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关系 巴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632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巴关系  巴铁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巴关系  巴铁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巴关系  巴铁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巴关系  巴铁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巴关系  巴铁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巴关系 巴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巴关系 巴铁(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海之盟 中巴友谊,盟友知识充电,国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乌尔都语: 位置:位于南亚,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的新疆。 首都: 伊斯兰堡 国家格言: 团结,信仰,纪律,简史,“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 “清真之国”。巴基斯坦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孕育着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历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是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随着印度的革命成功,英国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在离开之前使用了阴谋的提出要按照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划分自治区!阴谋的实施了对印度的分离! 但是,为了达到在撤

2、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 分治却给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带来惨重灾祸。有50多万人在宗教仇杀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互相逃到对方国家的难民1000多万人。分治割断原有的经济联系,造成两国经济的畸形发展。分治带来了两国政治上的不睦,酿成多次冲突。,印巴是天然的死敌,“蒙巴顿方案”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

3、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1971年3月,印度通过了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决议,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

4、斯坦。战争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个战场展开。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1972年7月,双方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本次战争导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三次印巴战争,从总的方面看,印度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均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指导方针和策略,因而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巴基斯坦只能够眼睁睁的被印度欺负,还丧失了孟加拉国。,刚建国时彼此是路人,中巴关系分二个阶段,中国刚建国时,巴国完全走亲美路线,与中国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也绝非很坏,巴国一直在举棋不定的摇摆中。60年代,巴国亲眼目睹了中国是如何以“数万边防军”即痛击印度的,就此发生转变。 时间回到上世纪50

5、年代初,中巴两个国家都才刚刚建国。这一时期中巴关系跟俩刚认识的新邻居一样,礼尚往来,不热络。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这时都是美国的盟友,中巴不在一个阵营,道不同不相为谋。,1956年12月,贺龙陪同周恩来到巴基斯坦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参观伊斯兰教寺院时的情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 中印战争的原因,也是边界问题。中华民国时期,西藏提出独立,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就跟英国协定了界限。显然民国政府也并没有承认这个界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依然不承认他们的划分。,解放军在进

6、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中印反击战。,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

7、、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中国痛扁印军的案例极大的刺激了巴基斯坦,从此,巴基斯坦开始倒向中国。,第一次印巴战争与中国无关,那时中国还没解放。但是,第二次印巴战争就和中国有密切联系了。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时的国际环境是,中美关系也未解冻并正与中国在越南进行较量,中印则在1962年刚刚爆发了中印战争并以印度溃败而告终。在这种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当时,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友是中国

8、和美国,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主要都是美式装备。,为了拉拢当时投报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应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而印度采购了大批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取得了制空权。此时巴基斯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孤儿”,巴国一个政府资深人士对总统说:“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但是就在印度做着“分裂东巴,收复巴国”美梦之际,一个贫穷但是很大的国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后,巴国就此开始与中国增加密切交往。从以往的“美国西方沟通平台”转换为中国一个友好国家,获得了中国制造的“歼6、7”战斗机,特别是歼7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

9、,歼6,中国的无偿援助,在这次巴印冲突中,中国政府于5月初发表声明,指责印度的扩张主义,支持巴基斯坦的抵抗战争,在外交上给巴以支持。但巴军在拉合尔的抵抗极为困难,军火与物资供给也很紧张。于是向我国求援。当时的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罗查三天五天来到外交部,并要求直接见周恩来总理。他除通报战争情况外,还转送巴总统的信件或口头要求,请中国给予种种援助,在保卫拉合尔的战斗中,巴坦克部队在大炮和步兵之前向印军冲锋,结果损失严重,亟须坦克补充。巴坦克司令来到中国,并在罗查大使陪同下面见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支援坦克若干辆。当天下午,乘专机去我国某坦克制造基地参观考察。巴坦克司令见到我们的新制坦克后,亲自驾驶着开

10、了一圈。他跳出车舱后,竖起了大拇指:“这种坦克好,我们就要它。”第二天返回北京,总理向有关部门查问后,始知此种坦克存数不多,但总理还是命令从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出一部分支援巴基斯坦。此事使巴军及阿尤布总统万分感激。 随着第二次巴印战争的升级,巴总统一再要求中国方面出兵进行支援!,T-59坦克,考虑到中锡边界以南为中印及东巴最近交接处,中国决定在此地区给印度以打击,以支持巴基斯坦!在此之前,先给印度政府下一个“最后通牒”式的照会:“限印度于三日内拆除它在中国锡金边界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侵略工事,并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保证今后不再越境骚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

11、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自然,我们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这是我国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中方没有动武,但中国的武力威慑加速了印巴战争的结束,帮巴基斯坦保住了巴占克什米尔地区。,中国的这一通牒和一系列行动,震动了美国和苏联,他们担心中国的介入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大战,从而影响自己的战略利益。于是,在通牒后的第二天安理会即通过决议,限令印巴3天内停火。于是,印度很快拆了中锡边界的工事,偃旗息鼓回家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第三次印巴战争,是

12、印度扶植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搞独立,1971年11月在东巴基斯坦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扩大到了西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无力招架,军事重镇拉合尔再次面临失守,巴方求救中国,中国政府再次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在中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印度宣布停火。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东巴基斯坦获得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患难见真情,虽然中巴友谊的基石是有共同的敌人印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巴基斯坦发现,只有中国的援助是无私,巴基斯坦觉得,中国对他们的支持真心实意,“平等、真诚”。 1976年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巴驻华大使阿尔

13、维未经预约,在早上8点赶到中国外交部,见到中国外交官后,边说边哭。此后,首都伊斯兰堡通向使馆区的主道被更名为“周恩来大道”,80年代末,中国政治有变,美国随后在联大公开要求全世界制裁中国。美国拼命拉拢巴,美国曾经以援助大批过剩军事物资,部分新型战斗机,以及不少于每年500万美元的援助,要求巴基斯坦离开中国站到 “民主与自由”一边,巴国没有给予直接回答,而美国则以默许形式开始对巴国出售F16战斗机计划。当联大决定对华实施制裁性投票之际,巴国突然站起来(虽然弱小但是依旧铿锵)高声回答:“我们坚决反对制裁中国,这是毫无理由的干涉国家主权”,这就是联大制裁中国问题议案的第一张反对票。结果巴国迎来了美国

14、风暴般的军事、经济、外交制裁。,巴基斯坦把中巴友谊写进了小学课本,他们从小受教育就说中巴友谊,汶川地震时向中国捐出战略储备帐篷,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巴基斯坦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帐篷,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巴方将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全部搬光。 同时,巴方投入2架运输机赴中国运送救灾物资。 巴基斯坦共有4架运输机,2架用于日常飞行,另外2架作为紧急备用。为了尽快将巴基斯坦医务人员送到地震灾区,巴政府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动用剩下的2架备用飞机赶赴中国。,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背后的故事,汶川地震后,巴基斯坦总统、总理亲自到中国使馆慰问,巴基斯坦是第一个,它也是第一批向中国提供救援

15、物资的国家。 而且在回收后对部分磨损帐篷的问题拒绝中方给予的补偿,动用国家全部的运输机进行援助,捐助的帐篷数量精确到了十位数,达到22260顶。 根据市面价格,一顶帐篷一般约在美元左右。光是帐篷一项,巴基斯坦的捐赠价值就达到了多万美元。,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爱心传递,巴基斯坦是这样援助中国的,为了节省运输机的空间,多载些救灾物质,随队的医疗队拆了座椅,以这样的姿势飞往中国救灾. .,对于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赴甘肃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有关接待部门非常重视,也希望能为他们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为此,国内专门向中国驻巴使馆询问巴基斯坦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 外交部东亚司司长马丁汗告诉中国驻巴使馆政务参赞

16、姚敬,巴基斯坦医疗队自己会带一些简单的食品,尽量不给灾区增加麻烦和负担。 “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马丁汗说,灾后,巴基斯坦人民这样说:,“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 “中国兄弟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 “为中国兄弟,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帮忙!” “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 “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兄弟做些什么” ,年长的人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而类似的表态,这些天在巴基斯坦人中并不鲜见。 中国兄弟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地震发生两天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即亲临中国驻巴大使馆,向中国人民表示亲切慰问。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