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800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篇一:家庭教育学复习资料(分章)第一章 家庭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填空题1、家庭是由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的.。 共同生活#社会群体#2、人类家庭的演化史极为复杂,自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血缘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四个发展阶段。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3、家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功能、.功能、抚养和赡养等。 教育#精神生活#4、家庭教育是一种.性质的教育,是一种.教育,是持续终身的教育。 私人#非正规#二、名词解释1、家庭家庭是由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领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

2、、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2、家庭教育(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和其他年幼者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三、简答题1、简述家庭的特征。是最普遍的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社会群体;是人生存过程中最早的一种环境;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要;是一个关系最亲密的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持久和稳定;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一个世代更替的社会群体。2、简述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3、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3、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持续终身的教育。4、简述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特征。家庭教育的某些功能逐步向社会转移,但家庭教育的地位却日益加强;家庭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家庭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科学性增强;儿童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5、简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与广泛性,自然性与随机性,亲情性与权威性,持久性与连续性,差异性与继承性。局限性:家庭教育的条件具有不平衡性,家庭教育的非理性,家庭教育的封闭性。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一、填空题1、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成员在长期的.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共同生活#生活模式#2、一般我们把家庭结构分

4、为.、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等五种。 主干家庭#混合家庭#二、名词解释1、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人构成的家庭。2、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父母双全、由一个或多个孩子构成的家庭。3、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通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4、混合家庭混合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娶或再嫁组成的另一个完整家庭。5、家长教养方式家长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育观念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3、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模式。三、论述题1、你认为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中哪些因素最重要?请说明理由。请各

5、位同学选取2-3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具体阐述每个因素对孩子发展影响的方面和程度,并说明为什么认为这些因素重要。因每个人的选取的方面不同,本题不提供参考答案,只要各位同学言之有理、条理清楚即可。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社会教育、.。 认知教育#艺术教育#二、简答题1、简述家庭认知教育的重点。培养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简述家庭社会教育的重点。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合群性和善良之心;培养抗挫折能力。第四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填空题1、理智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地对孩

6、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感性#理智#2、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发挥孩子的.,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主体地位#主体作用#3、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创设良好的.,对孩子施加.、熏染陶冶的教育的方法。家庭氛围#潜移默化#4、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用.、.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从情感上感染,从行动上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间接#含蓄#二、名词解释1、理智性原则理智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2、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

7、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各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加以统一,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证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4、从实际出发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也叫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采用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方法。5、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正面的事实、道理、榜样等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正面疏导和说理教育,调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积极性。6、言传身教原则言传身教原

8、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善于说理,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7、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施加潜移默化、熏染陶冶的教育的方法。8、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从中受到锻炼,以便学会某种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方法。9、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法是指学前儿童家长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孩子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方法。10、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学前儿童家长以自己和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来

9、教育和影响孩子,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11、兴趣诱导法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教育方法。12、暗示提醒法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从感情上感染,从行为上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13、活动探索法活动探索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探索,尝试错误,从而掌握多种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一种方法。14、奖惩激励法奖惩激励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激励孩子发挥其积极性,使孩子明确

10、并发扬自己的优点、长处,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主动地按正确的行为准则去行动。三、简答题1、简述主体性原则的含义与要求。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要求: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的主体。2、简述实际锻炼法的含义与要求。实际锻炼法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从中受到锻炼,以便学会某种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方法。 具体要求有:重视实际锻炼;有恒心,舍得让孩子吃苦;针对孩

11、子的年龄特征进行具体指导。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加以评析。一天下午,妈妈在接孩子离开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孩子高兴地告诉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妈妈急忙问道:“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呢?”孩子说:“因为吃苹果时,我挑了一个最小的。”妈妈听后生气地说:“你真傻,我们家交的钱和别人家一样多,下次吃苹果时,你一定要挑一个最大的,把我们家今天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妈妈的教育与幼儿园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教育相反,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老师表扬的行为却被妈妈批评,这会造成孩子的无所适从、两面性等问题。妈妈用社会上的消极观念教育孩子,违背了正面教育原则,会使孩子形成自私、不愿谦让

12、等不良品质。妈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采用了批评的方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五章 特殊年龄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一、填空题1、为使23岁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要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加强培养他们的.能力。心理#自理#2、56岁的幼儿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家长要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做好各项入学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心理准备、.准备、物质准备、.准备。学习#独立生活#二、简答题1、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处于“逆反期”的幼儿?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赢得孩子的信任;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2、家长应为23岁幼儿做好哪些方面的入园准备工作?家长要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

13、备:让孩子产生“我要上幼儿园”的意识;入园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避免焦虑不安的情绪影响孩子。家长要加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3、家长应为56岁的幼儿做好哪些方面的入学准备工作?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独立生活准备。第六章 特殊类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名词解释1、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超常儿童指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篇二:20XX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关系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

14、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构成的。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成不平衡关系。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有社会性无阶级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3.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和崇文馆。宋代时,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依据是四书。明代,八股文被列为科举考试固定格式。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