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300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工业大学生产运营管理(张毕西)习题答案新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题4、 (1)计算流水线节拍。 r=940min/940件=1min/件=60s/件 (2)采用分枝定界法进行工序同期化重组。 Smin=(20+16+24+23+20+16+28+15+27+31+28)/60=5个1210、118、94、6、94、6、71、2、41、4、71、2、5开始 (3)计算工序重组后的流水线负荷率这里也可以直接用理论最少工作地数的实际值除以5,是一样的,但是计算更简单。ka=(60/60+59/60+43/60+58/60+28/60)/5=0.835、 N=1800+1750*(35/40)+1600*(30/40)=4532件这是折合成A的了

2、,题目要求B 把各种产品产量折合成以代表产品B表示的计划总产量:N=1750+1800*40/35+1600*30/355179件ra=26000min/4532件=5.74min/件 rb=5.74min/件*(35/40)=5.02min/件 rc=5.74min/件*(30/40)=4.31min/件6、 代表产品法: 有效工作时间=280*8*2*60*(1-0.08)=247296min N=3*(30/30)+4*(25/30)+3+2*(40/30)=12万件 rc=247296min/120000件=2.06min/件 ra=2.06min/件*(30/30)=2.06min/

3、件 rb=2.06min/件*(25/30)=1.72min/件 rd=2.06min/件*(40/30)=2.75min/件 时间分配法:总劳动量=(30000*30+40000*25+30000*30+20000*40)=360 0000min比重a=(30000*30)/360 0000=0.25比重b=(40000*25)/360 0000=0.28比重c=(30000*30)/360 0000=0.25比重d=(20000*40)/360 0000=0.22ra=(0.25*247296)/30000=2.06min/件rb=(0.28*247296)/40000=1.73min/件

4、rc=(0.25*247296)/30000=2.06min/件rd=(0.22*247296)/20000=2.72min/件7、(1、2、3) (4、6、7) (5、8、9) (10、11)这个可行的组合方案有多个。要先求出理论的最少工作地数Smin答:由题可得流程的生产节拍r=15min/件再确定理论最少工作地数:Smin=(6+5+4+2+4+3+6+8+3+7+5)/15件=4件再进行工序组合:先组合后续作业最多的作业,若后续作业数相同则先组合时间最长的作业作业内容后续作业数/个作业时间/min110625545234454463382872692310171105据上述原则和步骤,

5、从第一道工序作业组合始,得到如下的组合方案:工序1234组合工序1组合工序2组合工序3组合工序41(15-6=9)3(15-4=11)8(15-8=7)10(15-7=8)2(9-5=4)4(11-2=9)9(7-3=4)11(8-5=3)5(4-4=0)6(9-3=6)7(6-6=0)t1=0t2=0t3=4t4=3或 123, 4567, 89, 10 11. 或用分支定界法 解:1)列出所有可能作为第i工序的作业组合方案。(2)各组合工序方案可能的最少工作地数如下图所示。两种方案得到组合工序数为4个,所以两种方案的组合工序数与可能最小组合工序数相同,两种方案都是最优方案。右边的方案:S1

6、,1=1+【】=4S1,2=1+【(53-13)/15】=4S1,3=1+【(53-12)/15】=4S1,4=1+【(53-15)/15】=4S2,1=2+【】=4S2,2=2+【】=4S2,3=2+【(53-15-14)/15】=4S3,1=3+【(53-15-15-11)/15】=4S4,1=3+【(53-15-15-11-12)/15】=4左边的方案:S1,1=1+【】=4S1,2=1+【(53-13)/15】=4S1,3=1+【(53-12)/15】=4S1,4=1+【(53-15)/15】=4S2,1=2+【】=4S2,2=2+【】=4S3,1=3+【(53-15-15-11)/1

7、5】=4S4,1=3+【(53-15-15-11-12)/15】=44 123,4,6,9开始4 114 154 134 124 154 124 154 124 144 158,910,114 115,84,5,6,74,5,6,93,4,83,4,6,71,2,51,3,41,2,41,2,34 128,910,114 128.解:(1)计算产品生产比。一个循环流程的产量为N=2+3+4+1=10(2) 计算生产比倒数: ABCD投产顺序11/21/31/4*1C21/21/3*1/21CB31/22/31/2*1CBC41/2*2/33/41CBCA512/3*3/41CBCAB6113/

8、4*1CBCABC711*11CBCABCB811*1CBCABCBC91*1CBCABCBCA101*CBCABCBCAD循环流程内产品的投产顺序为:CBCABCBCAD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题6. 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编制生产运营进度计划的原则是什么?(1) 大批大量生产的进度安排:1、均匀安排;2、分段安排;3、动态安排。(2) 多品种成批生产的进度安排:对于计划期产量较大的主导产品,通产采用“均衡排产”的方式;对于批量较小的产品,可采用“集中轮番”的方式;对于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进度,可采用“填平补齐”的方式;在安排新产品或需要用到关键设施产品的生产进度时,要尽量分散安排。(3) 单件多品种订单

9、生产式的进度安排:主要是保证交货期,尽可能按季分摊,分批分期交错安排。7. (1)该车间以A产品为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 解:M=2060*10/26=792 台 (2)以台时为计量单位计算车间产能,并计算车间产能负荷率。 解:N=(100+200*30/26+250*40/26)=714 台 n=N/M=714/792=0.90这样做道理也是对的,不过题目要求用台时表示(即小时),所以要用下面的计算公式T1=(100*26+200*30+250*40)台时=18600台时 车间产能负荷率 =T1/T2=18600/(2060*10)=0.90第8章 练习题例:某一间断流水线共有4道工序, ti

10、 =12, 4, 5, 8分钟,日产量160件, 看管期4小时,2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求:(1)制订工作指示图表 (2)用公式法和图表计算周转在制品 解:节拍r=8*2*60/160=6 min/件看管期产量=4*60/6=40 件T1=12*40=480 min T2=4*40=160 min T3=5*40=200 min T4=8*40=320 min工序时间 min看管期时间/min最大周转在制品数量4080120160200240112243548工序12间各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计算:按时段划分原则,第一时段为0160 min,第二时段为160240 min,则 ZT1=(160*2/

11、12-160*1/4)=-13件13.3取14第一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负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慢,应在看管期初预先储存最大周转在制品量,以保证后道工序在该时段连续运行。ZT2=(80*2/12-160*0/4)=13件第二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正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快,故该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出现在末端,如下表所示。工序工作地4080120160200240单件工时1011202周转在制品/件2034工序23间各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计算:按时段划分原则,第一时段为0160 min,第二时段为160200 min,则 ZT1=(160*1/4-160*1/5)=8

12、件第一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正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快,故该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出现在末端ZT2=(40*0/4-40*1/5)=-8件第二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负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慢,应在期初储存最大周转在制品量,以保证后道工序在该时段连续运行,如下表所示。工序工作地4080120160200240单件工时2034周转在制品/件3045工序34间各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计算:按时段划分原则,第一时段为0160 min,第二时段为160200 min,第三时段为200240 min则 ZT1=(160*1/5-160*1/8)=12件第一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正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快,故该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出现在末端。ZT2=(40*1/5-40*2/8)=-2件第二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负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慢,应在期初储存最大周转在制品量,以保证后道工序在该时段连续运行。 ZT3=(40*0/5-40*2/8)=-10件第三时段最大周转在制品为负值,表明该时段前道工序速度比后道工序速度慢,应在期初储存最大周转在制品量,以保证后道工序在该时段连续运行,如下表所示。工序工作地4080120160200240单件工时3045周转在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