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心理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642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务心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警务心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警务心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警务心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警务心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务心理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务心理试卷一、 填空(每小题1分)1、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吧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 )。2、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罗格斯出版了( )一书,着重研究犯罪者的人格,标志犯罪心理学的诞生。3、犯罪心理预测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 ),另一个是( )。4、累犯是指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行为人,在执行完毕赦免后,在( )年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以上的故意犯罪。5、警务心理研究中的被害人,主要是指犯罪被害人,即个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 )的自然人。6、治安盘查的基本原则之一( ),确定主攻方向。7、侦查案件的第一步是( )。8、犯罪心理预测

2、,就是对某些歌犯罪或在犯罪心理形成、发展的( )做出的有根据的估计和判断。9、神经活动过程强度大,平衡性差的气质类型属于( )。10、现场的勘察工作包括实地勘察、现场讨论和( )三个方面。二、 判断(每小题1分)1、心理过程包括三个部分,即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想象过程。( )2、警务心理学的成立是在十九世纪。( )3、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的最佳状态。( )4、报复型犯罪,是指侵犯国家、集体、个人的所有财物,或者以其他手段满足其物质欲求为目的的犯罪。( )5、老年犯罪人一般是55-65岁以上的人犯罪。( )。6、女性犯罪率基本上有

3、个上升的趋势,但在中国它的犯罪率随着人民生活的稳定却有所下降。( )7、偏执型的人格一般都是抓住一点就不顾其余,固执、敏感、警觉、自负,认为自己受到迫害。( )8、法人可以作证人。( )9、社区警务沟通的过程主要由接收者、信息、渠道、反馈、噪音和环境等要素构成。( )10、对于积极愿意主动作证的证人,就可以才去直截了当的方法,直接的提出问题。( )三、 单选(每小题2分)1、在研究警务心理学的方法中,研究者为了研究被研究者的某些心理状况,直接就某些问题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的行为属于(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综合分析法2、第一次受到有罪判决的行为人称为( )。A、惯犯 B、累

4、犯 C、初犯 D、纵犯3、以情绪高涨或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属于( )。A、偏执型精神病 B、精神分裂症 C、癫痫 D、躁狂抑郁症4、对于证人作伪证或者拒绝作证时可以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对其提出一系列问题,这属于( )A、直接式提问 B、含蓄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探测式提问5、根据潜逃犯罪人员与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第一层的关系人主要是( )。A其他社会关系人 B朋友 C、家人 D、以前的同事6、心理学认为犯罪的高峰阶段是( )。A、15-20岁 B、17-20岁 C、20-25岁 D 、25-28岁7、引发杀人案件的主要矛盾是( )。A婚姻恋爱家庭矛盾 B、人际关系矛盾 C、财产矛盾 D

5、、社会关系矛盾8、社区民警在提高信任度时应该做到( )。A、言必行、行必果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食言而肥 D、行不及言9、流窜犯多为( )。A初犯 B、累犯惯犯劳教人员 C、未成年人员 D、老年犯罪者10、对顶撞、拒供、慌供的犯罪嫌疑人,应该采取( )。A、加快审讯节奏、增强审讯气氛,加剧恐慌情绪B、让其冷静后再做审讯,时间一般超过24小时C、解释厉害性,态度温和劝其认罪D、静静等待四、 多选题(每小题2分)1、警察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敏锐力2、社区警务沟通中的心理定律包括( )。A、互惠定律 B、首因定律 C、近因定律 D、相似定律3、下列

6、哪些选项是盘查的主要措施类型( )。A、盘问 B、检查 C、继续盘问 D、扣押4、下列哪些人群容易成为犯罪侵害对象( )。A、女性 B、青少年 C、残疾人 D、差旅人员 E、老年人5、家庭压力主要包括( )。A、情感压力 B、经济压力 C、教子压力 D、生活压力6、犯罪嫌疑人在询问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 )。A、畏罪心理 B、侥幸心理 C、对立心理 D、戒备心理 E、趋利避害心理7、犯罪心理调查的直接方法包括( )。A、观察法 B、谈心法 C、调查法 D、心理测验法 E、活动产品分析法8、社区警务沟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A、心里失真 B、心理障碍 C、选择性直觉 D、态度障碍 E、情绪障

7、碍9、下列哪些属于警察情绪的管理方法( )。A、环境调节法 B、语言调节法 C、饮食调整法 D、行动调节法10、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包括( )。A、试探摸底 B、对抗相待 C、动摇反复 D、供述认罪 五、 简答题(每小题10分)警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六、 论述题(每小题10分)社区警务沟通中的常见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应对?参考答案一 、填空1、个性 2、犯罪心理学 3、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4、5年5、直接侵害 6、先查后讯 7、受理案件 8、可能性 9.、胆汁质 10、现场访问二、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选 1、B 2、C 3、

8、D 4、C 5、C 6、B 7、A 8、A 9、B 10、A 四、多选 1、ABC 2、ABCD 3、ABCD 4、ABDE 5、ABC 6、ABCDE 7、ABD 8、ABCDE 9、ABC 10、ABCDE五、简答警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1、观察法 2、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 3、实验法:现场试验、实验室实验 4、心理测验法 5、案例分析法 6、警务实践经验总结法六、论述社区警务沟通中的常见心理障碍有哪些?如何应对?答:警务沟通不仅经常碰见自然障碍、机械障碍、距离障碍等客观的物理障碍,而且经常遇到其他障碍,只有良好的警务沟通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做好一名优秀

9、的社区民警。 警务沟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下:1、 心理失真。在沟通中如果选择不当、选择通道不利、噪声过高等情况时,民警发出的信息都可能失真。2、心理过滤。主要是指民警、百姓等社区警务沟通信息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信息显得对对方接收者更为有利。影响发送者进行心理过滤的因素常见的又地位障碍、职业障碍以及组织结构障碍等。假如一个警察向上级汇报的东西都是上级想听到的,那么他就是在过滤信息。3、选择性知觉。我们不可能接受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事情,而只能接受某些刺激,即进行选择性知觉。4、态度障碍。如果社区民警在沟通时双方都存在偏见,持不同的态度,就会造成的沟通障碍。5、情绪障碍不同的情绪会使不同的信息的接受

10、都影响,不同的情绪感受会是个体对同一个信息产生不同的解释。6、焦虑情绪。在口头沟通或者书面沟通中二者可能都有焦虑情绪的可能性。7、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主要有语义障碍、经验障碍和文化程度的障碍。主要是因为语言,或者是沟通双方的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引起的。调试这些心理障碍应该做到:1、培养和提高积极性。社区民警要尽力的克服自我为中心的做法,经常深入的社区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2、 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流畅、简介、通俗。语速要适中,沟通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要利用对方善于的词汇交流。便于对方的记忆。提高信任度。提高信息发送者的信任度,对于改善沟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区民警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影响,要接纳社区群众内心各种的真实想法。让老百姓感到你什么话都敢说,他们才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说给你听。4、学会有效的倾听。善于倾听在适当的时候作出相应的反馈。5、恰当的利用反馈。最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多听取老百姓等信息收着的反馈意见,多多的考虑对方是否理解。6、了解非语言性沟通信息。如沉默不语的意义或者一些口头禅的意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