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6226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富强的的调查报告篇一:中国梦调查报告关于”中国梦”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课 程 名 称: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梦”认识的调查调研报告题目 :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调查报告负责人 :所 在 院 系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调 查 日 期 :一.调查目的中国梦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八大后提出的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追根究低是人民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实际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关心、关注广大青年。作为青年大学生,要主动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共同实现“中国梦”。作为整体中的一分子,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也不是以个体存在的,而是共同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

3、。只有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肩负起实现振兴中华的重任,更好地体现作为优秀青年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于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的了解程度和关于自身梦想的追求。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而奋斗的使命感。二、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了东北石油大学各个学院大一, 大二,大三共200名同学。去除不合格问卷,对其他问卷进行分析。三、调查分析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覆盖面很广,男女比例适中,各年级、各院系大学生分布均匀,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说这次问卷调查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看法。调查报告显示,53%的人的梦想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获得自身的提高,21%的人认为自己的梦想是赚钱,16%的人认为自己的梦想是实现国家的富强,还有少部分人认为现阶段自己还没有梦想。实现自身价值53%无梦想16%个人梦想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梦想的态度是会付诸行动和努力,争取实现梦想。少部分人的态度是

5、不会和别人谈论,但自己会暗中努力实现梦想。还有少部分人的态度是会和朋友谈论自己的梦想,但一般没什么行动。对于梦想的实对梦想能否实现的看法现大多数人都会付诸行动和努力,73%的人认为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18%的人表示自己的梦想很难实现,9%的人不清楚自己的梦想能否实现。对于大学生关于中国梦理解的调查,55%的同学认为中国梦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足;23%的同学认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13%的同学认为中国梦是每一个人梦想的组合,实现中国梦就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9%的同学认为实现中国梦就是像美国一样称霸世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大部分同学都满怀信心,认为只要

6、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行动起来,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实现的23%对中国梦的理解社会和谐,人民富足,55%过程中,31%的同学认为我国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腐败问题,22%的同学认为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国家的统一问题,18%的人认为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是环境问题,16%的同学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才是关键,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我国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资源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国民素质问题,社会矛盾等。四.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启发调查显示出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梦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内涵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高校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人共同的奋斗目标,让青年认识到自己

7、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密切联系,激发大家为自己梦想拼搏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让中国梦成为大家心目中前进的领路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青年人的生活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当代青年,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篇二:关于爱国主义的调查报告关于爱国主义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人员:调查的地点:导言:当年少年周恩来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如今后人思之,有多少人能理解到那时周恩来对祖国的伟大情怀!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自诩为新人类的“90后”,是否能体会到祖国时刻需要我们准备着,准备着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精神

8、!剑桥学院的同学,又有多少能作出那些埋在心底的精神!调查问卷分析: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

9、中前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迅速走上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5位。20年风雨征程,20年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20年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两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

10、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获得了20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

11、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

12、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

13、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

14、,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15、,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种事实,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还是儒家文化,这种界定与把二者等同起来是两码事。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但仅这样理解传统文化显然还不够,这种认识不能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何以能流传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