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中心言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914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自我中心言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原因和启示应芬摘要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本文尝试从前额叶发展、执行功能发展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阐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自我中心言语认知心理学原因启示 幼儿 思维细心的老师和家长会发现,孩子从三、四岁起常常会边玩边嘀咕,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幼儿发展和语言学习的必经过程。本文尝试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阐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什么是幼儿自我中心

2、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又译为自言自语,是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13年)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斯基在为其发行俄文版所写的序言批判研究:皮亚杰学说中的言语和思维问题中,针对皮亚杰的观点从理论和实验中提出异议。其后,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实证研究久盛不衰。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言语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能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语或是公开的说话,被称作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言语的机能分为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包括重复、独白

3、和集体独白三种表现形式。维果斯基则依据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和作用将其分为自我中心的沟通、幻想游戏和针对非人类物品的谈话、感情的释放和表达、形容自己的活动和自我引导、大声读出、听不见的喃喃自语。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有特定的发展路径。儿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据皮亚杰统计, 3 岁以前, 自我中心言语占全部言语的 1/2 至 3/4; 3 岁至 6 岁, 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减少, 大约在 1/2 至 1/3 之间; 7 岁以后, 进一步减少到 1/4。而维果茨基则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在学前阶段增加, 在初小阶段逐步减少,其出现频率呈倒 U 型;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部分内化时,

4、公开的自我中心言语便减少;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简化及内化时, 会产生结构和文法上的改变;随着儿童的进一步发展, 他们自言自语的时间由跟随在行为之后转变为出现在行为之前, 具有计划和规范的功能。另有研究发现,言语的自我中心状态与儿童的活动及社会环境有关。首先,活动,尤其是象征性游戏会影响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系数。皮亚杰指出:“独白的常数,无论是私人的或是集体的独白,总是和想像的游戏成正比例的。我们也曾进行“20名大班幼儿语言功用的比较研究,认为在儿童身上确实存在着自我中心的语言,他们说话时并不在乎旁人的观点,也不需旁人的理解和答语,皮亚杰认为与儿童的活动和儿童对他的环境的反应有关,儿童所处的情境(独

5、自或合作的游戏)与协作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语言的功用。其次,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自我中心系数的变化也是有影响的。皮亚杰认为,儿童有两种类型的关系:和同伴的关系与和成人的关系。有两个因素促使自我中心系数减少:一是儿童和他的同伴有着共同的兴趣,可以很自然地产生社会化的言语并指导着同伴间的协作;二是成人与儿童的交往,如成人对儿童游戏的干预。二、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联。认知心理学关于前额叶发展、执行功能发展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等三方面的研究能解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1幼儿前额叶的发展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PF

6、)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前额叶是控制和整合各种复杂关系表征这是一个保证不同形式的推理、问题解决和计划的基本加工过程的生理基础。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活动,诸如意识、思维、想象、注意等都和前额叶皮层的功能相关。维果茨基发现, 以下情景中幼儿会出现比较多的自言自语: 从事较为困难的活动时, 有较多的社会互动机会时, 目标导向的活动中, 解决问题时, 学业活动中, 单独游戏或与能敏感支持幼儿活动的成人一起活动时。可以看出, 以上诸多情景涉及推理、问题解决等加工过程, 与前额叶的功能有诸多联系。但是,前额叶是脑种系发生最新的区域,也是发展较晚的皮层、个体发生成熟最慢的区域。前额叶的发展要持续到青

7、少年、甚至可能是成年早期。幼儿前额叶发展缓慢、不完善导致功能发展不完善,进而导致幼儿的意识、思维发展不足;语言动作调节功能的发展尚不完善,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在问题解决中或游戏中出现自我中心言语。 2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系统是一种调节、控制、综合、分析个体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的监控系统。幼儿执行功能是指幼儿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能力, 其本质是幼儿对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从而产生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的行为。在幼儿期,前额叶的发展和执行性功能能力的增长是平行的。研究显示,执行功能出现在大约1岁,从2岁到5

8、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在学前期及以后,执行功能各方面都存在系统性的变化,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尽管有幼儿在生命初始两年就有执行性功能的证据,但这些能力达到相当成熟还是要到前青少年期。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幼儿心理理论、语言、记忆的发展密不可分。幼儿前额叶发展缓慢、不完善,控制和整合复杂关系表征的能力不足, 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的调节、控制和分析的能力有限, 在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和认知转换上存在困难。这些原因导致幼儿在解决问题或游戏时只得借助言语张开嘴巴“大声地”思考。3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47 岁的幼儿其思维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内化的程度, 因此当面临新的或者困难的任务时,

9、他们便使用自我中心言语作为自我指导和自我导向。皮亚杰曾将幼儿认知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26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以下特点: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的倾向;集中性和不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前运算阶段的一个特点,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这样,孩子在与他人交流时不考虑听者的需要,只看到自己的观点、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也无法接纳他人的观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中心的消解,孩子学会与他人交流时考虑他人的观点,自我中心言语也消失。维果茨基的观点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1962) 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是从有声

10、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中间阶段。依据他的观点, 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思维。他们大声地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他人的言辞命令所引导, 当幼儿试图调节自身行为时, 他们就会模仿那些有声的言辞来帮助自己。维果茨基认为, 随着幼儿思维的发展, 自我中心言语不是消失而是发展了, 即转化为内部言语了。而加里培林则认为,幼儿最初的智力活动只是一些实际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才使得智力活动最终形成。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即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出声的外

11、部言语活动阶段使活动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象,而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活动。用加里培林的话说,“活动向言语方面的转化不仅意味着用言语来表达活动,而首先意味着在言语中完成实在的活动。”“如果没有言语范畴的练习,物质的活动根本不能在表象中反映出来。”正是这一言语活动才使抽象化成为可能。三、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研究的启示自我中心言语在语言与思维相结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帮助幼儿掌控自己的行为(Allyn & Bacon)。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对于幼儿内化语言、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及元认知的发展产生着影响。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对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研究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1.对幼儿园常规

12、教育的反思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有关保持安静的常规训练必不可少。我们熟悉这样的话语和师幼互动,“谁安静”“我安静”、“眼睛向前看,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小嘴巴闭起来,小小手放背后”;在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中,很多教师也期望和要求孩子安安静静、没有声音。由上可知,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必然存在的,那我们需要反思这样的常规教育。要求幼儿保持高度的安静, 禁止幼儿发出自我中心言语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 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其内部言语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 是幼儿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逐步派生出来的。而内部言语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 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机能。因此, 过

13、度禁止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会影响其后期内部言语的发展和意识的产生。其次,情绪在思维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杏仁核把情绪信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情绪在大脑加工过程中具有优先性,并且可以阻碍或促进认知学习过程。如果教师一再苛刻要求孩子必须嘴巴闭起来,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幼儿思维和认知。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发现, 与不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相比, 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其语言表达技能更好, 能更多地使用自我中心言语。而那些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相关不大的幼儿, 在班级中更少参与有目标导向的行为, 其社会行为表现更差, 也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因此, 教师应允许幼儿的自我中

14、心言语。事实上, 成人在面临某些困难时, 也会借助自己的声音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在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 也常常嘴里嘟嘟囔囔, 用语言理顺自己的思路, 甚至借助语言来解决问题。成人尚且如此依赖语言, 有什么理由要求幼儿始终保持安静呢? 2.留心自我中心言语,提供恰当的帮助 Rubin(1982)测查了社会退缩儿童和自我中心言语的使用状况,发现:社会技能越少,自我中心言语或想象游戏越少。类似地,危机儿童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的自我中心言语更加公开,且与任务相关。Rubin也建议,自我中心言语对于非社会性儿童起着重要的复制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将他人的社会性技能运用到自己身上。因此, 可以考虑利用自我中心言

15、语对幼儿进行某些方面的心理治疗。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言语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用来跟别人沟通,而是为了自我规范的目的和自己沟通,或是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为此,观察和记录活动中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情况是教师评估幼儿发展和自身教学的一条途径;由于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必然性和自我中心言语带来的益处,教师应该留意、倾听孩子的自我中心言语。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讯号, 表明幼儿在活动或游戏时遇到了困难或障碍。维果茨基发现, 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情景中:幼儿似乎处在一个具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情景中, 而这个问题情景是在他们熟练掌握的范围内。当幼儿与能敏感地支持他们活动的成人一起活动时, 会比较多地使

16、用自我中心言语。为此,幼儿出现自我中心言语是成人对其心理过程进行细致了解和提供更加深入的心理帮助的重要时机。教师在留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以此为基础,教师可根据幼儿技能的现有水平,及时、灵活地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适度的、适宜的帮助。如果发现幼儿使用了超过他们那个年龄自我中心言语的量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幼儿一些额外的支持和引导。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鹰架,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和发挥自我中心言语的思维作用。 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了解、帮助他们。以此为基础, 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 及时、灵活地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适度的、适宜的帮助。使用了超过他们那个年龄自我中心言语的量的时候, 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持和引导。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鹰架, 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