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794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调查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侧重于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的培养,它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接触最多,交流最方便。孩子时时观摩着成人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这种教育是终身的,随着大教育观的形成,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举行家庭教育调查及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二、调查对象:四川理工学

2、院在校大学生,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总共调查169位同学(其中男女各约半)。三、调查时间:20XX年2月28日四、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五、调查结果分析:(一)家庭的一般情况:1、家庭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都是随机选择对象,每位同学家庭情况无特殊情况。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高中专等约占%,父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母亲是高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约占%,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父母亲的

3、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92.9%;其次是党政干部等教育、文艺、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亲总数的%;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其次是党政干部等教育、文艺、科技工作者等,是其父母亲总数的%。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且有%的孩子以单独居住为主,和同父母居住或住校的各占%。因此,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3、从家庭的经济收支来看: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69个学生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

4、者占其总数的%;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200300元者占其总数的%;在2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而孩子每月的费用在20XX元以上的占其总数的%;在100020XX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300500之间的占其总数的%;在300元以下的占其总数的%。孩子每月平均总支出看起来似乎高于家庭收入的一半,这样看来,在经济上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支持,尽量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二)家庭教育观念: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

5、,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 “当国家公务员的占”%,“听其自然”的占42%,其他%。对孩子的表现:学习方面%家长都是满意的,品德方面%的家长都满意,身体健康方面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还不满意,这个可能是由于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还不够的原因吧,心理健康方面有%的家长都很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上都一样,都积极的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以达到很好的促进教育作用。(三)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爸

6、爸妈妈,各占其家庭总数的%和%,其他家人亲友占其次。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爸爸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父母亲是主要参加者。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四)家庭教育行为:父母教育孩子的途径:%的家庭都是专门和孩子交流,另外%的家庭都是通过吃饭时进行教育,还有其他针对各自的孩子的各种有效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

7、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很少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他们大多都

8、是不够关心重视孩子的自身情况,故需要通过较好的途径有效地进行教育,以和谐相处,多交流讨论为最重要的。(五)家庭与学校的联系: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的父母是通过与自己的孩子谈论在学校的生活而了解他们的情况,其他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同学等了解部分情况。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与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还是家长与孩子的配合,首先要搞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再次是老师与孩子的关系, 二者都是密切关系到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

9、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六)家庭关系的影响:调查有关家庭关系的情况,其中%的家庭人际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只有%的家庭相互关心还不够,另外%的家庭属于极少数的不和睦家庭。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都很关心家人,积极主动为家人服务,其少数孩子对家人不够关心等。究其原因是家长与孩子的角色转换不够好,要在不自觉地情况下达到最好的相处融洽,并且能让孩子在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不断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对生活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和心态,这样才能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七)孩子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的孩子认为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耐心说理,%的认

10、为父母给予表扬鼓励是最有效的,其他%的则是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才最有效。对于父母对他们教育的内容,其中%的孩子希望是针对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来指导,他们也还希望通过各种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指导教育。这样来看,绝大多数孩子还是不希望太严厉的教育方式,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心理成长,必须采用鼓励表扬的积极方法,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充分支持、引导,在他们的心理形成一个温馨的环境,以达到有效家庭教育的目的,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六、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1、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

11、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条件方面力度不够,难以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教育。3、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的扭曲。我的个人看法及建议: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缺陷。家庭教育

12、与学校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对于一个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时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家庭教育则能实现。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子女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教育中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未成年子女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作为家长,要熟悉孩子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了解学校班级的环境、学习风气和传统,知道学校对孩子提出哪些基本要求。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对学校教育要深入了解,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情况,做到家校联合教育的目的。“人之出,性本善”孩子刚出生来到这个世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

13、学校,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家。家庭教育是否得当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篇二: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汪清三中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政教处:逄利民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而这一部分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另外,本地区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林业企业的不景气,相当一部分学

14、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独自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县里统一要求,结合所给的家庭教育工作现状调查提纲,展开了对本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分析。一、家庭教育工作的分析(一)学生家长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的家长文化层次较低,业余文化修养不重视,家庭教育氛围不浓。1、受访家长年龄均比较年轻,较为正常。2、调查家庭中有“代理家长”现象出现,且有增长趋势,占总调查家庭的%。(注:“代理家长”指父母在外工作,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舅舅、阿姨等人照顾教育,这些照顾孩子的

15、人称为“代理家长”),原因是离异或外出打工的增加造成单亲和留守儿童。3、受访家长文化水平: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4、受访家长的职业大多从事经商或打工。工作繁忙,与子女相处时间少,亲子沟通不够。5、受访家长中有近20%的家庭为暂住家庭,家长均外来打工者,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6、从受访家长的业余爱好调查来看,有30%以上的家长好赌,低级庸俗,注重个人享受,家长文化修养普遍较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二)学生家庭学习状况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精神投入落后于物质投入,家长教育方式方法有不同程度的主观片面性。1、受访家庭中有%的家长关心重视子女的学习,有学生独立的学习场所,这给学生的学习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2、多数家长舍得投入给子女拓宽学习渠道,但主要在特长的培养和给子女学业的辅导上,家长的视野不够开阔,观念不正确,带有“为学习而学习”的盲目性和片面性。3、受访家长在家校联系上做得比较欠缺,家长只注重在个人理解的前提下教育子女,忽视了与学校的联系沟通。(三)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状况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变化,多数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突出,重智轻德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还有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