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773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文化古迹的调查报告篇一:家乡民俗文化状况调研报告家乡民俗文化状况调研报告实践主题:宁晋县牌坊文化状况调研实践时间:20XX年8月1日8月10日实践地点: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及周边地区调研人员:苏朝阳一、实践背景及意义我儿时就听过一则民谣:赵州的桥,顺德府的墙,宁晋县的好牌坊。初听时不觉得,现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家乡宁晋县城又名凤凰镇,根据凤凰来仪的印象,设计了宁晋城。至今依然是凤凰展翅的布局。唐代科举以来,宁晋县共出了九十名进士,一名状元。两平方公里的小城,分布着三十座牌坊。全县有名有姓牌坊一百二十座,几乎抵上半个北京城,(北京城有三百座)素有“北京看楼房,宁晋看牌坊”之称。牌坊是

2、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人物的见证。所以我特地选择了家乡的牌坊文化作为假期实践调研对象以展示宁晋的悠久历史、人杰地灵与文化兴盛。二、问卷分析及总结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一共回收了84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84%。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宁晋县过去是牌坊县,宁晋县城是牌坊城,素有“北京看楼房,宁晋看牌坊”之称。旧城中原来只有一纵二横三条街,在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城圈内就有大小牌坊30多座,如此密集排列的牌坊世所罕见。宁晋牌坊从材质上可分为木柱坊、木瓦结构坊、木石结构坊、石坊及当代钢筋水泥五种。从表意方面大致分八类:官爵坊、科第坊、诰敕旌表坊、旌表善举坊、孝贤贞烈坊、府衙寺庙坊、为某种历

3、史事件建坊、墓地坊。但现在不足20座,且大部分为现代所建。远古木筑牌楼因经不起风化,早已被史尘所淹没。唐宋前的木瓦牌坊和砖木牌坊也都荡然无存,毁没原因待考。明清时代的牌坊在三次大劫难中毁损。几朝文化古迹就此歼灭,给后人留下不可弥补的损失。痛定思痛,追悔莫及,失去牌坊,宁晋好像失去了历史干巴巴没了生气。失去牌坊,宁晋失去了一次发展旅游,带动商机的条件。有一些东西往往人们失去后才知道去珍惜。1986年宁纺建起了第一座钢筋水泥木结构新牌坊。围观者人山人海,欢呼雀跃,看到了宁晋牌坊复兴的希望。然后又接二连三地在生活小区建起了仁居坊、和居坊、怡园坊。1991年建成了冲天式四柱三间三楼大牌坊,气势恢宏,美

4、轮美奂。随后振兴经济的先进单位又建立了大量的牌坊。如今宁晋又有了几十座新牌坊,一道壮丽的风景,凤凰又飞起来了。过去牌坊的消失让人心痛,今天牌坊的新建则让人欣慰。宁晋想要建设成一个特色城市,标志是文化元素。文化是城市之魂,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活力、没有灵气。宁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传承文脉、塑造特色、彰显魅力。延续城的“记忆”,让人能记得历史,记得住乡愁,依托宁晋牌坊文化,让人们了解宁晋、走进宁晋、结缘宁晋。才能让我们的家乡宁晋再次成为那个悠久历史、人杰地灵、文化兴盛的凤凰城。三、实践感言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了西方文化对人们的冲击,我向人们调查时大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牌坊是什么

5、。我指着身旁的建筑时才恍然大悟说原来这就是牌坊!只有老人才知道牌坊,还不厌其烦的说哪里有牌坊,每个牌坊有什么意义。我家乡的文化在流失,中国的文化在被人遗忘。古人都知道,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消灭这个民族的文化。然而中国,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自己一点点地消灭!后果可想而知。大到一国,小到一城都要保护自己的文化。而牌坊文化,是宁晋名片重要的一部分,是老一代儿时的记忆,更是宁晋人对自己身份认同的重要一环,政府需要加大力度保护,重建牌坊文化。历史的保护需要多方合作,这不是单纯留住宁晋的过去,更是为未来打下坚实的现在,历史不会重演,过去的事物不会归来。政府、房地产商、市民共同参与,拉近与文物的距离,为

6、自己、更为子孙,保护好仅存的牌坊文化。我爱我的家乡,祝愿家乡的明天城美、水美、人更美。附录:调查问卷宁晋县牌坊文化调研问卷一、你知道什么是牌坊吗?( )A、知道 B、不知道 二、你知道牌坊是什么形状吗?( )A、与凯旋门类似B、与鸟居类似C与牌楼类似三、你知道牌坊有什么作用吗?( )A、彰显功德 B、区分内外C、庆祝胜利四、你认为牌坊还有存在的必要吗?A、有必要 B、没必要五、牌坊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A、中国的 B、外国的六、你知道宁晋有多少座牌坊_。七、请写出你对牌坊的态度。篇二:家乡文物古迹的调查与研究家乡文物古迹的调查与研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历史文物的兴趣,使学生

7、能够在活动中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认识到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2、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等活动,学习调查研究文物古迹的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3、通过在活动前后写研究计划、研究报告、考察记录表、访问手记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1、同学们,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诗歌寄托着他们浓浓的思乡情。你能背诵几首表达思乡情的诗歌吗?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思念家乡吗?2、是啊!是家乡的一山一水养育了我们,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联系着我们的情丝,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山东不

8、仅风景优美,而且文化博大精深,你能妄说一说我们山东有哪些风景名胜古迹吗?(学生自由表述)二、畅谈家乡文化古迹,感受家乡文化魅力。1、师谈话:前一阶段,我们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加了山东文物古迹的考察,调及设计活动,活动中,你们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体会?下面就请每组同学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发现了哪些文化古迹,知道了这些古迹的哪些神话传说,逸闻趣事,历史背景?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家乡的这些文物古迹中有什么学问?3、明确任务,分头调查:双休日老师将带领有兴趣同学自愿实地参观,实地学习调查研究文物古迹的方式和方法。有上网条件的同学上网查阅关于研

9、究文物古迹的方式和方法,并进行加工整理。 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借阅关于文物研究的相关图书,注意借阅的书籍内容要全面,语言要通俗。也可向祖父母、父母或邻居,了解本地有哪些文物古迹,做好记录。4、提出要求,确保安全:总结文物古迹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同学们提出要求和希望。 强调出行安全。1、师:你们在考察调查中,不发现什么不如人意的地方?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阐述设计方案,为了保护,宣传和建设文化古迹进言献策。为了保护宣传文化古迹,设计宣传广告语。3、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文化古迹保护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4、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好的设想,可是怎样才能把它们就现实呢?四、课

10、堂小结师:人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同学们,未来的家乡要靠你们的双手去创造,尽管你们现在的想法还不够完善。但是却说明了你们想建设家乡,创造家乡的强烈愿望。我相信,只要你们心中藏好这些愿望,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去努力,那么一定会美梦成真。篇三:吕梁市历史古迹调查报告史学方法导论社会调查报告系别:历史文化系班级:1305班 姓名:任润元 学号:20XX1603517山西省吕梁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调查报告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人文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文物古迹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我们的

11、誓言,将这些宝贵的历史古迹保存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让他们为之自豪,让他们更好地将中华民族发扬光大!.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吕梁市实践方式:走访记录、问卷调查一、 调查过程概述1、目的和意义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在调查吕梁市范围内文物古迹保存现状,等。为判断保护形式,科学制定文物古迹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普及和提高保护意识。2、最终选定调查地点有“狄青墓”、“杏花村遗址”、“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南村遗址”、“”、“红军东征总指挥旧址”、“瓦窑遗址”。3、根据调查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二、调查与分析(1)、吕梁市文物古迹保护意识问卷调查在你同意的选项

12、的字母下面划“”调查对象:吕梁市居民1、你生活在红色吕梁,你有自豪感吗?A、有B、没有 C、偶尔有2、你关注过身边的人文古迹吗?A、关注过B、没有关注过3、当你发现人文古迹被破坏的行为时,你会持怎样的态度?A、坚决制止B、视而不见 C、劝阻,不听就算了4、你觉得吕梁的文物古迹有必要去保护吗?A、有 B、没有C、无所谓5、你有没有过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A、有过B、没有过6、破坏文物古迹是违法行为吗?A、是 B、不是C、不知道7、你觉得保护文物古迹的发展态势怎么样呢?A、还行B、不知道 C、乐观8、你知道破坏文物古迹是违法的吗?A、知道 B、不知道9、你对当地保护文物古迹的做法支持理解吗?A、支持

13、 B、不支持 C、没想过10、你今后愿意为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做一些什么?A、愿意B、无所谓 C、与我无关(2)、实地考察1、狄青墓:位于汾阳市城北十里刘村村东。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建国后,陵园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御赐神道碑清宣统年间移至县城,后移置太符观保存。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米,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生平。狄青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杏花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汾阳市杏花镇东堡。遗址范围较广,东至窑头、辛庄,北至冯郝沟缓坡丘

14、陵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地势北高南低,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度2米,厚度1米。1982年进行了发掘,经调查发现,内容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地面灰层比比皆是,遗迹、遗物众多。根据层位关系对其内涵分析,遗址堆积形成八个阶段,时代跨越较长,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到商代。3、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兴县城西公里蔡家崖村。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4、南村遗址:位于方山县城南南村。城址始建于战国,先后为战国皋狼邑、西汉皋狼县治所,十六国汉刘渊起兵反晋在

15、此建都,称左国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约千米,东西宽约千米,总面积近900万平方米。战国的皋狼城位于中部,城址平面呈梯形。汉代的皋狼县城和十六国时期的左国城系皋狼城内外套城,内城继续沿用战国皋狼城。外城城址平面呈喇叭型。为加强防守,在套城基础上扩充城的东部东城。南村城址独特的布局,为研究战国至晋的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5、红军东征总指挥旧址:位于交口县城东35公里大麦郊镇,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这里进行过重要活动。1936年2月20日,红军主力分两路突破山西中阳南三交和石楼辛关渡的碉堡-线强渡黄河,迅速进入晋西地区,横扫三交、石楼、中阳的敌军。随即在大麦郊镇设立东征军总指挥部,毛泽东、-等曾在此指挥作战。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主要由上、下两层院落组成,下层为四眼普通窑洞,上层为木结构建筑。内部有简陋的桌椅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