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感觉知识点.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366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感觉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体的感觉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的感觉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感觉知识点.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眼睛1) 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就是虹膜,她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2) 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能让较少(填“较少”或“较多”的光进入眼睛。虹膜可以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3)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4)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做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感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是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

2、清远近不同的物体。5) 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近处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2. 人来在视觉上的限制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盲点。3. 视力的矫正1) 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聚焦在前面,使物象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2) 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近

3、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二、耳与听觉1. 耳的结构1)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2)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 听觉的形成。1) 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耳蜗。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至大脑,形成听觉。2)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3) 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损伤,即使用助听器也

4、难再听到声音,这种状况叫做失聪。4) 耳还有保持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三、 皮肤感觉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它里面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2. 人体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对冷热觉最敏感的的部位是手背。四、 味觉与嗅觉1. 舌和味觉1) 舌头表面有许多凸起的小颗粒,里面有许多味蕾,它里面分布着许多味觉细胞,他们对液体物质刺激特别敏感。2) 我们饭菜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从而产生味觉。3) 我们灵巧的舌头不但使我们能说会道,还能准确地感受到_等味道。爷爷奶奶的口味较重,因为舌头上的味蕾在减少,说明味觉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2. 鼻和嗅觉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对着呼吸过程进入鼻腔,并溶于黏液中,进一步刺激嗅觉神经产生信息,又通过嗅觉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嗅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