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640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篇一:xxx卫生院目 录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流程.4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6 4、预防接种工作制度.8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0 6、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2 7、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4 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6 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8 10、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20 11、传染病管理制度.22 12、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3 13、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24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25 15、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27 16、基层医疗卫生

2、机构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29 17、首诊测血压制度.30 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职责.31 1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送制度.32 20、慢性病管理制度.33 21、霍乱防治应急预案.34 22、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35 23、乡村医生例会工作制度.36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市卫生局医改办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

3、案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单位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和转、会诊的相关

4、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

5、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篇二:公共卫生工作制度汇编新卫20XX 号关于印发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职责的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加强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我县制定了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职责,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请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职责二 一 二 年 三月目录第一篇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6、部门工作制度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制度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工作制度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查工作制度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制度5、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制度6、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制度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制度第二篇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责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责2、妇幼保健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责3、卫生监督执法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职责第三篇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和职责1、乡镇卫生院职能2、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制度3、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工作

7、制度4、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制度5、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制度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7、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8、疫情报告工作制度9、免疫规划工作制度10、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工作制度12、儿童保健工作制度13、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14、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15、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1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团队工作制度17、双向转诊制度18、双向转诊指征19、首诊测血压制度20、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责任区域制度22、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责与任务23、卫生监督科室职责24、妇幼保健科室职责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

8、服务日常督导检查制度2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问责制度27、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责任医生岗位职责28、健康教育干预策略29、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职责30、疾病防控科室职责31、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3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33、妇女保健人员岗位职责34、儿童保健人员岗位职责35、健康教育科室职责篇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1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健康教育工作制度3、预防接种工作制度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5、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6、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10、传染病及突发

9、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度11、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13、首诊测血压制度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职责15、XX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送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人员,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三、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公

10、共卫生工作人员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

11、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卫生院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次。树立全员提供

12、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文件,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五、加强与乡政府、村(居)委会、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

13、七、要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宣传栏以及讲座、咨询活动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接种单位必须是市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