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394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生活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一、 引言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 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一) 调查背景20XX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万人,20XX年万人,20XX年31万人,

2、20XX年54万人,20XX年74万人,20XX年80万人,20XX年万人,20XX年144万人,20XX年141万人,20XX年133万。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xx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二) 调查目的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

3、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四、 调研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五、总体说明(一)调查数据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

4、;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二)“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影响1、有利的影响:减缓企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国家的人才将会越来越优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2、不利影响:造成人民的负担,那么多官员要人民养着,中国是官民比例最不合

5、理的国家,人民生活“被幸福”着;使社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竞争,误导当代大学生憧憬福利好、安逸的生活,体现了竞争的必要性;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负担,妨碍经济提高;竞争激烈,选拔不妥造成更多的腐败,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造成社会盲从,影响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可见,“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弊大于利。六、调研结果(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1、公务员,职位具有稳定性,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比拟的。2、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

6、的挑战和挤压,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条件优越,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利于政府吸纳人才,但更大层面有负面影响,首先,公务员数量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多,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其次,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其他行业的人才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涌向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我国的工业、服务业急需新人

7、才的补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公务员队伍的过多吸纳,必然导致其他行业人才的短缺。2、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务员管理系统不完善。公务员报考热反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3、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误区,缺乏自新创新精神,一些大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七、调研结论与建议(一)调研结论通过分析得知,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理性的表现。虽然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可以将很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政府机关,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8、,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从整个社会,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此多的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将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许多专业技术性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大军,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国家机关单位与企业、农业人才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用技术型人才间的失衡。此外,这还将造成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人才无法导入急需的生产领域,造成企业发展乏力。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二)针对大

9、学生报考公务员这一现象所提建议1、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破除“官本位”封建传统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转变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自己的特长、兴趣、追求、能力以及理想,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而不要盲目的去考公务员。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实施结构调整,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机制。3、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使其无后顾之忧。4、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学校应

10、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同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定位自己,理性的思考考公务员这一择业行为。总之,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到个人,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群体理性选择自己的择业,以促进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二: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身心共举 德行兼修关于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人:郑建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XX年01月22日09:32基层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得分分布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公务

11、员队伍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执行者,基层公务员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当前广大基层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于工作生活的感受情况,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XX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许多学者将学术基础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紧密结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资助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调研组针对价值观、心理健康、幸福感、工作倦怠感和角色压力等5个方面的

12、问题,先后在山东、福建、陕西、湖北、黑龙江、安徽、湖南、浙江、山西、云南等10个省份,对当地党政部门中在职在岗的县处级以下(含县处级)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规模累计2482人次,初步揭示了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状况。品德自律是基层公务员价值观体系构成的首要因素本次调查从“品格自律”、 “家庭本位”、“守法从众”、“人伦情感”、“名望成就”、“金钱权力”、“公共利益”、“才能务实”等8个方面对基层公务员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基层公务员群体最为看重的价值取向是“品格自律”调查显示,8个维度中品格自律最受基层公务员重视,紧随其后的取向维度依次是“公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情感”、“名望成就”

13、、“守法从众”和“家庭本位”,而“金钱权力”取向则排在了基层公务员群体价值观序列位置的最末端。从调查结果来看,基层公务员价值观显现出了以“品格自律”、“公共利益”、“才能务实”和“人伦情感”优先的亲社会导向,而“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家庭本位”和“金钱权力”四个维度则依次顺延至第二梯队。其中,品格自律被放置在了最为优先的位置,也进一步印证了“道德自律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机制的首要选择”这一观点。基层公务员对品格自律的实践,不但具有较高的主客体互动价值,同时也是领导干部自我规范、自我促进、自我调节、自我容忍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尤为强烈对于公务员而言,为人民

14、服务是其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虽然个人的才干能力在基层公务员的价值取向排序中也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公共利益的优先意识更为强烈,而基层公务员群体对公共利益维度的深切关注也正是落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现实表现。基层公务员群体具有严谨、高自我克制的人格与行为特点守法和权力是基层公务员价值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在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的体系下,基层公务员群体既要具有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要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家庭及其成员的重视,实际上是与“人伦情感”相对应的

15、一种价值取向。干部群体对于家庭的正确态度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生活,同时也对社会稳定与执政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基层公务员群体中。金钱权力的位置处于8个维度的末端,这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和“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的义利观念。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需关护特定人群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基层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总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被调查对象在心理健康测量中的得分平均值达到分(满分为12分),标准差为,偏度值和峰度值分别为-和-。进一步对参与调查者的得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基层公务员群体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0-12分的范围内偏向于中等偏上水平。以6分为中界值,大约有65%左右的被调查者得分要高于6分,形成了向高分段聚集的趋势。“80后”群体心理健康得分显著低于被调查者的平均得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基层公务员之间的差异特性,我们将参与调查的基层公务员以10年为单位进行了代际划分。分别计算了不同代际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其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50后”为分、“70后”为分、“60后”为分、“80后”为分。这也提示我们要在今后的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