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礼仪.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341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书信礼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书信礼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书信礼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书信礼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书信礼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书信礼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书信礼仪.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书信礼仪篇一: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网络选修课答案中国古代的书信上已完成成绩: 分 1【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对对方儿子的尊称?()A、令尊 B、令郎 C、令嫒 D、尊驾我的答案:B得分: 分2【单选题】古代书信一般格式中放在最后的是()。A、祝愿语 B、提称语 C、思慕语 D、署名我的答案:D得分: 分3【单选题】谏逐客书作者是()。A、廉颇 B、司马相如 C、司马迁 D、李斯我的答案:D得分: 分4【判断题】自谦敬人是书信基本原则。() 我的答案:中国古代的书信下已完成成绩: 分 1【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A、家父B、令尊C、家严D、家尊我的答案:B得分: 分2【单选题】一般称

2、自己的作品是()。A、华章B、台端C、拙作D、台甫我的答案:C得分: 分3【单选题】以下哪项是书信中对长辈的提称语?()A、如面B、如握C、青览D、道鉴我的答案:D得分: 分4【判断题】提称语不可以将多个词语叠加使用。()我的答案:得分: 分5【判断题】“恭请福安”是用于父母祝愿语。()我的答案:篇二:书信礼仪【书信的功能】古人见面的时候要相互问候,不能见面的时候,要通过书信来相互问候。所以说书信,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礼仪。今天我们很少手写书信,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市场还是要一些沟通和交流,比如短信、邮件等,这其中也同样需要书信中的那种礼仪。古 代的“书”指的是圣贤的言辞,书就是舒展的意思。把言

3、辞舒展散布开,写在简板之上,就成了书。春秋时期,诸侯之间持书往来的使者很多,秦国大夫绕朝赠策书 给晋国大夫士会,郑国大夫子家派使臣送信给晋国大夫赵盾,楚国的屈巫从晋国送信给楚公予侧,郑国大夫子产寄信劝告晋国的士匄。这些外交书信中的语言,就像 是两方在相对面谈。汉 朝的司马迁在史记中附有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朋友的信。他的那个朋友要被秋后处斩了,希望司马迁能帮助他说几句好话,这时司马迁解释说,自己人 微言轻,恐怕不能帮忙。司马迁在信中还讲了自己获罪的经过,又说了身为阉人的痛苦和无奈,让人读完,忍不住替他鸣不平,也原谅了他的无能为力。书信有时候比见面聊天还要有效,因为它更能抒发感情,讲事情也更加周

4、详。除了文从字顺这种逻辑上的合格之外,中国书信讲究的是心意上的诚恳,也因此,常有固定的称谓来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以表达谦卑之情。【古代书信的用词】足下:古代最初用于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膝下: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垂 鉴、赐鉴、尊鉴、台鉴:鉴是古代的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的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垂鉴、赐鉴, 多用于下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

5、、平辈,皆可使用。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朋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专用于给居丧者的信,爱国之士李公朴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结尾句: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

6、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如何之处,恭候卓裁。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表示感谢之情: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答复对方询问: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表示关切: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篇三:书信礼仪书信文彭林一、书信中的平和阙“平”和“阙”是传统书信中最常用的格式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父母亲

7、大人膝下,谨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廑念。惟思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职。伏望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过。王阿姨家已去看望过,家中老幼平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这封信有一些很特殊的现象。首先是只有第一行“父母亲大人膝下”顶格书写,后面的文字大多没有写到头就另起一行再写,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但凡在书信正文中提及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他们的行为时,为了表示尊敬,要在格式上有所变化。第一行顶格书写,比以下各行文字都高出一格,这称为“双抬”。在信的正文当中,凡是提及高祖、曾祖、祖、双亲,或者“慈颜”、“尊体”、“起居”、“

8、桑梓”、“坟垄”等与之相关的字样时,要遵循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平抬”,就是另起一行,与上一行的开头齐平着书写;在上面所例举的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亲的词语如“廑念(犹言挂念)”、“双亲”、“训令”、“福安”等,都采取了平抬的方式。另一种叫“挪抬”,遇到上述词语时,就空一格书写,以表示敬意。至迟在唐代,“平抬”和“挪抬”的形式就已经出现,敦煌文书中将“平抬”称为“平”,“挪抬”称为“阙”。近代以后,传统书信中“平抬”的方式逐渐减少,“挪抬”则依然普遍使用,今日港澳台地区写信时还时时可以见到用“抬”的方式。二、祝愿语及署名敬词书信的正文结束后,不能直接落款,而要先写祝愿语,好比两人见了面,行将分

9、别之际要互道珍重。由于辈份、性别、职业的差别,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比较常用的有:用于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敬叩禔安。用于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用于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诲安。用于平辈: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祝春祺。用于同学:即颂文祺。顺颂台安。恭候刻安。用于女性:敬颂绣安。即祝壼安。恭请懿安。祝愿词的主题,是希望对方幸福、平安。上面列举的祝愿词中的“禔”、“祉”、“祺”等都是福的同义词;“绥”也是平安的意思。明白于此,就可以视需要选择、搭配使用,并且可以交替使用,避免一成不变。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祝愿词切不可混淆对方的身份,如“绣安”、“壼安”、“懿安”是专用于女

10、性的祝愿词,如果用到男性身上,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此外,祝愿词中的某些字比较古奥,要弄清楚字义之后再使用,例如“壼(音 kun )”字的本义是指宫中的道路,引申为后妃居住的地方,后来借用为对女性的尊称。“壼”字的字形与茶壶的“壶”字很相像,有人不察于此,将“壼安”写成“壶安”,就成笑柄了。旧式书信在落款上也有讲究,除了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可以直书己名之外,一般需要在自己的名字之前注明身份,如“儿”、“女”、“学生”、“私淑”等。这样还不够,还要根据彼此关系缀上“启禀词”,例如: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叩”是叩首,就是平常说的磕头,这是日常礼仪书面化的表现。磕头的礼

11、节早已废止,但在书信中也还见使用,这不过是借以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罢了,不必过于拘泥字义。师长对晚辈,可以用“某某字”、“某某示”、“某某白”、“某某谕”表示。三、信封用语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帛、竹简、木板做书写材料,所以书信又称“尺素”、“书简”、“尺牍”等。如今书信用的材料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但某些早期书简的专门用语还残留在我们的语汇中,只是大家不一定清楚。把树木锯成段,然后再剖成薄片,用来书写信函,这样的木板称为“牍”。信写好后,为了保密,要用另一块木板覆盖在上面,这块覆盖在上面的木板称为“检”,相当于今天的信封的表面。在检上书写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称为“署”。然后用绳子将牍和检一并捆扎

12、、再打上结,称为“缄”,“缄”的本义是封扎信件的绳子,我们如今用浆糊、胶水来粘信封,但还是习惯在信封上写“某某人缄”,就是古意的孓遗。如果是用竹简写信,简的枚数较多,就盛在布帛做的囊中,囊口用绳子收扎。出于保密的考虑,在绳子的打结处要用泥封住,这种泥称为“封泥”。为了防止有人拆封,还要在封泥上面加盖印章作为凭记。信封的书写,同样要体现出对收信人的敬意。收信人只要不是晚辈,一般都应该用尊称,此外,后面还要附缀表示尊敬的动词,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式:其一,在收信人姓名、称谓之后用“俯启”、“赐启”一类的用语。“启”是开启的意思。“俯启”,有显示对方高大、自己卑微,对方必须俯下身子来接信的意思。“赐启

13、”,是请对方赏光、恩赐启封。其二,使用“某某先生 将命”之类的用语。古人每每用“陛下”、“殿下”之类的词语来表示不敢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站在丹陛、大殿之下的执事者对话,请他们传话。类似的意思表现在信封上,就有了“将命”等用语。“将命”,是指古代士大夫家中为主人传话的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将命收,是表示不敢让对方直接收信,而只能将信交由传话者转呈,这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其三,写成“某某先生 茶童收”、“某某先生 书童收”等,意思也是一样。写信者明知对方并没有将命、茶童、书童之类的仆人,如此书写,一是要借此表示敬意,二是可以为书信增添一些雅趣。顺便说一句,明信片没有信封,不需要封缄,对方也不需要开启,如果再用“缄”和“启”等字样就有画蛇添足之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