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7075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文名遐迩。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白居易称其为“诗豪”。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

2、住。对此,他毫无怨言。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2、周敦颐,宋代哲学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为官所到之处

3、,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平生酷爱莲花,晚年时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取名爱莲池,全部种植荷花。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周敦颐还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ho)两兄弟(程门立雪杨时和游酢(zu)拜会程颐),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3、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

4、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与爱莲说颇为相似。4、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二、背诵课文:(一)陋室铭1、统领全

5、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3、文章的点题句(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写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5、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6、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7、以

6、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或列举古人实例证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8、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爱莲说1、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高度(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表现作者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三、句读停顿: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8、,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字词解释:1、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水

9、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助词,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一说助词,的;一说,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古今异义: 可以调素琴:调,弹奏(古);调动,调整(今)。3、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有名,出名。 有龙则灵:灵,形容词作动词,灵验。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长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使乱。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节。 五、翻译课文: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孔子云:“何陋之有?”5、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六、内容理解:(一)陋室铭1、文章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看,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2、“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1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点拨: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3、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的用意何在?点拨: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陋室的总特征: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5、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点拨:不矛盾。“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

12、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二)爱莲说1、本文所用的修辞方法有:排比、设问、比喻、对比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2、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3、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莲之美;还

13、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本文还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托的是莲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里有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点拨:“淤泥”、“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茎(主干);“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气;“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

14、角度说的。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赏者的感受来说的。5、莲花是什么形象的化身?君子6、文中莲花相对应的君子的品德有哪些?点拨: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显妖媚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庄重高雅,自尊自爱7、“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点拨: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点拨: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点拨:不追求名利,

15、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0、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的慨叹? 点拨: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七、课外拓展:1、莲花的美丽别称: 荷,芙蓉,芙蕖,菡萏(hndn)。2、古诗中的莲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代乐府民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点拨:梅花,它顶风冒雪,一身傲骨。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