子词加工需要较多的资源,故其回忆的数量较多,37,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实验 (Johnson & Wilson,1980),被试两耳同时呈现各一个词,被试的任务是检测事先规定的某范畴的词(靶子词),靶子词都是双义词,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词义。如:衣着范畴sock(短袜vs痛击) 当一个耳朵呈现靶子词时,另一耳呈现非靶子词 非靶子词的条件 偏向双义词的适当意义条件:如臭的 偏向靶子词的不适当意义条件:如打击 中性的条件:如星期二,38,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实验 (Johnson & Wilson,1980),实验结果 分配条件下,适当的

16、非靶子词能够促进对靶子词的检测(67);不适当的非靶子词不利于对靶子词的检测(46)。 集中条件下:虽然检测率均高于分配性条件(70以上),但非靶子词的类型对检测不起作用。,39,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实验 (Johnson & Wilson,1980),结果解释 分配条件下,因资源分配到两耳中,所以其中一耳所得的资源少一些;而在集中条件下,被试只追随一耳,所以此耳得到的资源就多,故对靶子词的检测率高于分配条件下; 分配条件下,适当的非靶子词得到语义加工,所用的资源较多;不适当的非靶子词则没有得到语义加工,其使用的资源较少,故在适当非靶子词作用下对靶子词的检测率高于不适当的非靶子词。 是由实验条件所引起的不同资源分配造成的。,40,不能被证伪,如果两个任务无法在任务作业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被同时执行,那么它们需要同一个资源; 如果没有观察到任务作业水平下降,那么它们不需要同一个有限资源。 所有的注意机制都是资源分配机制,没有哪种数据不能用这样的理论来解释?,41,1.3 特征整合理论,特征:某个维量(度)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