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662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宋代瓷器的艺术美 学生姓名:陈静 学号:20115162151学院:历史及文化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指导老师:肖红兵 职称:讲师宋瓷,是宋代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关于宋瓷的艺术风格,通常的说法是:纤细、精巧、玲珑、隽秀、婉转、轻盈、典雅、含蓄、宁静、恬淡,严谨,富于理性的美。宋代瓷器的美学风格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则体现在瓷器造型上的优美多姿;二则体现在装饰技巧和纹案图样的丰富多彩;三则表现所饰瓷釉的晶莹润泽。宋瓷之美文静而含蓄,温润而内秀,不论在造型、装饰、釉饰等方面都蕴涵着宋代人特有的文化品位、艺术境界和崇高的美学精神追求。一宋瓷的造型艺术

2、宋瓷的造型(如瓶、坛、罐、壶)有不同类型,一类高耸秀峭,如宋代经瓶(元代以后称之为梅瓶)。它的重心靠上,而且高与最宽腹径是二与一之比。更有甚者是辽瓷(与宋瓷同时代)中的鸡腿坛,它的高是68.8厘米,腹径21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2.6厘米,高为最大腹径的三倍还多。这种器皿是酒具,容易倾倒,这首先是功能的要求,其次才是审美的要求。单就宋代而言,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的梅瓶造型也各有所异。虽然各有其个性,但是又比较接近,正因为如此,在比较中找到了这种造型的几种最佳状态,固定下来,才成为宋代这一时期典型的优秀造型形式。宋代陶瓷造型像这样典范化的作品还有很多,例如均窑创制的胆瓶,南京龙泉窑创制

3、的葫芦瓶等。是造型典范化的过程使宋代陶瓷造型形态达到比较完美的境地,使之形体变化适度,比例匀称,细部准确,整体关系和谐,视觉效果耐人寻味。宋代统治阶级崇奉道教,在全国大力扶持和推行道教。道教含蓄质朴的审美观在当时瓷器造型上深有影响。理学在宋代盛行也是当时人们追求瓷器造型简约、自然情趣的韵味原因之一。宋代瓷器造型排斥理性化的特征,不习惯于纯理性的几何形,造型简约见长,多有天然去雕饰的道家美学风范,同时又具有高雅的韵味。例如宋代盛行的一种酱釉小口瓶如,它光素无纹,小口,细直径,圆肩,鼓腹渐收成小瓶底。瓶身垂直,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的附加装饰,反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均匀的瓶体。挺拔秀丽的外形正

4、是宋代人简约平淡清逸典雅审美观的反映。二 宋瓷的纹饰艺术宋代瓷器纹饰内容丰富,不论植物、动物还是人物,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大都出现在瓷器装饰上。宋代瓷器纹饰形式多样,有刻划花、印花、堆贴、绘花等;还出现大量巧夺天工的自然纹饰。1.宋瓷纹饰内容丰富宋瓷纹饰题材极其丰富,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菊花、兰、腊梅。动物中以龙、凤、鹤、麒麟、鹿、兔、鱼、鸳鸯、鸭、鸟为多。还有受宋代绘画影响下的人物装饰,主要分为婴戏人物、人物生活等,尤其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十分流行,其中婴戏人物纹样最多,有单婴戏牡丹、单婴戏梅、双婴戏梅等等。反映人物生活形象的纹样如母子蹦鞠、戏妆男女、持物人物、山石丛物等。此外,还有

5、以文字作为装饰纹样的。磁州窑文字装饰上一般常见者,如忍、忍事、道德清净、高枕无忧、招财利市也有许多吟风弄月的诗词语句,如清风细雨,黄花红叶,金堂玉马三学士,清风明月两宋人更有抄录唐诗或长篇之作。其中尚有罕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或成语,如传世的己所不欲,无施于人,见贤思齐等。2.宋瓷纹饰形式多样宋瓷的装饰方法,丰富多彩,有刻划花、印花、堆贴、绘花,还有运用树叶、剪纸的贴饰等。彩绘瓷尚未普及的宋代,刻划花装饰是瓷器装饰的主要方法。所谓刻划花是指用刻刀或类似于尖针状的工具在陶或瓷的器物坯体上,或刻或划出装饰纹样,上釉后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装饰方法。北宋时许多窑场瓷器品普遍有刻划花装饰,当时流行的做法是

6、以浮雕法刻出花纹的轮廓、再以线刻或刻纹表现花纹的细部。所刻纹饰繁缛瑰丽,刀法娴熟,,笔触奔放流畅。耀州窑青瓷以刻花、印花青瓷为主,刻划花题材丰富,其中以花卉所占比重最大,牡丹是最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在瓶、盘、碗、罐等器物上都可以见到。印花具有类似刻花的外观效果,还具有刻花装饰所不能达到的生产效率,印花装饰实际上是在社会生活对刻花装饰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北宋中期,由于耀州窑刻花青瓷备受社会欢迎,促使该窑窑工发明了同样风格和纹样的印花工艺,从而使产量大增。南宋晚期,景德镇盛行印花装饰,其印花纹样丰富,并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构图繁琐,画风细腻。瓷器彩绘艺术,就是以毛笔为工具,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7、技法和线描技法运用于瓷器装饰上的一种表现艺术。婴戏图的流行为瓷器彩绘提供了丰富的装饰内容,在宋瓷彩绘图案中,婴戏纹相当丰富,常见的题材有:童子蹦鞠、顽童扛荷、小儿戏耍、持杖击球、河边垂钓,池塘赶鸭等等。3.自然的纹饰特征宋瓷不太刻意追求纹饰的堆塑和彩绘,而崇尚自然、含蓄、质朴,讲究瓷器本身的胚胎、形体、釉色,稍加刻画,无论造型、釉色、纹饰都达到天然完美。宋代许多瓷器有巧夺天工的自然纹饰,如青瓷中的开片,又叫碎文釉,也称纹片和百圾碎。以南宋哥窑瓷器为代表,这种瓷器的釉面上具有一定规则的裂纹,大的如冰片、龟裂纹,小的有牛毛、蟹爪、柳叶等。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时,釉

8、的收缩率比坯体大,釉面自然形成裂纹。这种裂纹,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缺点,但宋人却巧妙地利用它来作为装饰瓷器的一种特殊手段,并受人们喜欢,成为哥窑的特色。这些美丽自然、人工无法绘的图案,成为宋代瓷器纹饰的另一特色,后来明清以彩绘来装饰的瓷器也是难以比拟的,显示了当时烧造瓷器的精湛技术。三宋瓷的釉色艺术宋代瓷器在我国瓷器史上最重视釉本身对瓷器的美化装饰作用,也最成功。宋代瓷器追求的釉色摒弃了唐代的那种艳丽和豪华,取而代之的的是幽静的意趣,真正实现数百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釉质如冰似玉,釉色“雨过天晴,千峰翠色”的愿望。此时期釉本身装饰效果(不依靠图案纹饰)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龙泉窑的粉青釉和梅

9、子青釉,将青釉的玉器质地之美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粉青釉的釉色呈现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梅子青釉的釉色浓翠鲜艳,类似玉的色泽。这两种釉料都采用了高温下不易流动的石灰碱釉,在工艺上多次施釉,增加了釉层的厚度,烧成以后釉质堆脂如玉、温润凝重、深沉含蓄,完美地再现了青瓷“冰肌玉骨”的艺术风范。龙泉窑青釉瓷器,素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称,在宋时期,龙泉窑的工匠以高超的技艺制作出釉色丰润,青翠柔和的各色瓷器。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

10、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景德镇窑青白瓷执壶,造型挺拔美观,为宋壶常见形式,通体施青白釉,光素无纹,仅肩部装饰贴塑小叶作装饰。釉色水绿,薄而莹润,胎质细腻洁白。正是宋瓷的这些釉饰特色构成了宋瓷独具一家的审美风格,高雅凝重,沉静含蓄,不愧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化艺术中绽放永恒的光辉。结语宋代的审美风格,典雅、瑰丽、平淡、天人合一的自然色调,是至今各个时代东西方艺术大师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但唯有宋代制造出了青白

11、系的瓷器。宋瓷的审美意象宽泛、普遍、跨时空,它符合人们通常的审美习惯,博采众长,体现着时空的流变。它同时亦是脱俗的,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赋之丹青绝句,亦是闲情雅致的去处,“寒侵病骨推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醒。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宋瓷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大概辜鸿铭所言的中国人的精神也是宋瓷所体现的精神吧!1 李智瑛.浅析宋代瓷器的造型美J. 收藏家. 2003(08)2 杨哲.浅析宋代瓷器上的装饰纹样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3)3 安凌中.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D. 北京服装学院 20084 李立新著.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5 黄海燕.韵外之致品味宋代瓷器J. 装饰. 2006(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